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泉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对泉州的居家养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及思考,从政府、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活动在熟悉、安全、方便的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机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共性化和个性化两类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要提高这种模式的品质,搞好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3,(5):24-24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8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意见》明确,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要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已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的社区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  相似文献   

4.
霍兴文 《乡音》2012,(1):13
社区养老是有别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能使社区养老有效地运作起来。建议:与社区居民直接接触的是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居委会的支出大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类似最基层的政府,物业公司是直接和居民接触的服务性企业。养老服务虽然是个社会问题,但是还有一个经济核算问题。由民政部门长期直接运营并不合适,也难以长期维持。建议社区养老应由民政部门管理,社区居委  相似文献   

5.
邓微 《湖湘论坛》2014,(2):100-105
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中,90%的老年人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没有全面系统的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就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空间巨大。更快捷、更大规模地引导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需要积极的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构建社区社会公益慈善工作站平台,打造吸引各类慈善力量进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磁铁石"和"变电站",形成社区养老服务良性供给"生产线",构建公益慈善对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供给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已成为全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在养老领域内出现了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方式,但总体收效甚微,特别是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最符合当前国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养老方式,在推进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社区产生的效果相差甚远,有些甚至出现了"政府花钱、社区挨骂、居民反感"的情况。本文从场域理论的角度对社区养老的各方的惯习进行研究,试图找到社区养老各方满意的平衡点,以促进社区养老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国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养老的社会化必须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而不是借社区养老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向社会。我国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可以预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3,(7):54-54
江苏省近期出台了新规定,2013年省财政计划列支"以奖代补"资金1.2亿元,力推五大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将惠及全省1424万老年人。今年重点推进的五大养老服务项目是: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健康老人居家养老的共性化需求;创建250个省级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9.
霍兴文 《乡音》2011,(12):23
社区养老是有别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能使社区养老有效地运作起来,提出以下建议:和社区居民直接接触的是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居委会支出大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类似最基层的政府。物业公司是直接和居民接触的服务性企业。养老服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长自县积极推进推动老龄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完善高龄津贴按月社会化发放机制,确保高龄老年人按月领取高龄津贴,符合条件的城乡老人按照申报、审批程序,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二是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部分村建成养老服务站(中心)。进行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为老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胡湛 《人民论坛》2024,(3):64-68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变动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家庭模式变迁和家庭功能重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应推动“一老一小一家”政策整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性别差异,在加强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善用“数字红利”,着力扩大养老服务产业新需求,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辖22个行政街道,设193个社区居委会,户籍常住人口70多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8.5%。近几年来,我区坚持按照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老人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新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先后获得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养老问题在传统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日益显得矛盾突出,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的开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化居家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刘庆 《中国民政》2012,(11):60-60
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天星桥街道的天正街、小正街、柑子村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创新社区养老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养老网格化管理,就是把社区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1名格长,格长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格长下设联络员1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已成为一个带全局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近年来,江苏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家庭赡养为基础、社区照料为支撑、社会支助为补充、政府托底为保证、专业服务为方向的富有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鲍迎然 《前沿》2023,(1):122-12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模式变革已势在必行。破解我国养老难题的关键在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二者有效结合。居家社区养老中的家庭地位不容忽视,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居家社区养老中家庭的优势,将支持、促进家庭发展作为目标,强化居家社区养老中家庭的责任与功能,在明确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的同时,给予家庭积极有效的支持,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0,(9):10-11
南城街道篁村社区地处东莞市市区中心,面积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5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486人。2007年5月,篁村社区作为全市试点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三年来,通过努力探索,积极实践,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小型化以及"421"家庭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的不足及弊端日渐显现。作为对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补充,社区居家养老为日渐严峻的养老形势提供了"一剂良药"。本文通过对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生活状态的调查,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80岁的李家荣老人5年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原本住在养老院,2020年底身体好转回家静养。2021年4月,老人所在的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养老服务站试运行,高级康复理疗师陈波为她制订了个性化康复计划——多功能心脑通训练和经颅磁刺激。"我的头晕症状减轻了,太感谢你们了!"李奶奶激动地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重庆市累计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基本达到100%,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率100%,惠及360万城市老年人。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讯     
《中国民政》2012,(10):37-37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修订了2010年印发的《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失能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患及全体老年人的原则,推进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