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贪与贫,字相似,意迥异。从古至今,人们把官员分为贪官、贫官两大类。贪官为千夫所指,贫官受世人传颂。为官不能贪。"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贪是万恶之源。近年来,有些人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奉行"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的信条,将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让权力成为捞取钱财的手段。在他们心目中,为官"固穷"则成了穷酸、迂腐、窝囊的代名词,往往意味着没本事、没能力。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看得破"却"忍不过",一  相似文献   

3.
正老父亲一再提醒他做官要"干净"他满口应承却我行我素照贪不误老母亲在电视上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尚不知"出国"的老四正被组织调查"干工作要好好努力,认认真真的。别人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动,不要贪……""大大(爸爸),坏心的事、贪官的事、害人的事,我没做过。我不贪钱;如果贪的话,就走不到今天……母亲我能照顾,姐姐和弟弟我也能照  相似文献   

4.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听到这婉转优美、如泣如诉的旋律,人们的思绪立刻会被拉到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春,有关"土霸王"周腊成和贪法官孟来贵的消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在三晋大地上不胫而走。2007年2月13日上午,孟来贵终于站在了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这是他平生最痛苦的时刻。手腕上寒光闪闪的手铐和面前"被告人"的牌子,他觉得都是那样的刺眼……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师兄,他说:"终于把家里客厅的大沙发送人了,铺上一块剑麻地毯,感觉空间大了好多。人真是奇怪,好不容易买套大房子,想宽敞点,却又费尽心思的把它给填满。其实,就是一个‘贪’字在作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以前我曾经梦想坐拥书城。后来藏书的确是多了,真的坐拥书城了,才突然发现一个人拥有那么多书,其实只是贪  相似文献   

7.
<正>贪没贪是分明的,贪多贪少是有数的,早发案晚发案有时是偶然的,贪官早晚被捉是必然的。2010年2月1日,山西省襄汾县公安局原局长韩春喜,以涉嫌受贿罪在法院受审。他是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件牵出的官员,被控收受新塔矿业公司大股东张佩亮4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晋朝时有一位著名的廉吏吴隐之,人品极佳,得到人们的一致推崇。有一年,他被任命去广州做刺史。赴任途中,有一天,在广州城西北的石门过夜。石门有一条泉,叫作“贪泉”。傍晚,他带领妻子和随从去游览“贪泉”。当地老百姓告诉他,“贪泉”水是喝不得的,喝了它就会丧失廉洁之性,变得贪婪无厌,故而得名。吴隐之并不相信传言,来到贪泉边,对随从们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说毕,拿起勺子盛了些水,酌而饮之。在吴隐之看来,就算贪泉之  相似文献   

9.
“高薪养廉”何时出笼,不记得了,只记得人们提起此说时的态度。官场上的人说,每月就那些死工资,当干部的太清贫了,所以才会贪。老百姓却说,不贫的,和老百姓拿一样多的钱,过一样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贪的,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还是照样贪。就像老鼠,吃得再饱,还是  相似文献   

10.
民间有一个传说,讲的是一个农夫在山野中挖到了一座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乐不可支,可是农夫却终日愁眉苦脸.人们困惑不解,便问农夫何以如此.农夫忧心忡忡地说:"因为我不知道另外十七座金罗汉在哪里."这是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讽刺的是那些贪心不足的人.在这里,我们把它移借过来,用以提醒那些不谋一点私利就心痒的为官者应该十分恰当,需知"为官堕落贪字始"."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居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许多皇帝对当时的积弊敢于大动干戈、大刀阔斧,将重拳结结实实地打在贪官污吏"死穴"上,给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隋文帝:"钓鱼执法"治贪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  相似文献   

12.
正廉与贪在人不在物,与泉水无关。饮"贪泉"者未必贪,饮"廉泉"者未必廉。究竟为廉为贪、为清为浊,最终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和定力。一个官员是否腐败固然与其手中的权力和所处环境有关,但最关键还是在于他是否能对"拒腐"保存高度自觉,只有高度自觉才能保持清廉,东晋廉吏吴隐之就是一例。清贫主簿卖狗嫁女东晋著名政治家吴隐之小时候家  相似文献   

13.
陈兆丰真是够贪的.别的不说,就在上级已经发现的他经济问题的时候,他还竟然收下"买官者"5000元的"感谢费".由此可见他贪婪成性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新千年的钟声刚刚敲过,中原大地又一颗"贪星"便应声而落,他就是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张昆桐.2000年3月27日,受贿、挪用公款总数达110多万元的张昆桐被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通过法庭的审判,人们看到了这位贪官的饕餮大口,其藏在虚伪"廉政包装"背后的丑恶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文学家叶盛的文章《郑牢论戒贪》中,讲了一个"白袍点墨"的故事。明代广西总兵山云甫一到任,听说总帅府一个叫郑牢的老差役性格耿直敢言,山云便将他请了来。山云问:"在许多人看来,对于领兵打仗的将军来说,不必计较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就是了。况且,广西的风气一向是看重物资财货。既然如此,我是不是也可以贪一点呢?"郑牢说:"大人刚到此地,就像一件洁白的新袍子,有一处被沾上污秽,就像白袍  相似文献   

16.
“亚腐败”:不可小视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腐败"是个尚未来得及收入<辞海>的新名词.社会学上的"亚腐败"和医学上的"亚健康"颇为类似."亚健康"是说人的健康状况介于健康和非健康之间.和"亚健康"一样,"亚腐败"也是这么一种状态,说他腐败了吧,他还真没搂没贪没占没卖官买官:说他没腐败吧,他还真的利用职权之便享受了一些在老百姓眼里,在纪律规定面前不应该享受的东西或是干了一些与党员干部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心正身自正     
据史书记载,东晋末年,凡到广州任职的官员均会变成贪官,其“原因”就是饮用了距城20里外的“贪泉”之水。吴隐之也来广州做官,他“慕名”来参观“贪泉”,看到贪泉不过只是一洼泉水,便对家人们说:“到广州地区的官员为什么会贪得无厌,原因我找到了,并不是这贪泉之水。”他特意舀水而饮,并赋诗一首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后的事实证明,吴隐之并未因饮用“贪泉”之水而变贫,相反,他却是更加清廉。由此可见,人的贫与廉,关键不在外因,而是在于其自身,在于其“心志”,心正身自正。 我…  相似文献   

18.
膝下味道     
顺祥 《廉政瞭望》2011,(4):38-39
他能招来身家亿万的老板陪自己赌博;他打一次麻将可以输赢三四十万元;他赌到哪里,身后都跟着专业"放水"公司,场面"蔚为壮观"。他就是"涉黑赌王"、"重庆第一贪"—原重庆保—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信勇。从"小玩两把"到澳门豪赌刘信勇第一次涉赌,是在199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19.
"贪内助"推波助澜,加剧了贪官的贪婪--这是我们以往所见到的案例的共性.可这个贪官不同,他不但有廉妻严父,还兼有诤友,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成为他保持廉洁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2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李克强从六个方面对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简政放权。抓紧推进职能转变,下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