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暖工程得民心,一砖一木总关情”。4009户、9835间恢复重建工程,仅用了5个月时间全部建成入住。一栋栋崭新的灾后重建房屋遍布古都洛阳的村村寨寨,受灾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的话语,使人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2.
王开顺  李德虎 《中国减灾》1992,2(1):38-39,42
1991年夏,安徽的广大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六安地区80%的耕地受淹,倒塌房屋146万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本文根据对该地区的受灾调查结果,在房屋的破坏和重建特提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一、洪灾地区房屋状况和抗灾能力鉴定在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了六安地区43栋典型房屋进行鉴定,合计建筑面积21641.97平方米。这些房屋位于城区的20栋,位于郊区的有23栋,其中单层25栋,多层18栋。  相似文献   

3.
谭祖雪 《中国减灾》2012,(6X):56-58
<正>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过程,是要从非正常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它不仅涉及到灾后的经济重建,还包括更为复杂的社会重建、心理重建、文化重建等内容。"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四年,灾后经济重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灾害社会重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区域的  相似文献   

4.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3,(8X):34-35
<正>芦山恢复重建"4·2 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如何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效率实施,让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高质量恢复,有关政府部门首先需弄清楚重建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从政策层面考虑提高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人的生活重建是灾后重建的目的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层性决定了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二元属性。社会不仅是具体的道路、房屋、厂房、公园等组成的物质世界,还包括抽象的亲情、友情、爱情、幸福、希望、梦想等构成的精神世界。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既包括道路、房屋  相似文献   

5.
5·12注定要铭刻在世人的记忆里,因为那场无情的浩劫夺去了数万条鲜活的生命;也因为在灾难面前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团结、互助、仁爱和坚韧的巨大力量。死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灾难留下的心理创伤要愈合,废墟需要重建,收拾起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园的不舍,灾区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恢复重建。转眼又到5月12日,一年过去了,为着那一份牵挂和祝福,本刊特别策划了《灾后一年间》专题报道,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灾区人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灾区检察官的工作和生活》表现了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困难面前,检察官们自强奋发的奉献精神;《马国湘:永远放不下那一片土地》展示了一个政协人对灾区住房和校舍问题的关切和深刻思考;《特殊的牵手需要特殊的爱》则反映了灾区人灾后心理和婚姻重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全国大后方的倾力支持,我们相信并祝愿,灾区人民一定可以尽快重建美好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6.
"村两委办公室,老年活动室重建工程、村文体广场整平工程已经完工,麦前各种文体器材就能用上,群众活动、看病就有了宽敞明亮的地儿。这可是我们李书记为俺村办的大好事,大家伙儿都盼着呢!"济阳县曲堤镇四合村村民陈芳德高兴地对笔者说。老陈话语间流露出对"第一书记"工作的认同和感激之情。近几年来,济阳县人大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去年,积极响应县委"百千万"工程,选派了一名年富力强、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到曲堤镇四合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安排一名常委会副主任具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2012年4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的结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到青海省贵德县调研救灾工作,县里的一位领导在介绍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时讲到,"我们为受灾群众统一重建的安居房,统统在房顶和房檐部位刷上醒目的'民政蓝',作为安居房的明显标志."在和其他同志的交谈中,也有称"民政蓝"这个词的.什么是"民政蓝"?到实地一看,"民政蓝"就是"民政救灾"帐篷那样的蓝色.作为一个民政工作者,笔者心中不禁一喜:在迎接建国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一个使民政人值得自豪的新名词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4,(22):28-29
正美丽的桃花江畔,一栋栋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秀水间,显得格外清雅宁静。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这个原来污水横流的邋遢村,经过几年的规划重建,不但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文化村,还在桃花江水质保护和绿化上成了周边村庄的榜样。11月6日,记者来到这个别具风情的生态新村,感受它的独特魅力。"鲁家村作为沟通桃花江与桂湖水系的重要节点,重建后不但自身环境变好了,而且对桃花江的水质保护和江水补给  相似文献   

10.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陕西是全国三个地震重灾省份之一,目前灾后重建进展较快. 汶川大地震波及陕西省汉中、宝鸡等10个市、92个县,共有395万人受灾.  相似文献   

11.
汶川"5·12"特大地震波及到甘肃省70个县市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甘肃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掀起了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和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2.
西学的引进与东方本土文化的融合呈现出一个多元文化重叠的复杂文化系统。东西各异的文化体系在不断的碰撞、认同、包容和繁衍的过程中经历了"变迁"与"重建"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在几千年的过程中形成了在"变迁"中进行"重建"和在"重建"中不断"变迁"的局面,最终演变成了当下滋生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独特的西学学术话语体系。本文首先深入讨论西学引进过程中的传承与演变;其次,论述西学在中国本土发展的传播与影响;最后,通过梳理西方学术的脉络,透视出中西学术彼此借鉴和互补的多元与共存的状态。总结出由这三个维度的视角下构成的西学东渐的变迁与重建。  相似文献   

13.
宣勇 《中国减灾》2006,(11):21-22
在重建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灾民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如何保证重建工程紧张有序地进行,重建工作流程“透明化”是关键,灾民“建房理事会”就是实现重建“透明化”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时光荏苒,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也已全面完成。而在一个个人间奇迹的背后,也映射出悄然崛起的中国民间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5.
郭勇 《中国减灾》2014,(5):48-49
正2013年12月下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由5位副县级领导带队,深入阿察、麻绒等12个乡镇,对"1·18"5.4级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验收。经自查验收合格后向210户农房恢复重建户兑现了367.5万元的建房补助资金,标志着白玉县全面完成"1·18"5.4级地震灾后210户农  相似文献   

16.
金晓霞 《中国减灾》2010,(12):12-13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人们无法抹去的痛。但"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的英明决策,在今天却被更多的人称为世界救灾史上的创举。  相似文献   

17.
阎掌峰 《中国减灾》2013,(10):32-33
2010年以来,重庆市先后遭受了风雹、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袭击,全市因灾倒塌住房3.24万户、11.34万间。为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重庆市民政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机制、实施项目管理,积极推进全市倒房重建工作,取得让灾民户不但建得起房,而且能够改善居住条件、安居乐业的良好效果。近三年来,全市完成倒房恢复重建3.51万户12.15万间,其中集中建房点294个,共计0.6万户2.5万间;分散建房2.91万户9.65万间。  相似文献   

18.
吉春 《创造》2012,(8):76-76
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丽江市宁蒗县发生5.7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1公里,地震波及全县10个乡镇、21860户、63782人。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以及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多次召开灾区重建工作协调会议,要求对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规划设计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统一战线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把灾后重建作为首要任务。2008年6月,"统一战线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启动。同时,  相似文献   

20.
强台风"菲特"带来了强降雨和特大洪涝灾害,全市14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2.7万间房屋倒塌受损,2.5万家工矿企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330多亿元,对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形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迅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快行动,优服务,保稳定,聚合力,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