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瓦那专电 在哈瓦那举行的77国集团第6次部长级会议,4月26日闭幕时通过了哈瓦那宣言,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强调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债权国与债务国对话以共同解决债务问题。与会代表还为今年7月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7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准备了一份表明发展中国家立场的文件。 有600名代表出席这次为期一周的会议,他们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2.
应谦 《瞭望》1991,(47)
汉城专电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于11月12日至14日在汉城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世界及本地区经济趋势和问题、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等与会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汉城宣言》(亦称《汉城宣言》);同时发表声明,呼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结束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并达成一揽子协议。 这次会议是在世界经济环境多变、乌拉圭回合多  相似文献   

3.
达卡专电十二月七日至八日,南亚七国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七国首脑在热烈的掌声中签署了一致通过的《南亚地区合作联盟宪章》,并发表了《达卡宣言》。  相似文献   

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二届非正式会议已于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雨都”茂物降下帏幕。有关国家的舆论对这次会议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发表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表示,与会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为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而扩大经济合作,这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1991年6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41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及12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8个发达国家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反映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与经济合作的共同声音的《北京宣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近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终于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础,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究其根源,主要是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二个世纪中无限度地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又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而且至今工业发达国家依然是世界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但是,环境恶化所造成的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破坏后果,不仅工业化国家深受其害,而且,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技术经济水平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受害也更深。因此,保护地球自然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界和环保界有识之士先后提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黑兰专电 为期5天的第7次77国集团部长级会议在通过《德黑兰宣言》和《77国集团关于国际合作的实质性纲领》等4个文件后,11月2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闭幕。这些反映发展中国家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和共同心声的文件将提交明年2月在哥伦比亚举行的第8届联合国贸发大会,作为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谈判的共同立场。会议第一次邀请了一些发达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诚意和愿望。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6)
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10月31日在安曼闭幕.会议通过的《安曼宣言》决定,成立包括中东北非经济合作和开发银行在内的5个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来自中东、北非以及欧洲、美洲和亚洲63个国家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达卡专电 第一次最不发达国家部长级会议2月12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闭幕。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回顾了最不发达国家80年代发展情况,展望了90年代的发展前景。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和工业发达国  相似文献   

9.
为促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共识李红旗历时7天的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3月13日凌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闭幕。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表达了国际社会力促社会进步的共同愿望.代表了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耳这次会议由11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会议的主...  相似文献   

10.
伦敦专电 7月15日至17日在伦敦兰开斯特大厦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表现出比以往任何一次首脑会议都更加浓厚的政治色彩。会议主要讨论了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军备控制、伊拉克、世界经济、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对苏联援助等问题。加上戈尔巴乔夫的到来,对苏援助问题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会议最后通过了四个文件;《政治宣言》、关于常规武器转让和不扩散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军备控制宣言》、会议最后公报和《经济宣言》。这些文件反映了西方七国对当前国际政治局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规定了它们协调一致的行动方针。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36)
事件 ●为期两天的首届联合国过境运输合作部长级会议在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阿拉木图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后于8月29日在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闭幕。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无出海口的发展中国家和过境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相互合作,建立多元化、高效的国际物流体系,利用各种交通优势和潜力,促进国际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9月23日和2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本首相小泉、韩国总统金大中、东盟7国和欧盟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全球化进程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两大主题,与会领导人以“公开和坦诚”的态度交换了看法,通过了关于亚欧反恐合作宣言和反恐合作计划、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的宣言,以及首脑会议主席声明。在经  相似文献   

13.
被两度推迟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 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后终于曲终人 散。会议除广泛讨论了正常的区域合作的议题外, 还同意吸收阿富汗为南盟新成员和接纳中国与日 本为南盟观察员。吸收新成员是南盟成立20年来 的第一次。会议还通过了《达卡宣言》,表明了南亚 各国在区域合作、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打击恐 怖主义、加强政治合作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意愿。  相似文献   

14.
应邀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纽约七十七国集团主席、墨西哥驻联合国代表波菲里奥·穆尼奥斯·莱多,六月二十一日晚抵达上海后,随即在锦江饭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莱多主席和记者的答问如下: 问:七十七国集团成立至今二十年了,阁下怎样评价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年来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斗争最得了哪些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在纽约隆重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世纪盛会。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新千年时刻,这些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国家领导人围绕着“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个中心议题,就新世纪内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会议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最后发表的《千年宣言》中。《宣言》不但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8,(40)
世界金融体制面临改革编者按:在世界金融危机骤然加剧、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第53届联合国大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高级别会议及部长级圆桌会议于9月16日和18日两天在联合国总部召开。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问...  相似文献   

17.
11月17日至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这次会议在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和深化的背景下召开,与会领导人寻求实行一项“合作发展战略”,力争早日恢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会领导人就东亚金融危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  相似文献   

18.
日内瓦专电 南南磋商与合作集团(亦称亚非拉15国集团)于11月6日和7日在风景秀丽的莱蒙湖畔召开了全体成员国国家元首私人代表会议。这是该集团自今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它标志着这个旨在加强南南合作的组织正式开始运转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首脑会议作准备。与会代表还就加强南南合作的可能性、发展中国家迎接在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里面临的挑战应采取的战略以及促进南北对话  相似文献   

19.
为期4天的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5年回顾会议13日落下帷幕。一幅幅表现无助非洲少年眼神的张贴,不时地吸引着前来出席这次世界粮食峰会的代表的目光。与会的世界18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有关国际机构的高级官员一起通过的宣言,重申了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定的在2015年将世界8亿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并提出构筑世界反饥饿大联盟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与贫困。  相似文献   

20.
第42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在这两个组织增加资金和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债务问题上取得了进展,据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与会的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比较现实的态度。 这次年会是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滞缓、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对资金需求增大的情况下举行的。增资问题成为这次有15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