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是分析评价机体内乙醇水平的重要证据,由于尸体内检测到乙醇可能受死后生成、乙醇扩散等因素影响,尸体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检测结果未必能反映其死亡时机体内乙醇的真实水平。鉴别尸体内乙醇是否为原始浓度是分析评价的关键。本文对乙醇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如何合理取材及死后乙醇扩散、尸体腐败产生的乙醇对乙醇质量浓度分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死后乙醇质量浓度检测的分析评价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交通事故中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进行法医学分析。方法从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时间、血液保存、尸体腐败、饮酒量与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关系等方面进行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法医学分析。结果检测方法、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时间、血液保存、尸体腐败等因素直接影响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结论为保证交通执法的公正性,对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应当作法医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法医日常检案中,各种中毒的尸体经常遇到,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很少报道,现笔者将遇到的3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05年6月24日,腾冲县某村的熊某发现其长子杨某误食农药百草枯中毒,熊怕无法向外出打工的丈夫交代,自己也服农药百草枯自杀,遂用汤匙将农药百草枯灌喂其小女。后被发现送医院抢救,熊某抢救无效于6月27日死亡。尸检见口唇青紫,指甲青紫,口腔粘膜及舌头上有烧灼腐蚀痕迹,尸体及衣服上染有绿色药液,解剖见胃粘膜广泛出血,尸体胆囊呈绿色,尸体血液不凝,内脏变化不明显。未进行病理检查。案例2 2005年8月…  相似文献   

4.
利用溴敌隆自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 某年4月,犯罪嫌疑人熊某因出现身体不适,皮下广泛出血,并伴有血尿,被看守所送去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家属要求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并提取了血液、肝脏等相关检材进行毒物检验。  相似文献   

5.
正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常需要采集死者血液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如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 CO)饱和度的测定、乙醇、毒品、毒物、DNA检测、个体识别等],尸体解剖过程中可以采集心脏或血管内血液,但实践中部分案件需要在尸表检验过程中通过体表定位取血,这就要求法医工作人员掌握多种体表穿刺或微创下尸体血液抽取的方法。笔者认为,不论哪种方法,穿刺点定位是否精准是取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分析腐败血液中乙醇、甲醇等物质的生成过程,为正确判断案发时人血液中醇类物质的实际浓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正常健康人血液制作腐败样本,分别模拟人死亡后正常人血液和糖尿病人高糖血液的腐败过程,借助顶空气相色谱仪测定两种血液腐败后醇/醛类物质的生成情况并对比含量差异。结果相同实验条件下,高糖血液较正常健康血液更早腐败产生乙醇,但前者乙醇浓度低于后者;血液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乙醛、甲醇、异丙醇、正丙醇等物质,其中正丙醇含量与乙醇生成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液腐败能够产生乙醇、甲醇等多种物质。研究还为糖尿病人血液腐败产生醇类物质的差异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并不少见,尤其在北方地区的冬季较多见。此类死亡的法医学检验除了依据现场勘查和死者的体表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定性主要依据死者心脏血中检出碳氧血红蛋白(COHb)。对于新鲜死亡的尸体在死者的心脏中提取血液较容易,而对于高度腐败尸体由于腐败造成大量的腐败气体使心血管内压力增高腐败血液渗出心血管壁,  相似文献   

8.
法医在实际工作中解剖尸体是一件常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件中尸体的死亡原因、成伤机制和致伤物的推断,为侦查指导方向和诉讼提供证据。但是对于一些在未明确是否刑事案件前的非正常死亡尸体,如:高坠、溺水、火灾、电击、中毒、交通肇事、注射、吸毒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死亡时间(PMI)与血液红细胞AT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具有确切死亡时间的尸体30例,在死亡后6、8、10、12、14、16、18、20、22、24h分别于第4肋间进行心脏穿刺取血,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血液样本红细胞ATP含量(μmol/g Hb),并观察红细胞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亡后1~24h之内呈现非匀速下降趋势,与死亡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1(P=0.000);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及R2值为:Y=-0.096X+2.872(X为死亡时间),R2=0.936,P=0.000。结论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后1~24h之内的变化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不确定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血液中乙醇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样本中乙醇质量浓度,从测定程序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血液样本中乙醇质量浓度两次测定平均值为1.00mg/mL,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mg/mL。结论 血液中乙醇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平行测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腐败尸体的病理检验价值。方法对楚雄州2000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腐败尸体的组织病理学检验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尸体腐败后,虽然组织结构发生了破坏,但仍可将部分生前病变和损伤保存下来,对查明死因或死亡方式仍有一定价值。结论对腐败尸体进行系统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验,对判断案件性质和分析死亡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41岁,因腹泻到一个体诊所就诊。以“急性肠炎”被给予磷霉素钠4g 5%GS250mL静滴。输液3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未经抢救于2min后死亡。1.2尸体检验尸检于死后16h进行。死者发育正常,体态较瘦。尸斑暗紫色,位于腰背、臀部和四肢背侧未受压处,指压稍褪色。球睑结膜苍白,四肢末端青紫。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  相似文献   

