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江淮》2010,(2)
<正>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首个进入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必将对安徽加速从中部地区实现奋力崛起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日前,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沈卫国。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指引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缩小发展差距的难得机遇和重要途径。近日,宁夏银川-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被确定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等九个示范区之后的第十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石嘴山市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  相似文献   

3.
面对通胀压力,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此大背景下,如何优化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倍受社会关注。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交互分析的方法,揭示皖江示范区金融生态现状和薄弱环节,从而提出建立功能健全、监管科学、多层次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期改善皖江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为安徽乃至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4.
华克思 《江淮》2012,(12):22
党的十八大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这是中央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更是实践的深化。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近三年来,皖江示范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0,(4)
<正>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无疑是2010年初最让安徽人民振奋的消息。《江淮》杂志推出18版的特别策划,及时聚焦了这一重要事件,高屋建瓴、颇具特色。"本刊专访"采访了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详细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范围、产业布局、我省对示范区的政策支持及示范区之于安徽发展  相似文献   

6.
陶宗华 《江淮》2012,(5):44-45
2011年,皖江示范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完善示范区规划,强抓招商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园区扩容升级,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彰显,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宣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9个市之一,是安徽唯一与江浙同时接壤的地级市。如何将宣城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宣城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怎样加快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传清  郭洁 《学习月刊》2012,(11):37-38
2010—2012年,国家先后批准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5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江淮》2011,(1):44-46
八百里皖江奔腾澎湃,千帆竞发;江淮大地春潮涌动,生机勃勃。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版图腾跃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波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浪。转眼间,幕启一年,皖江风劲帆满,以"改变"的名义送走了2010——这属于皖江的元年。放眼江淮大地,"承接"、"创新"、"腾飞"正在皖江两岸激荡,成为安徽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最强音。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示范区建设》专栏,与您一同见证皖江腾飞、安徽崛起的时代轨迹。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10,(2)
<正>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伴随着奋进崛起的强劲节拍,将迎来新一轮跨越,这一凝聚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精华的板块终于绽放出夺目光彩!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以来,安徽区域发展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战略规划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了当前"一圈(合肥经济圈)四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态势,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逐步明晰。但是安徽各区域发展不协调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为此,要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产业安徽";高标准进行自主创新配套改革,打造"创新安徽";高品位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打造"文化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皖北经济发展,打造"和谐安徽";高速度抓好合肥经济圈建设,打造"崛起安徽"。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10,(7)
<正>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建设皖江示范区,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促进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刚刚迈进2010年,安徽人民又迎来了久盼的新年喜讯:国务院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表明皖江城市带已上升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层面,成为国家一个重要的战略规划区。可以说,这是安徽百年一遇的大机遇,是安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争取奋力崛起的历史性里程碑,必将开拓安徽崛起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统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安徽省境内一个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主轴,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支撑,以合肥经济圈为核心层,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发展为两翼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它实际上是一种由多层次政策交叉覆盖而形成的开放式综合性立体化统筹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具有着鲜明的安徽特色与时代特征,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目前安徽区域发展还很不协调,主要表现为这些规划的示范区和实验区及其内部各行政区之间,往往都是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由于缺少统筹与协调,还没有形成各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安徽区域的发展,总体上看是南强北弱,特别是皖北及沿淮地区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面对新形势下"三区一圈"跨行政边界功能区的整合与治理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统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娟娟 《江淮》2012,(2):43-45
春潮涌动,皖江奔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片热土正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国务院颁布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两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于近日深入一线,与您共同见证皖江巨龙展翼腾飞。皖江引擎强劲发力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两年来,"皖江引擎"带动作用愈加明显,皖江城市带发展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6.
张彪 《理论建设》2011,(6):14-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摆在全党、全国经济生活中大事,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转型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创新试验调整结构 “三区”并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加强自主创新、增添发展新优势,是安徽在中部崛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通过开放开发,整合区域内外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三区"迸发,探索一条边试边行的"产业转移+自主创新+文化旅游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路径,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皖江奔腾澎湃,江准焕发神采。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八百里皖江,扬起新一轮大开放的风帆,向着国际国内以及长三角加速外溢的资本、技术和服务,伸出热忱的双臂。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经济战略的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着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整合与提升,对产业转移承接进行规划与统筹,对皖江城市发展进行设计与定位,从而,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确定为第一个产业转移承接的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视野来思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战略内涵、战略取向、战略趋势,把握与贯彻国家战略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10,(2)
<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资源和要素集聚等多方面优势,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先导区和主要支撑,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