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股权转让活动可以被区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行为:一种是股权转让合同行为,另一种是股权变动行为。股权变动的效力不影响合同行为的效力。"区分原则"的第一项司法应用是:在股权转让时,出让人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转让合同有效,股权无法变动;第二项司法应用是:当事人的约定不得排除股权变动法定要件的适用,但可以增减具体的股东变动手续。  相似文献   

2.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和效力一直以来是学界争论的问题。在几种学说观点中,形成权的定性最为符合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当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具备时,优先购买权人只需要向转让人做出行使权利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在双方之间成立股权转让合同。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对转让人和外部第三人之间的合同效力不产生影响。通常而言,转让股东与外部受让人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另外,公司章程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但是,实践中必须确保公司章程是遵循合法、善意以及公平的理念设置股权转让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1,(28):61-61
星月公司有两名股东,其中范某持有公司15%的股权、陆某持有公司85%的股权。后范某与陆某签署了协议书,双方约定,范某将持有的公司15%股权及附随的其他债权债务转让给第三方,范某出具了授权书,授权陆某全权办理转让事宜,待陆某与第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后.范某直接与新股东办理工商变更等手续。而不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星月公司有两名股东,其中范某持有公司15%的股权、陆某持有公司85%的股权。后范某与陆某签署了协议书,双方约定,范某将持有的公司15%股权及附随的其他债权债务转让给第三方,范某出具了授权书,授权陆某全权办理转让事宜,待陆某与第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后,范某直接与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法》专章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包括股权内部转让自由、股权外部转让受限、股权转让的记载与登记、股权的强制执行、股权回购、股权继承六项制度,标志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基本完善。但该制度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从瑕疵出资股权的转让、转让部分权能的股权转让、侵犯股东优先认购权的股权转让、非协议转让股权等几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性,其人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对股东转让出资应进行限制,这是保障公司股东的稳定性和公司健康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和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规定比较简略,不够明确和具体,这必然会影响到部分股东的正当权益,甚至于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司法实践中也常常因立法的欠缺,不能真正保护到股东的权益及维护公司较好的运行。本文从股权转让可能涉及到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以期充实完善股权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去年.由于我工作成绩突出,公司老板给予我15%的股份作为奖励.并对公司章程进行了相应的变更登记.但当时未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最近,由于一起案件,法院判决公司老板、其他股东和我在虚假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原来,老板和原来的股东未按出资协议履行出资义务。但是,我对此并不知情。请问,我需要承担音任吗?  相似文献   

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时,受到原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就违反该程序订立的股权转让合同,学术界与实务界的观点已趋于一致,即该类合同为有效合同。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公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的第27条的裁判规则,结论却大相径庭。正确适用该款司法解释的关键在于重新以股权转让为中心,以违反法律效力性强制规定否定合同效力,进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3,(24):67-67
某艺腾网络公司有10名自然人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10名股东所占有公司股权比例均等。其中,股东袁某准备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袁某即向公司其他股东发出通知,要求如愿意购买的股东应当在3天内给予回复,并说明了购买价格:5天后,袁某再次发出通知,撤回以前的定价购买通知.改为与第三人之间竞价购买.20天后,贾某、林某两位股东回函表示同意按第一次发出的通知内容履行。  相似文献   

10.
法院对股权让与担保案件的处理,普遍存在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性质认定不一、对股权让与担保效力未形成统一意见、裁判理由和适用法律混乱等现象。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厘清股权让与担保与类似行为的区别,注重合同内容,准确认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性质;名为股权转让实为让与担保合同在不具有无效事由时,应尊重当事人合意肯定合同效力;在股权让与担保对内对外效力认定方面,应正确认识担保人和债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协调好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利益。民法典应构建让与担保制度,以形成统一的股权让与担保效力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某艺腾网络公司有10名自然人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10名股东所占有公司股权比例均等。其中,股东袁某准备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袁某即向公司其他股东发出通知,要求如愿意购买的股东应当在三天内给予回复,并说明了购买价格;5天后,袁某再次发出通知,撤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债权转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债权转让有如下特点:主体资格的限定性,债权范围的限定性,双方合意的限定性。不良资产剥离中债权转让的对内效力有:借款合同主权利和从权利的移转;借款合同债权瑕疵及时效随同移转;转让银行有接受价金和接受履行的权利;转让银行的义务包括:借款合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交付及告知义务、禁止重复转让的义务;资产管理公司有受让合同主从权利、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资产管理应负支付价金、不当得利返还及损害赔偿的义务。不良资产剥离中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包括:债务人的权利:抗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债务人的义务:主要是履行合同债务。在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实务中,最高额抵押借款合同贷款债权和已进入破产程序的贷款债权均能够转让,公告通知是“让与通知”的一种方式,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15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2010年第27号)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自然人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其取得的转让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自然人转让上市公司股份和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一人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否属于财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实践中很多转让股权的行为,既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从法人具有财产性角度,对于股权是否具有财产性进行论证,厘清股权被转让的法律适用问题,对于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保护公民财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几年前,我与几个朋友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上个月,其中一人未经其他股东同意,擅自将自己名下的股权转让给第三人,并在工商管理部门作了变更登记,严重侵害了我们的优先购买权。请问,我们能否要求撤销他的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业的繁荣与发展,矿业投资人越来越热衷于矿山企业的股权转让和收购.原因在于矿业权转让手续复杂、耗时、费钱,而在矿山企业股权层面上流转可以达到规避法律法规的要求及行政监管阻力,因此出现了通过并购矿山企业股权以实现矿业权转让的现象.但此种操作模式必然会引发股权与矿业权转让的冲突以及矿业风险,从司法、执法、立法层面防范和规制这些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完善股权转让制度,有利于促进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瑕疵股权的概念与特点出发,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的效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瑕疵股权转让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出台前后,转让股东是否具有"反悔权",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反悔权"的法理基础进行了梳理,认为"反悔权"不宜直接否定或不加限制,并进一步从股东已履行通知义务征求意见;未通知情形下股东可否放弃转让;章程另有规定或全体股东另有约定三个方面分析"反悔权"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1,(25):65-65
编辑同志:某艺腾网络公司有10名自然人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10名股东所占有公司股权比例均等。其中,股东袁某准备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袁某即向公司其他股东发出通知。要求如愿意购买的股东应当在三天内给予回复,并说明了购买价格;5天后,袁某再次发出通知,撤回以前的定价购买通知,改为与第三人之间竞价购买。  相似文献   

20.
律师信箱     
干股股东是否承担责任编辑同志:去年,由于我工作成绩突出,公司老板给予我15%的股份作为奖励,并对公司章程进行了相应的变更登记,但当时未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最近,由于一起案件,法院判决公司老板、其他股东和我在虚假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