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2.
陈英 《世纪桥》2008,(12):97-98
随着独生子女在高校的大量出现,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管理和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特殊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一部分人暴露出依赖性强、意志薄弱、交往能力欠缺以及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这些问题令人担忧。为此,应抓好独立子女的入学教育;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皎 《党史纵横》2010,(5):11-11
校园文化是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构建优美环境文化、建设和谐精神文化、营造人本制度文化和活跃特色行为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逐渐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毅松 《求实》2006,(9):75-77
同辈群体是青年人中广泛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它能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青年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正视同辈群体的存在,研究它的作用机制,积极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群体文化建设、培养群体核心人物等途径,使同辈群体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5.
教育为人类群体对每个个体所施行的文化行为,要求它从人本身出发,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帮助每个人认识宇宙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的,人类文化和人类经验是怎样的,从而使每个人尽可能成为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广阔的精神自由的人。 ——摩罗  相似文献   

6.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是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的民心工程.也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城市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社区文化在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是由中美两国的学校文化差异所决定的,而学校文化差异本质上是由中关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互为依存。本文就中关两国的学校文化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学校文化的培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田恒平 《学习月刊》2009,(12):60-62
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价值追求: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乃至相同文化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不同的公平理念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如何在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中实现公平,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各种群体的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生成的社会性、发展的集体性、环境的铸造性、心理的相容性、利益的互惠性、实践的活动性等特点。在新形势下,加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能够回应社会分化的现实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换;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能够促进社会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需要实现群体建设与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显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包括现行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偶然无意识的文化影响、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教师人格和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等,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中高校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倾向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因此加强隐性课程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集中体现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精神和学校价值的折射,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励志教育"的文化理念,以励志教育激发和唤醒学生生命自觉,使学生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和完善"励志教育"文化理念,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模式,让师生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共同进步,初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重大变迁。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同辈群体等。面对环境发生的重大变迁,我们必须尽快构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加强校园网络文化、企业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22):49-49
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划出了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红七条”包含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高校教师有违反“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部分现实的创业者和大量未来潜在的创业者。在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应确立"以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人才"的教育思路,并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广泛、持久的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部分现实的创业者和大量未来潜在的创业者。在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应确立以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人才的教育思路,并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创业教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广泛、持久的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的边缘群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巩同的教育对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边缘群体也包括那些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教育群体,如下岗失业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现实人群。这些社会群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获益较少,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相对较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找出教育难点的症结所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教育引导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蒋寒迪 《理论导报》2012,(12):35-35
风格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任务”和“关系”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即最基本的领导行为分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任务行为”从组织目标的实现出发,帮助群体成员达到领导者和他们的共同目标;“关系行为”要帮助下属对自我、合作者在所处的组织内感到舒心愉悦。所以,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对广大学生群体产生着重大影响,给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学校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导向职能,使学校真正担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及价值选择产生了冲击,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中发生了指导思想多元化,民族意识下降,道德标准有所下降和校园文化无序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密切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文化设施,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规范,以及人们在它们的作用下形成的主流意识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影响和制约学校面貌的本质力量,是促进学校及其成员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