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其根本职责是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权力不变质、不腐烂、不异化,始终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2.
国以人兴,政以人治。正确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至关重要。时代呼唤“好官”,人民需要“好官”。笔者以为,领导干部要在人民心中树立一个“好官”的形象.需要树立“八观”,谨遵“十戒”。一、“八观”立本1、立党为公的权力观,“掌权不专权,用权不谋私”。一要掌好权。位高权重,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为人民多办实事、好事,切不可将责任和义务抛到九霄云外,贻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这是因应党的状况客观变化的实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政治要求 ,是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的根本点 ,是新时期实践党的“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务必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 ,深入思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一根本性课题 ,在领导实践中找准掌权用权的客观规律 ,经受住实践的长期考验。  相似文献   

4.
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也可以阻碍社会生产。在我国,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作为权力行使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履职用权的能力,同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因应党的状况客观变化的实际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政治要求,是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的根本点,是新时期实践党的"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务必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一根本性课题,在领导实践中找准掌权用权的客观规律,经受住实践的长期考验.  相似文献   

6.
权是什么? 权是一支笔,可绘新美之画,也可胡乱涂画,可打“?”,也可打“×”。古今中外,公认权有“生杀予夺”之力,确也恰如其分。人们对权既敬且畏,用权者当慎之又慎。 权又是一支枪,但枪口须对外,向着危害人民的伪、恶、丑之类,权不可自用——一旦枪口掉转,其后果便可想而知。 权也是一杆秤,人民心里的秤。用权者在权衡事物的同时,人民也称出了用权者自身的份量。  相似文献   

7.
严以用权作为"三严三实"的重要内容,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做到严以用权,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深刻认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深刻认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深刻认识个人能力不是手中的权力决定的。二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秉公用权、慎重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三要用权有为、敢于担当,要心中有责、敢于"亮剑"和增长智慧。  相似文献   

8.
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维护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制力量。不同社会的权力有着不同的性质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权忠实地保障人民因此就行使权力,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坚决地保护人民的权利,认真地向人民负责。权力特别重要,权力可能腐败,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行使到哪里就要监督到哪里。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11,(4):5-5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撰文指出,秉公用权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正确看待权力,把好为民用权的“方向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权为民所赋”,党和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权为民所用”,始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真正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做好事,做好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情。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民本思想,解决好为谁当官的问题,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利益上考虑群众,在行动上联系群众。其次,要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用好权,解决好为谁用权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不正当的利…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被称为"三严三实"讲话。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严以用权是关键。严以用权就要做到依法用权、规范用权、阳光用权、谨慎用权和廉洁用权,只有这样,权力才会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用权主体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成为党和人民心中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想清楚三个问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是涉及到共产党人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这个带有政治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认真思考、探讨和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履行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勤政为民——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克服官僚主义和无为主义,不断提高权力运作的效率和效能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3.
<正>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表述,"有权不可任性"之说,一时传遍大江南北,热度经久不减。"有权不可任性",不但是对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领导干部"用权"的警示,也是对正确权力观的重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具体讲,就是要做到"四个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制约工作主要存在着监督意识淡薄、重点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完善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利益正向驱动,建立以利制权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约束力,建立以权制权机制.  相似文献   

15.
勤政与善政     
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思考、探讨和研究执政为谁、用权为谁的重大课题,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者都掌握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领导者一定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让手中的权力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令人焦虑的是,现实生活中,浪费权力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些人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享受着人民给予的俸禄,却不愿为人…  相似文献   

16.
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以用权是关键.对各级党员干部来说,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在如何对待权力、怎样行使权力上.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其所能造福一方,胡作非为将权倾人亡.“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的“官箴”.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树立正确权力观,严把权力关口,恪守为官之道,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5,(6):12
要增强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督促"一府两院"工作人员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  相似文献   

18.
正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干部不仅要有高度的党性和觉悟,一身正气,遵守党纪国法,还要落实好各项法规,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做清正廉洁的"清白人"。纵观党的十八大以后落马的贪官,无一不是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分析》一书,使我们领悟到,领导干部一定要算好家庭账、政治账、前途账、生命账,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处理好人生的四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准确把握权力边界,按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坚决不越党纪党规准绳半  相似文献   

20.
正"三严三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严以用权",这既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又是新的历史阶段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为官用权的最现实考验。我认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时刻敲响警钟。牢记"权为民赋",坚持秉公用权。用权为"公"还是为"私",是检验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权力、宗旨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志。一是用权要出以公心。始终把"公"字摆在首位、挺在前面,时刻铭记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而不能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用权要为民谋利。只有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