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17-18
2004年,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涉及到的主要灾种有洪涝、干旱、风雹、地震、雪灾、泥石流等等,如东北春夏旱,云南三次大暴雨引起的严重洪涝、滑坡和泥石流,河南7、8月的强降雨,浙闽的“云娜”、“艾利”强台风以及川渝地区的洪涝,华南严重的秋旱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2005年气象灾害的整体趋势如何?气象涉及到与减灾救灾工作的业务又有哪些?气象专家从气象部门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灾害管理工作又有什么看法呢?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级工程师王永光和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减灾服务处处长邵俊年。  相似文献   

3.
1997年全国灾情和救灾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山 《中国减灾》1998,8(1):11-14
1997年全国灾情和救灾工作王秀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1自然灾害情况1997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主要发生了地震、雪灾、风雹、洪涝、台风、干旱、病虫害等灾害。民政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核定...  相似文献   

4.
2009年1-6月,全国旱灾、洪涝、地震、风雹、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洪涝和风雹灾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和台风灾害为主,干旱、雪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全国灾情虽然总体偏轻,但局部地区灾害损失严重,持续影响受灾群众的灾后生活,灾贫叠加因素突出,生活救助压力大,尤其是入冬以来新灾频繁发生,冬春救助任务进一步加重。近日,财政部、民政部一次下拨2015-2016年度中央冬春救灾资金60.1亿元,用于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洪涝、风雹、台风、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各类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历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的威胁后,全市对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此,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中国受台风、洪涝、干旱、寒潮、风雹等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其中尤以台风灾害为甚。据统计,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3.3个台风影响浙江,平均每2年有1个台风登陆浙江,台风灾害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灾害的防御,需要从基层做起。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基础建设、注重文化引领,着力提升全省基层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其间发生了珠江流域性洪水、辽河支流绕阳河决口、青海大通及四川平武和北川山洪灾害、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以及南方地区森林火灾、四川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10,(8):13-13
福建气候、地形和水系复杂,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属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高温、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频发,并引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干旱、洪涝、风雹、地震、台风、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灾害主要表现为季节性明显,区域性较强,以水旱灾害为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轻于常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京津冀等地遭受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北省涿州市受灾严重。本文基于Sentinel-1SAR影像,对河北省涿州市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动态提取与监测。洪涝灾害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受2023年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在洪水监测领域,卫星遥感因具有覆盖面大、时效性强、获取速度快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强 《中国减灾》2003,(2):25-28
2002年度(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沙尘暴、风雹、低温连阴雨、高温等多种气象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灾情为中等偏重之年。全国降水量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早春旱和伏秋旱范围广,华南沿海地区冬春夏初连旱;南方汛期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或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一些地区重复受灾。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起伏变化较大。登陆我国台风个数接近常年,灾情稍偏轻;沙尘天气出现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广,强度偏强;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重于常年…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属于重灾年份,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震、风雹和高温热浪等多种灾害频发并发。台风登陆时间之早,超强台风风力之强、破坏力之大,有的台风在我国内陆滞留时间之久、带来的降雨量之多,都是多年来罕见的。尤其是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先后在中国东部沿海登陆,引发了重大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6年夏秋时节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气温之高、干旱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抗旱难度之大为百年一遇,长江上中游主汛期水位之低也是历史上所…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风庆县境内1-5月份出现少雨干旱天气,发生了冬春连旱;进入汛期,出现了暴雨、狂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了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12月份,高山、高海拔地区出现罕见降雪和大范围雨雪霜冻天气,气温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端最低值,发生了雪灾、低温冷冻灾害。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洪涝、风雹、台风、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各类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历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的威胁后,全市对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此,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05,(11):57-63
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较汛期明显降低,主要灾害种类为台风和洪涝。本月,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并造成严重损失;洪涝灾情较上月有所减轻,但长江支流汉江、黄河支流渭河发生较为严重的秋汛。据统计,全国受灾人  相似文献   

17.
总体概括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减灾》2007,(2):4-7
一、全国概况 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台风、洪涝和旱灾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雪灾、地震、干旱、风雹、沙尘暴、凌汛、低温冷冻和暴雨洪涝等灾害。特别是入汛以后,长江出现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洪水,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许多省区重复受灾,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中国减灾》2007,(1):20-21
2006年以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台风、洪涝、干旱、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灾情较常年偏重,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截至2006年11月14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倒塌房屋14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09.6亿元,2006年为1998年以来第二个重灾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0,(5):61-63
1.灾情概况 2月份,我国相继遭受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其中,西南大部、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秋冬连旱,西北、西南、华北中南部、黄淮及江淮北部发生大范围雨雪灾害,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