13.
在涉嫌酒后驾车死亡的尸检中,均要对死亡驾驶员抽取心血进行乙醇含量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尸体不能随意解剖的情况下,常因交通事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严重损伤,同时伴有急性大失血死亡的尸体,在心前区体外穿刺时,如果穿刺点选择不好,很难抽到足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水中尸体的调查在法医学检案中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水中尸体未必就意味着其死亡原因是溺死,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死后入水。实际上,尸体现象很难证明死亡的原因。所以,关于受害者是否为"真的"溺死的问题常常不容易解决。目前,硅藻检验被认为是溺死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硅藻的定性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对死亡原因有更直接的判断,也可以指向可能的溺死地点。本文介绍国内外硅藻检验的样本采集、检验方法、结果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硅藻检验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死亡时间(PMI)与血液红细胞AT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具有确切死亡时间的尸体30例,在死亡后6、8、10、12、14、16、18、20、22、24h分别于第4肋间进行心脏穿刺取血,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血液样本红细胞ATP含量(μmol/gHb),并观察红细胞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亡后1~24h之内呈现非匀速下降趋势,与死亡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1(P=0.000);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与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及尺。值为:Y=-0.096X+2.872(x为死亡时间),R2=0.936,P=0.000。结论尸体心血红细胞ATP含量在死后1—24h之内的变化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法医的尸体检验,不同于临床医学的尸体检验。法医尸检主要为司法服务,而临床医学主要是研究疾病,为医学服务,虽都探讨死因,但各有侧重。临床医学多为新鲜尸体,或保存较好的尸体,法医则不同,各种情况各种条件,不管好坏,都必需进行尸检,因此有时对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有不确定性,法医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死亡原因,致死方式(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等。这些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都能作出较正确的结论,但也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现仅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供大家商讨。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是指对某一具体的死者作出…  相似文献   

17.
Cui LJ  Yi XF  Chen XG  Xu TL  Shen DN 《法医学杂志》2007,23(1):42-43
目前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要是通过法医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然而在尸体解剖中由于某些原因几乎很少对视网膜进行检查,视网膜改变在法医学中的价值并未引起重视。眼内窥镜的出现和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使视网膜检查在确定死亡原因和推测死亡间隔时间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法医所重视。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8年9月8日,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遇难。时值夏末秋初,尸体在被掩埋数天至两个多月被挖出,呈高度腐败,有的仅为尸体块,事故处理需要对尸体及尸块进行身源识别。1.2检材提取对较新鲜的尸体提取心脏血液、血痕;腐败尸体或尸块提取深层肌肉组织;腐败严重者则提取骨骼(肋软骨、耳骨、鼻骨等方便、易保存的骨骼)。检材提取时注意采用各项措施避免交叉污染[1],检材分装并按规范保存。1.3 DNA检验方案重特大事故中,死亡人数较多,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进行身源鉴定应针对不同特定情况采用不同方案,本案例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为:Identi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通过对尸体和亲属15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和AMEL基因座的检验,大多数尸体身源得到确认,或对尸块进行识别鉴定。Y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部分检材可根据需要,在常染色体基因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Y染色体基因座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兄弟、爷孙、叔侄等父系遗传关系的认定确定身源。线粒体DNA(m tDNA)测序m tDNA呈母系遗传,部分检材可进行m tDNA测序检验,通过姐妹、兄妹等母系亲缘关系确认,并结合其他遗传标记的检测进行尸体身源确认...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某年9月22日,某村居民邱某(男,53岁)在自己家北屋门外死亡,尸体身上和现场有大量血迹,怀疑为杀人案件。现场勘验:尸体坐卧于北屋门外,上身斜靠在一扇关闭的侧门上;北屋中部南北250cm、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尸体检验某女报警称与其姐于1年前失去联系,疑已遇害。3d后,在某出租房附近花园内挖出女性尸体1具。尸体装于一白色半透明塑料储物箱内,外用黄色封箱胶带缠扎。尸体高度腐败,颈部、胸腹部、会阴部和四肢的皮肤及软组织呈灰褐色蜡样改变。提取该尸体股骨及报警人父母血样送检,要求进行亲缘鉴定。1.2 DNA检验采用硅胶膜法提取股骨骨密质DNA。去除股骨上附着的腐败肌肉,蒸馏水洗净、晾干,70%乙醇消毒;锉取骨密质0.8g,置于15mL试管内,加入8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