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丰十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认真学习寅传和贯彻执行好监督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3.
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情况.都要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这是监督法的一个突出的亮点,人大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对于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监督工策,人大常委会也可以从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和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带有共性的问题,从而选准议题,把握重点.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领会监督法精神实质,牢牢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都具有重大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也提出。要以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那么,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将如何结合监督法的精神,开展今年的人大监督工作昵?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会议的11个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他们就监督法实施后,今年将如何开展本市的人大监督工作畅谈了各自的打算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同级政府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监督法是在总结多年来我国各级人大监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人大开展经常性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的一部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法律,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郭子林 《天津人大》2006,(10):14-15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大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形式和内容,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和加强监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保证《监督法》在全区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8.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经常性监督工作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地方人大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大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职能,本文结合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工作实际,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监督法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内容、方式、方法、重点、程序都进行了规范,给各级人大常委会实施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各级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督法》对行使监督职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运行程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罗平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监督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监督法》,准确领会、把握好《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把对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增强司法监督实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出台以后,有人觉得,监督法中似乎没有什么有力的监督"武器",因而,人大的监督工作职权小了、任务轻了、责任少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监督法的出台,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要求更高了,责任更重了。首先,监督法要求监督工作要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监督法第八条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何新国 《今日浙江》2006,(23):49-50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浙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动实践为制定监督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人大监督工作一直呼唤监督法。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一是认识不断提高。从“找麻烦”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13.
王纲 《人大研究》2008,(10):22-23
监督法的通过与实施,宣布了—个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宪法、地方组织法等宪政和政治框架内,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开展人大监督工作,创造了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两项评议”等监督形式和做法。同时,也标志着“监督法时代”的来临。从监督法实施一年多来的情况看,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逐渐从原来实践探索的工作层面,转换到法律制度的规范层面,各级人大常委会逐步适应在监督法的框架内思考问题,确定监督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更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我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和要求,在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有力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知道,监督手段或形式的选择和使用,是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认真学习监督法,深刻领会法律精神,并贯彻到监督工作实践中去,严格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方面明显进了一步。这是十分可喜的。  相似文献   

16.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监督法实施近三年的实践看,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月1日施行。应当说,监督法的出台,在赋予人大七项监督职权的同时,对人大监督工作也是一种规范,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然而,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贯彻监督法和实施监督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多少人,多少盼,一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出台了。监督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以及人大机关的每一个工作部门和每一位工作人员,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以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显著成效开辟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人大研究》2007,(10):46-47
张志一:对提高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思考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地方人大如何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庆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志一撰文说,首先要做到"三个明确",即通过学习监督法,明确实施监督法的重要意义,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