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正在与SARS病毒赛跑。非典突如其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迫使人类打了一场遭遇战。中国是非典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科学家紧急动员,率先起跑。但疫情无国界,SARS病毒威胁着整个人类,全世界的科学家也因此而联合应战,SARS病毒的真实面目正在一点一点暴露出来。没有什么可怕的。在非典疫情面前,人类再次显示了自己的顽强和毅力。而在变化多端的病毒面前,人类也将再次显示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3CLpro)的三维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三维结构。SARS病毒蛋白酶的解析成功,对于SARS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前,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这一成果的论文,并向国际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今年初夏,SARS疫情在中国爆发流行,清华大学饶子和研究组  相似文献   

3.
繁华的北京菜市口,坐落着一幢伊斯兰风格的饭店——清真吐鲁番餐厅。与首都众多的豪华饭店、酒楼相比,这家两层楼的小店显得一点也不起眼。但是,地道的维吾尔族风味餐和维吾尔族小姐的周到服务,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各地宾客,连驻华使馆的各国穆斯林都成了这里的常客。 这生意红火的餐厅是由来自大西北天山脚下的吐鲁番和北京人联合经营的。餐厅面积仅400平方米,5年却实现利  相似文献   

4.
信息博览     
《侨园》2007,(4)
中华老字号纷纷开网店30家中华老字号日前在淘宝网上注册了自己的网点,在虚拟平台拓展新生意。在目前30家通过网络进行推广的老  相似文献   

5.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打乱了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时,也促使人类开始了新的反思,即人类是万能的吗?现有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体系是最好的吗?人类应该如何生活和生存,SARS危机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维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思考。一、SARS危机的实质自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大。随着机器的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人类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优越感,即人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统治者,人类可以征服一切,战胜一切。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最小的生物——病毒成为人类的最大挑战者。从爱滋病病毒,到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以及  相似文献   

6.
周家修 《民主》2012,(1):30-32
初次见面樊彦会给你老朋友的感觉,他现为重庆路康公路工程公司董事长。这些年在商海的不懈打拼,使他赢得了信誉,生意也越做越大,因为对文化的喜爱,他加入了民进,因为喜爱文化,他接办了长寿区的两种杂志,还是因为喜爱文化,他花巨资购买了全套《四库全书》。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神州大地。这种叫作SARS的病毒,很快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其突发性、广泛性和不可知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恐慌,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8.
潘燕 《瞭望》2003,(19)
人类与SARS病毒之间的战争,没有胜负悬念。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将为这场战争付出多大代价? 一项来自财政部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到5月6日为止,我国用于“非典”的各项资金总和已超过50亿元。 这还仅仅是用于防治“非典”的直接投入。 其对我国全年GDP的影响,至今仍是个心悬半空的未知数。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神州大地。这种叫作SARS的病毒,很快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其突发性、广泛性和不可知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恐慌.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09,(1):52-53
环境保护主义者近日说,自从致命的非典病毒(SARS)让一些食客变得谨慎以来,野生动物正在重返中国人的餐桌,而且,对中药日益扩大的需求也对一些植物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我家附近有一野味馆,平日里生意十分红火。经常是不提前预订便没有座位。北京闹非典后,有人撰文说,一些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猴、蛇等身上带有非典病毒。此言一出,野味馆生意一落千丈,看来关门是迟早的事。善哉!非典成灾,人人自危,想不到对诸多野生动物倒带来福音,正应了“忧喜聚门,吉凶同域”的古训。  相似文献   

12.
安卡拉专电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7月20日至22日对土耳其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继1959年12月艾森豪威尔总统32年后的首次正式访问。对此,土耳其特别重视,隆重欢迎。布什说:“我到了土耳其如同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土耳其许多报刊都以大字标题刊登了这句话。 布什这次土耳其之行是在海湾战争胜利后,美国竭力想要求希腊  相似文献   

