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为基础,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从而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农村政策设计的重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并非忽视、否定城市化,而是为了更健康、扎实地推进城市化,使进城与回村成为农民的自主选择,形成城乡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独立性、封闭性、落后性是传统农村与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逐步改变传统农村和农村经济所固有的上述特征,不断调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作为各自独立的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手段保护农民的利益,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超强度二元结构的社会现实,在很大程度下是国家强力推进工业化的结果。因此,必须以国家手段推动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的城乡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曹艳 《理论导刊》2006,(7):45-4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正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新的历史时期城乡平衡发展的客观选择。我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由于受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承载力的制约,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其的实现形成了极大的制约。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难题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导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并行不悖,必须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根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因而理清其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环节的相互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并行不悖新农村建设不是与城市化相悖而行, 相反,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完成的。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把城市化的重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网络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在于“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和制度变迁理论,实践基础在于农村网络城市化可以增加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7.
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蕊 《理论导刊》2006,(7):48-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推动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面临着思想意识滞后、城镇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发展资金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建立多元的城乡一体化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实施城乡科学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52)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日前表示,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体制机制人手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关键。首先,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统计显示,尽管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口占全国的2/3,但创造的零售总额仅相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在城乡隔绝状态下不可能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只能在城乡统筹、城乡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彻底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关系的战略性调整。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所谓二元结构,是指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中,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同时并存着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和相对落后的农业。在历史上,我国就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别。建国以来,我们的许多制度和政策措施不是有助于消除这种二元结构,而是强化或固化了这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城乡发展失调的根源是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的分离,社会设置偏离了生活实体的变化。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阻断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自然演变的过程,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失调。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设置农民与生活实体农民相分离的状况,推动农民向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市民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收入结构是检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大都市郊区的农户收入结构与城镇家庭的收入结构在整体上呈趋同态势,但在收入绝对值上尚有相当差距。开展对大都市郊区农户收入结构的社会学研究,对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发展失衡状态,城乡发展失衡尤为突出,农村长期被边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矫正中国现代化发展严重不平衡状态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使我国现代化在新阶段实现协调、平衡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价值诉求的体现。在现阶段,国家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以技术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调整城市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后,使城市和乡村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逐步走向二元社会结构。现行户籍制度便是为维护这个二元社会结构而设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羁绊。仅仅依靠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或取消现行户籍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才能从根本上消解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5.
高振亮 《学理论》2011,(14):263-264
建国以来,我国特殊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拉大了城乡差距。党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议题,这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农村职业教育将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索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治理结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乡村治理结构问题成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在此形势下,如何设计城乡统一税制,解决我国城乡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其中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乡镇财政危机与乡镇综合治理问题是税费改革后乡镇建设的两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王轶男 《民主》2012,(10):25-26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热潮中,为拓宽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方便群众生活等方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增收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以郴州市为例,分析农民增收的情况及特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发挥政府传导功能,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立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协调。城乡巨大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工业优先、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农民分散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当前阶段着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但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探究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理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