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罗先东 《新湘评论》2014,(22):29-30
棚户区改造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德政工程。津市作为湘西北老工业城市,面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大、困难对象多、资金压力重等诸多严峻现实,抢抓国家推进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机遇,创新性地实行“1+2+3+x”的棚改模式,先后完成融资2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16个,惠及住户8400户,改造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4487套,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风险怎么控”三大难题,基本实现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应改尽改”、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当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的城市棚户区、独立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计划、进展、投资情况和政策研究。根据3月30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精神,保障性  相似文献   

3.
棚户区改造(以下均简称为“棚改”)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2011年,湖北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已达99,98%,其中武汉从232个片区中选取了38个片区纳入改造规划,黄石市计划5年内改造棚户区1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0,(3):F0003-F0003
通过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我省155万户、470万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4年来,全省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危旧房)685万平方米;改造煤矿棚户区22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张瑞冰 《实践》2011,(7):34-35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全民“住有所居”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1000多亿资金,先后实施了廉租住房建设、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6项工程。  相似文献   

6.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启动辽宁历史上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短短5年时间里,辽宁累计改造棚户区1775万平方米,建设2685万平方米的回迁楼,成功地改善了45万个家庭、155万多人口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7.
周忠轩 《求是》2012,(16):46-48
从2005年起,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城市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推动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一、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核心要求,是棚户区改造的力量源泉由于大部分棚户区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商业开发价值低等原因,其改造步履维艰。到2004年底,辽宁省尚有棚户区2900多万平方米,居住着70多万户、210多万人。改造棚户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辽宁是中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除少数建于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在全省人民的一致赞颂中,即将告一段落。截至今年8月15日,全省已拆迁棚户区96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两年拆迁848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全省已竣工回迁房390万平方米,15余万户困难居民喜迁新居。而且,对于辽宁省有着迫切住房需求的众多特困居民和中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22):33-33
“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  相似文献   

10.
北梁棚改     
《实践》2014,(12):8-10
<正>2014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包头市"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荣誉称号,作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包头市以她美丽大气、舒朗包容的气质向国人展现着老城新貌的魅力。"棚改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北梁棚户区改造,牵动着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情怀,牵动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殷切期望,牵动着包头市委、政府的郑重承诺,更牵动着北梁人民的宜居梦想。2013年2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四年规划,三年全面完成"目标,包头市将此项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目前,"北梁征拆工作全面完成,比计划提前一  相似文献   

11.
陈永昌 《奋斗》2012,(1):42-43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2011年全国安排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末,全国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但是,保障性住房建没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建设资金匮乏、建筑质量难以保障和分配不公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对现有支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度框架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22):31-31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近日,中央财政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13.
周湘智 《学习导报》2012,(12):11-12
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急切愿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暖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来办。仅去年一年,全省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46.6万套,今年又将开工38.77万套、竣工15.15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保障性住房60多万套。  相似文献   

14.
"棚户区"作为城市和矿区、林区、垦区等部分人群的聚居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不但居住条件差,而且绝大部分属于低收入困难人群。尽管棚户区改造由来已久,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还是始于2005年以后,并涌现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模式。2009年末,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完成对全国棚户区的改造。只有坚持施惠于民;改造改革并举;严格拆迁管理;加强工程监管;做好后期服务,才能将这项重大民生工程落实好。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6):42-43
国土资源部明确,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以及城市、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条件的安置用地,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土地供应后,不得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性质。城乡规划调整后需要改变用地性质的,应由政府收回土地。国土资源部每半年将公布一次各地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柳青 《新长征》2007,(8):18-21
2006年,省委、省政府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全面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重大决策,决定利用二到三年时间,完成全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并作为当年全省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10,(9):12-12
从省政府新闻办9月10日在昆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09年底,我省已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5万余户。到2012年,我省将基本解决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和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乌鲁木齐棚户区改造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障和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然而,乌鲁木齐棚户区改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是配套设施不齐全、居民素质和生活习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等现象导致安置小区内居民生活诸多不便、失业率和犯罪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大大弱化了利民工程的效果.为了防止新棚户区再次出现,更好地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科学的方法、更高的标准改造棚户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并在开局之年实施千万套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标志性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截至8月末,保障性住房已开工220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5%;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90万套,占全年计划的65%。其中,廉租住房开工率75%、公共租赁住房开工率85%、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