13.
SARS的出现,再一次表明了人和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生态因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然自然的自我演变以及人化自然,归根到底都必须遵从同一生态规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尽管目前还不能明确SARS病毒的最终来源,但是它的产生无疑是自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报复。所以,人类应当善待自然,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化自然始终处在一定的阈限之内,使人工再造自然成为一种现代意识。为此正确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对于SARS危机的发生和举国上下抗击SARS的社会行动,目前国内知识界有两类重要的反应:一是自然科学家们为战胜SARS而积极进行的科学研究,二是人文社会学者对SARS危机的社会反思。前者力图探索医治SARS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后者试图检视我们民族现有的生存价值、机制和体系。这两个方面的努力相辅相成,都是重要的。但我在这里不得不指出,当前人们更关注自然科学的研究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从这次自然危机中可以反映出我们民族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的观念误区和行为偏颇。我的观点是,战胜SARS既要靠自然科学也要靠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5.
张和平  王若江 《侨园》2002,(3):42-43
中国在入世后向WTO成员国递交的第一封抗辩书得到了初步回应:前不久,向土耳其递交抗辩书的温州市顺威光学公司等13家眼镜企业,收到了土方的一封调查问卷。这封由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转交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中国眼镜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库存量等。土耳其人狙击温州眼镜商温州市是我国眼镜生产主要基地之一。2000年,全市光学镜及太阳镜的总产值达20多亿元,出口交货值占80%,其中出口土耳其达600多万美元。2001年12月13日,土耳其在中国加入WTO的第3天发布公告,宣布对进口眼镜实行监管和保护评估措施(评估眼镜生产成本等),并同步启动调查程序。该动作的缘由是,土耳其眼镜生产商协会向本国政府提出申请,称土耳其的眼镜生产商因受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8)
土耳其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正以其特殊的方式进入现代全球体系。现代化进程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必然选择,然而土耳其这一过程的转变仍道路漫长,且面临多元政治参与所带来的民主悖论。文化多元化是土耳其现代化的积极抑或消极因素,这一问题将在本文得到阐释。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类似语境。文章试图寻求土、中两国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对土耳其问题研究以及中国问题研究,都将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11)
土耳其的库尔德问题是其国内民族矛盾的产物。1920年,土耳其共和国诞生后,库尔德人同土耳其中央政府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延续至今。库尔德工人党成立于1979年,其宗旨是在地处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居住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在土耳其境内大约有库尔德人1000万至1200万人。198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取缔库尔德工人党,使其活动转入地下。此后,库尔德工人党凭借他们在黎巴嫩南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拥有的营地,对土耳其东南部地区不断进行武装袭扰。1992年3月中旬,库尔德工人党借庆祝库尔德人新年之…  相似文献   

18.
陈敏 《党政论坛》2013,(4):61-61
萨班哲是当代土耳其赫赫有名的超级富豪,其庄园和产业几乎覆盖了土耳其大部分国土,以其姓氏字母“SA”开头的符号是他产业的标志。土耳其的国民对“SA”符号的熟悉程度,如同每天早晨开门看到阳光。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迈入21世纪的2003年,乍暖还寒的冬春之交,SARS病毒向人类不宣而战,一场猖獗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为疫区。3月,本应是气候三阳始,勾萌万物新;4月,更是春回大地、鸟鸣花放的大好季节;5月,早已是鲜花姹紫嫣红开遍,然而,面对陌生病毒的袭来,人们无心顾及时序的变化,无暇留心景色的怡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来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发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号召,这金铿玉振的声音,犹如战斗的号角,全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在神州大地上展开了与非典病毒殊死的较量。经历4月遭遇战、5月攻坚战、6月大决战,终于迎来了7月对非典病毒的全歼战。当前,全国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彻底战胜非典病毒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经过几个月来与非典疫情进行的搏斗,人们终于看到了  相似文献   

20.
董玉洁 《党政论坛》2014,(18):30-31
2014年5月12日,欧洲人权法院对土耳其做出判决,要求其为1974年入侵塞浦路斯支付塞岛希腊族政权9000万欧元的赔偿金。对此,土耳其拒绝接受该判决。有专家认为,塞浦路斯这次又被欧盟当枪使,目的是表明欧盟“不待见”土耳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