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时期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熊建练 《求索》2008,(10):40-42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双重性质的贷款项目。本文简要回顾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结合其现状剖析该贷款项目存在的风险,从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外部环境、加强部门合作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经济困难学生正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3.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解决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确保其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省政府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全省农村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补充,是我省设立"寒窗基金"后实施的又一项资助贫困学生入学的新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认真组织好实施。  相似文献   

4.
强化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来廷 《前沿》2011,(22):197-200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风险补偿金、由商业银行发放的金融产品,实施十余年来,已经为数百万莘莘学子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利率及呆账、法律、信用和道德风险,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风险,是我国国民信用意识淡薄、政策运行环境差、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制度设计有缺陷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因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之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对西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特色和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瓶颈制约进行梳理和阐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国家助学贷款与信用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行的根本出路,其中国家信用的参与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娟 《青年探索》2004,(1):16-19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为家庭困难大学生提供必要经济援助的政策,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研究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认知程度、态度以及动机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五个国家的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比较研究后发现,完善中国助学贷款制度,需要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法制法规;加强政府的投入,倡导社会关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代偿"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管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6)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而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循环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侯旻翡  谭钊 《前沿》2013,(6):88-91
高校助学贷款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的保障制度,起着重要作用,受种种因素制约,现行助学贷款制度仍存在缺陷和不足。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应立足社会经济及教育发展状况,改进单一模式助学贷款制度,建立健全满足不同需求、层次丰富、机制有效的多样化复合型助学贷款制度。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探索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杰 《青年论坛》2011,(6):139-142
国家助学贷款鲜明特征是,政策性较强、资助对象及目的具有特定性、风险性较高。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银行运行成本高,贷款风险大;二是学生诚信守约意识淡薄;三是贷款发放不平衡,供求矛盾突出。为此,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二要大力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三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四要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压力;五要完善立法,降低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制度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探索完善过程之中,对实践中凸显的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机制、改革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实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基金融资多元化、逐步分摊和减少违约风险等措施,探索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维  沈红 《求索》2006,(11)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协调,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的相互关系,导致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本文对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起作用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既要遵循金融业经营的一般规律,注重金融功能的发挥,又要注重与财政功能的有效配合,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并提出了实现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耦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忠 《传承》2009,(4):144-145
在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认识有偏差、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助学贷款制度的深入开展。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外,高等学校应当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在人力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积极主动推进助学贷款工作,为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毅 《理论月刊》2004,(6):89-91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但是大量贫困生不但交不起学费,生活费也成问题,日益严重的学费拖欠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大规模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规范化的学生助学体系,并通过建立个人诚信制度、增加还款方式、延长还款期限、建立担保和保险机制等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收费政策的制度保障,其发展趋势是让所有学生都能自由选择以接受助学贷款的方式来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助学贷款发放数额大幅增长,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风险也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反映了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存在的缺陷.有效解决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需要从调整还贷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信用惩罚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在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认识有偏差、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助学贷款制度的深入开展.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外,高等学校应当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在人力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积极主动推进助学贷款工作,为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政策信息     
《政策》2000,(6)
《若干意见》指出,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国工商银行开办、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或法定人发放的商业性贷款,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06,(6):40-42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助学贷款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20.
欧阳本祺  卢劲松 《传承》2008,(2):116-117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高校贫困学生就学难的一项制度安排,一直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强力推行的政策措施,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公平教育机会和加快人才培养的社会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发放给贫困学生的信用贷款,实行的是政策性业务的商业化运作,政策出台前缺乏充分的利益博弈,其发展轨迹可谓一波三折,费尽坎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