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初步解决和回答了这一系列基本问题,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不断解决当代中国这些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回顾总结党的理论创新史得出的一个重要评价性论断。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两大难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四次大争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无不是社会各界围绕着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展开的思想理论交锋、争论的结果.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晓琳 《学理论》2014,(4):16-1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问题。几十年的奋斗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新的升华。这一重大思想,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引领时代潮流、回答时代之问,在深刻阐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中,彰显了一系列深邃的核心要义和鲜明的思想特质,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坚持开放包容,铸就时代精华;坚持自我革命,应对时代大考。  相似文献   

6.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些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理论视野》2009,(6):13-15
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提出的不同背景、内涵上的区别,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于它实质上开始探讨和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既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又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紧密关联,同时又具有它本身的个性特征,其个性特征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当前  相似文献   

9.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第二个视角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个视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以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党对"五组问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历史,这"五组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组问题对应的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主题的提升,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石仲泉 《理论参考》2008,(10):23-24
首先,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和拓展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烁着时代光辉的 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深刻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对新的历史条 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党执 政规律的认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一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 表”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认识上的伟大飞跃。“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轨道,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三个代表”思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党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显然是有现实针对性的,表明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即一些同志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未能与时俱进。所以,强调与时俱进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在学习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中抓住纲要,提纲挈领,着重掌握其具有的四大理论要义。  相似文献   

15.
李君如 《理论参考》2008,(10):13-15
首先,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在深叭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内含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保持并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始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当代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富强、民主…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阐发了"第一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它实际上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集中回答和认识上的升华,是对我们党8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规律性的概括。"第一个结合"的精神实质和真谛就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地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这个历史时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到现在,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既是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一种形式,又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丰富深刻的工运思想,在科学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的同时,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理论的新飞跃。工运领域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发挥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最根本的是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的头脑,学懂、弄通并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其分析解决新时代工运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地推进工作,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