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环鄱阳湖经济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揭润年 《求实》2007,(9):63-66
环鄱阳湖板块是江西经济发展最成熟的地区,江西在中部崛起进程中当前最有超速发展条件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也当属环鄱板块,其发展的速度直接决定了江西在中部崛起的进度。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环鄱阳湖地区要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2.
郭素芳 《求实》2004,(2):52-53
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精神状态、组织落实、工作成效三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是顺应世界经济和国内改革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发展战略。目前,还存在诸如小生产意识,"左倾"思想观念,官本位及计划经济观念等一些束缚人们的思想障碍。江西要实现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不断清除思想障碍,树立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全新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人才战略要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曜  王贵生  居艳 《求实》2003,(7):44-46
适应形势,应对挑战,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人才战略要与时俱进,人才工作要唱主戏.江西人才工作要积极调整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努力把江西建成中部地区的人才高地,为江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产业聚集:江西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旭孙  黄绍松 《求实》2003,(4):38-41
产业聚集是发展区域经济 ,实现区域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企业聚群有其内在的经济机理 ,聚群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动力 :外部性、范围经济性、低成本性、产业关联性、区域营销优势等。江西要在中部崛起 ,关键是工业的崛起。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聚集 ,有利于实现赶超战略。我们加速工业园区建设一定要遵循聚集经济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汉屏  姜成茂 《求实》2003,(5):38-40
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必须有效发挥财政服务经济的职能及其主观能动性,必须全力解决好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为此,江西财政必须围绕转变观念、打造机制、夯实基层、改革财政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应注重人才战略的实施。在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江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中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构建新型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做到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和留住外来人才、选拔任用领导人才、科学鉴定并厚待人才、加快培养人才等,带动江西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发展民间经济:实现江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小炎 《求实》2004,(8):63-65
江西经济要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这一战略目标 ,就必须激活民间发展经济的潜能 ,充分利用和促进民间投资。江西民间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源于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不良的外部环境是制约江西民间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为了能够促进江西省民间经济的大发展 ,我们要在降低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君 《求实》2002,(12):4-6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 ,需要一批高素质的 ,有一定理论功底和实践功底的领导干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水平 ,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严格加强党性锻炼 ,始终保持先进性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1.
兴赣富民,全面建设江西小康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本质;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首要前提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省的第一要务;根本保证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竭动力是坚持执政为民、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2.
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要实现崛起,必须破除阻碍中部发展的思想束缚,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身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发展目标与中部崛起战略有机统一起来,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率先发展步伐,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和谐太原。  相似文献   

13.
曾志刚 《求实》2003,(5):41-42
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措施和关键之举.我们要更新人才观念,优化人才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江西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论江西崛起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新秀  钟美珠 《求实》2005,(7):64-66
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架中具有南北配合、东联西拓的区位优势。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5.
<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经济示范区,是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系统工程。面对历史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步正发 《求实》2002,(3):4-6
江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把 2 0 0 2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我们一定要用“三个代表”思想武器头脑 ,加强党性修养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转变作风 ,扎实工作 ,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开好局 ,起好步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教授应邀来皖出席“2006安徽财富论坛”,并发表了有关中部崛起的学术演讲。笔者在此期间就此主题采访了樊纲教授。宋宏:樊纲教授,近年来,中部崛起列为中央的战略决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处于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正在努力实施中部崛起,有关的思路研究与政策设计更是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您在这方面有什么见解?樊纲:据我观察,中部地区过去常年是“左顾右盼”,虽然有发展,但进展不算快,所以有一个中部崛起的现实必要性。与东部地区相比,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文献   

18.
阳小华  王军 《学习月刊》2011,(20):136-138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各省抢抓机遇,比学赶超,相继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湖北要实现“十二五”经济跨越发展.力争和保持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需要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客观地比较我省与中部兄弟省发展的现状、条件和优劣势.找准湖北下一步加快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袁小平 《求实》2003,2(2):38-39
积聚人才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崛起的目标 ,必须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形成人才涌动的支撑体制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运行机制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基础 ,从而优化江西人力资源配置平台 ,构筑江西人才资源高地  相似文献   

20.
江西应当在"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框架下,以完善的交通网络为支点,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杠杆,撬动经济发展,摆脱落后状况,实现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