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我刚调入工读学校工作时,有一种临时观点。当时也有人说:“举办工读学校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我在工读学校一干就干了近四十年。为什么我在工读教育岗位上一干就干了四十年呢?这是因为举办工读学校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应该看到,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品德行为偏差,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普通学校难以教育,留在校内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送交司法部门处理又不够条件,推向社会会成为流失学生,后患更多。在我国,对生理上有残疾的青少年的教育是通过办一些聋哑学校、弱智学校加以解决的,我们…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工读学校,位于秦岭北麓,距城27公里的长安县滦镇,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工读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学育人,造就人才”,努力展示工读教育的特殊功能,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工读学校在自身长期发展过程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积40多年之经验,对办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社会是动态发展的,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趋势,就必须不断地着眼于工读学校办学模式发展的研究。工读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必须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来加以研究。宏观研究,即从整体目标出发,去研究我国工读教育的发展战略。离开宏观认识,就无法把握工读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会使工作陷入随意性与盲目性。微观研究,即从办学的具体目标出发,去研究如何…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赴某地级市调研,该市相关领导重点介绍了建立工读学校的经验。介绍称该市在2006年建立工读学校后成效显著,“市城区街面犯罪明显下降,与建校前未成年人犯罪率比下降70%,有效控制了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高发势头”——这样的“成效”表述方式显然是模糊和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这一内容长期以来并不在工读学校中唱主角,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问题家庭并不能够给予学校教育多大的帮助,改变这样的家庭更是奢望,甚至我们有些教师会尽可能地避免与这样的家庭接触。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仍以这种观念来发展现代工读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读学校的教育对象以及他们的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工读教育工作者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下面谈谈我校向问题家庭延伸的实践与思考。一、工读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问…  相似文献   

6.
经普陀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批准,原普陀区工读学校率先改名为澄源中学,并迁入了金秋峻工的五层楼面的新校舍。这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原普陀区工读学校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总结自己的实践,经过几年的准备、探索,从学校体制、办学方式到教学内容,管理方法等进行的重大改革,完全突破了过去工读学校的老框架。在刚揭幕的澄源中学中,设工读教育部、家庭服务部、校外教育部三个层次,还拟办托管、心理咨询等,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复杂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地发挥社会办学效益。尤其是试办家庭教育服务部,对家庭教育、文化辅导有一定困难的中学生寄宿住读,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行为矫治和学习辅导,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目前要求登记入学者已达五十多名。普陀区工读学校复校16年来,已招收1500多名学生,经过思想矫治、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读教育经历着教育学与法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且内嵌于社会转型之中。近年来全国工读学校的数目一改以往逐年下降的特点,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工读学校开始呈现出"去工读化"和"再工读化"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滞后,尤其是法律性质定位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工读教育改革的关键。矛盾且混乱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工读教育的性质定位进行反思。工读教育的第一属性,必须在教育和司法上有所抉择。重构后的专门学校保留原工读学校的特殊教育职能,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而工读学校则保留在少年司法领域内,以保护处分理念为基础作为新的收容教养机构进行重构。这既是对前期改革的尊重,也是对少年司法现实需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工读学生存在的心理、思想道德、学业、行为等方面的种种问题,无一不与他们的社会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表明,家庭不良环境及父母教育能力缺陷、普通学校难以提供特殊教育、社区保护不到位无法应对“问题少年”等问题普遍存在。工读学校为“问题少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特殊的教育、特殊的保护,对于弥补、家庭、学校、社区的教育缺陷,帮助“问题学生”克服社会适应方面的障碍、预防犯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6):22-33,3
工读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的特色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陷;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其所需要的教育;以封闭管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特殊教育环境。因此,工读教育使“问题学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同时工读学校发挥“辐射”功能,向普校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处于主流群体边缘的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工读学校原为川沙工读学校,是一个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教学成绩优异的全国先进集体。 15年来,已从开创之初的单一办学模式,发展成为工读教育、托管教育、职业教育、校外协教、心理咨询服务五部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实体。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伯明翰市的特殊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与我国的工读教育是基本相同的,旨在教育转化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虽然伯明翰特殊教育的诞生只有20多年的历史,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由“工读学校”和散布全市的九个“学生行为帮扶中心”一起构成了预防肯少年违法犯罪的网络运作机制,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而我国的工读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教育和挽救了数以万计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但体系还不够完善,工读学校的运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伯明翰的特殊教育对我国的工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赴深圳开会前夕,上海市工读教育研究会会长周长根在电话里嘱咐我说:“你利用去开会这一难得机会,务必抽空去看看深圳工读学校。上海还从未有人去过,我们很想了解这所学校教育改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一、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在工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工读学校是以转变学生思想为主的特殊学校,而从工读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加强对工读生进行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训练,使他们在矫治不良行为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既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工读生的日常行为,也有利于改善当前工读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又有利于指导工读生适应改革开放、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工读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工读…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上海出现街头流浪儿童作案较多,市民反响较大等情况,市委市府有关领导明确指示:“工读学校、青少年保护组织要发挥作用”。按照市领导的有关指示,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嘉定区政府等共同出资1300余万元依托嘉定工读学校,构建了设计新颖,有现代气息,又符合流浪儿童、工读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特点的一流校舍,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并配置了一流的设施。1998年初,上海嘉定区工读学校在完成本身职责任务的同时,挂出了“上海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牌子,承担了流浪儿童中触犯刑法,但又不满16周岁的孩子的抚养、管理、教育工作。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共救助、收容抚养流浪儿童总数4738人,其中男生躬54人,女生384人。  相似文献   

