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4,(2):63-63
进入12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新疆、四川、贵州等省相继发生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3.07万人,成灾人口1.82万人,因灾死亡或失踪16人,紧急转移安置1万余人;倒塌房屋4300多间,损坏1.10万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2.
我国减灾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增义 《中国减灾》1991,1(1):31-34,24
一、我国的自然灾害概况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干旱、洪水、台风、冰雹、霜冻、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地震与滑坡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播种面积)4000万至47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我国频受台风、暴雨、山洪、地质、冰雹、雷电等极端气候形成的自然灾害侵袭的严重省份之一,尤其是近两年来自然灾害不断,每年的受灾群众达到1500万人次左右,倒塌和损坏房屋约80万间,经济损失达到70~90亿元。每年因受灾而造成20~30万人无家可归,95万人的住房需要修缮。由于多次受灾,反复受  相似文献   

4.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辖1区12县、16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395个村委会,67个社区居委会。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8万人。有国家重点贫困县6个,省级贫困县7个。延安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农业区和各种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情损失大。特别是黄河沿岸和白于山区每年的冬春持续干旱,春季低温冷冻,南部县区夏秋的洪涝和风雹等自然灾害最为严重。近几年来,延安市的救灾救济工作相当繁重,国家、省、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4,(1):63-63
进入11月份,全国仍有部分省市发生新的自然灾害。甘肃、云南等省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月上旬,北京市出现较大的降雪过程,部分郊区县受灾。据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下:受灾人口94.6万人,因灾死亡38人;倒塌房屋5.3万间,损坏房屋19.8万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日益加剧。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04,(4):46-46
亚洲防灾中心专家艾勒思·李果和克里斯蒂·艾可表示,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占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的42.6%。专家们表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发展过程倒退。因此,各国政府需发展“减灾文化”。1992-2001年十年间亚洲地区每年平均有4.6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1.8亿人遭灾,分别占全球受灾死亡人数的75%和受灾人口的90%。亚洲防灾中心的专家指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得亚洲城市更易遭受灾害影响。由于亚洲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防御自然灾害更趋复杂。许多城市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8.
进入10月,全国仍处于自然灾害的高发期。9月底至10月底,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云南等省相继遭受了地震、洪涝等灾害的侵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初步统计,本月度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如下:农作物受灾面积771.4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13.0万公顷,绝收207.0万公顷;受灾人口7754.8万人,成灾人口5007.8万人,因灾死亡149人,紧急转移安置46.6万人;倒塌房屋50.7万间,损坏房屋79.7万间。因灾造成经济损失336.8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3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和特点。近几年,青海省农牧区每年受灾人口190万人左右,成灾人口120-180万人,其中重灾民、特重灾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对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4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风雹、洪涝、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沙尘暴、地震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造成24个省(区、市)410.7万人次受灾,29人因灾死亡,14人失踪,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对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风雹、洪涝和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等也有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13.2万人次受灾,2人死亡,100余间房屋倒塌,1300余间房屋损坏,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水旱灾害频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据1951-1990年的资料统计:水灾成灾面积12097万亩,平均每年约302万亩,共减产粮食167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16.5亿元。在灾害最重的1986年,成灾面积2380万亩,占当年播种面积的41%,直接经济损失达46.2亿元,其中粮食减产56亿公斤,冲毁桥梁6351座,倒塌房屋421335间,死亡97人。据吉林省民政厅1981-1990年十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全省十年水旱、霜冻、风雹和病虫等五种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为29560万亩,其中旱灾8426万亩,占总受灾面积的32.5%,居五种自然灾害之首,水灾面积8127万亩,占总…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谷城县是个山区县,地形复杂,滑坡、泥石流、暴风雨等灾害时有发生,自然灾害成为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因素之一,灾民救助工作任务繁重,每年涉及的重灾民均在万人以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凸显了救灾应急机制建设工作的地他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灾区房屋损失抽样评估方法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有“无灾不成年”之说。每年,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中,房屋损失所占比重较大,对灾区群众的生活影响很大。据有关方面统计:一般年份,全国因灾倒塌房屋300万间;大灾年份,倒塌房屋在500万间以上,如1991年因灾倒塌房屋500多万间,1998年则达到了800多万间。近年来,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个别受灾地区统计和上报的房屋损失数量偏差较大,也就是房屋损失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分析原因有两类:一是现行灾情统计制度的缺陷、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偏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依山临海,气候变化异常复杂。主要表现为:灾害种类多,已知的各种自然灾害每年在福建省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洪涝、台风等灾害多发频发,发生范围广;灾害频率高,根据多年资料统计,福建平均每年有7—8个台风影响,2—3个台风登陆;持续时间长,每年4月1日—10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灾害发生率最高、受损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有近6000万灾民需要救济。同时,我国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大灾之后,房屋被毁,农田和公共设施严重损坏,急需重建,但是往往由于受灾面广,加之灾区经济困难,被毁的房屋、设施无法及时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7.
<正>1.全国灾情:总体与近年同期持平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干旱、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007.1万人次受灾,123人死亡,15人失踪,51.8万人次紧急  相似文献   

18.
行善到终年     
黄松光 《今日浙江》2011,(21):53-53
"每年捐赠4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80名"、"每年捐赠20万元救助医治100名特困白内障患者"、"每年捐赠3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等公益事业"、"每年捐赠30万元用于突发自然灾害受灾者救助"、"每年向教育基金会捐赠2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13):64
2012年5月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商核,2012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如下:全国自然灾害概况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和干旱为主,地震、低温冷冻、泥石流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重。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825.2万人次受灾,157人死亡,29人失踪,29.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非正常死亡率约26‰(非正常死亡人数/死亡总人数×1000‰),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人民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公共安全还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