15.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必须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摆上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认真予以贯彻落实。学校要在青少年学生法…  相似文献   

16.
工读校外教育代管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读学校的招生实践中,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普通中学老师动员够入学条件的学生去工读学校就读,得到的回答是:“我不去工读!”理由是面子上不好看;找家长谈话,家长也忧虑重重,既怕孩子到工读没学好反而更坏,又担心孩子将来受社会歧视.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中学是进退两难,不送工读,无异于眼看着学生失控地滑向违法犯罪,于心不忍;送工读,学生和家长有心理阻力而有关法规尚无强制够入学条件学生入工读的明文规定和实施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难道上述情况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吗?北京某工读学校校外教育处教师在区教育局、公安局及各中学领导的热心支持与帮助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这一小部分处于失控状态下的未入校的工读生采用“代管生”的方式,易校控制,实施矫治,转化,经过几年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成  相似文献   

17.
工读学校自创办以来,为社会的治安稳定,为挽救孩子培育人才,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健全与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势的迅猛发展,家庭结构与社会观念的明显变化,都要求工读学校要担负起更多更广的社会职能。而目前工读学校单一的办学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部分工读学校办学很不景气,有相当数量工读学校难以为继,不得不关门的严酷事实,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工读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刻了。下面浅谈我们对工读办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工读学校是寄宿制学校,由于种种因素学生逃跑的现象时有发生。逃跑,有个人逃跑,结伙跑逃,严重的是集体逃跑。究其原因被多,情况错综复杂。由于逃跑不利于矫正学生罪错,易于诱发重新犯罪,因此北京的一些工读学校多年来深入实际不断研究,努力探索寻找对策,为稳定学生情绪,减少和防止逃跑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 学生内部的倚大欺小倚老欺新倚强欺弱是造成逃跑的主要原因 毋庸讳言,工读学生是有违法与轻微罪错的中学生,罪错类型基本上由精神狂欲型、物欲型、性欲型三大主要内容组成,罪错程度也由轻到重,由一度到五度而各自不同。另外工读学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随时入学不分季节,没有统一时间,在北京把此类现象叫做“兑凉水”。由此而产生的客观现实就是,学生年龄不同、入学时间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罪错历史不同,因而进工读以后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进步情况也就不同。据北京某工读学校92年教育科研资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起始,在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工读学校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即:“托管生”教育.为此,有必要对“托管生”教育进行研讨,使工读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拓展.产生“托管生”的背景与条件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城市普通中学校内教育教学秩序是比较稳定的.由于校外工读预备生教育的实行,绝大部分工读预备生能在原校得以矫治、转化,致使在校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下降.以北京某工读学校为例,该校的工读预备生教育覆盖了两区中学总数的95%,六年内对654名工读预备生施行转化教育工作,使96%实现良性转化,其余4%及时转入该校,由于对中学生犯罪预防控制工作超前向普教延伸,因此,进工读学校的工读生逐年减少,在校工读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成为一个觉醒进程的加速器,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冷战后、“9·11”后和金融危机本身三大问题的深刻反思,反思背后折射出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变革与转型,这是2009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首先是对冷战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冷战结束,西方世界以胜利者自居,以为历史已经终结,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际情形是,冷战后的世界,正朝着政治多极化、发展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