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但在一些地方,愚昧迷信等反科学伪科学现象也沉渣泛起。这种状况表明,科技文明还没有真正确立其相应的地位而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导因素。因此,坚持在马列主…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武菊芳李先龙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论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体现和主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他在1963年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的巨大变化,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知识的方式,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更是引发了一场交流互动方式的革命,改变和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同时,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及高科技手段在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犯罪季节性因地不同,会随犯罪“利润、市场”的变化而稍稍滞后地发生变化,同时,社会政策特别是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犯罪季节性产生一定影响。总体说来,犯罪季节性只是缓慢减弱,而决不会骤然改变或断然消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过去了,人类迎来了新的千年。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展望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普遍认为,21世纪科学技术将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7.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石宗明一、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李君如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对于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尊重新实践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专家预测:改变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八大重大高科技体系,将于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产业化,世界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也在晚些时候形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今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经历了一场以原子能利用、电子技术、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巨大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引起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某些改变。在这种新的情况下,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又纷起制造种种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理论,叫嚷什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正在被“消除”;通过“股票民主化”和“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生活在社会迅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从国际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日趋信息化,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今天,人们利用一台小小的电脑,在几平方米的房间内可以展开全世界的交往。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再是交往的界限,人们也不必为这些差异产生“望洋兴叹”、“远隔重山”、“天涯海角”之感了。科学技术信息化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使两大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一个新时代的轮廓模糊而又壮观地展现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民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公众科学技术的素质方面。公众科学技术的素质不仅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 ,而且影响了国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不仅提出各种促进本国科学素养发展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而且还定期进行测量和调查 ,以便及时了解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美国从1972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公众科学素…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者智力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加速了产权社会化过程,也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关系,使市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造成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也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但这种物质条件只有经过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再创造以后,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这种批判和再创造的结果,它的发展不仅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找到了正确道路,而且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一、科学技术革命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科学技术革命,它使…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响。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依靠发展科学技术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成为我们党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谈世界经济衰长必离不开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因为实力是最具说服力的。以美国为龙头老大的世界经济,就像一张晴雨表,美国阴天,世界就有可能下雨。但今天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增长。世界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依赖论”,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正在发展强大,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谈世界经济衰长必离不开美国、欧洲和曰本这三大经济体,因为实力是最具说服力的。以美国为龙头老大的世界经济,就像一张晴雨表,美国阴天,世界就有可能下雨。但今天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增长。世界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依赖论”,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正在发展强大,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原理,结合新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在今天科技经济即将来临和高新技术将逐步实现产业化的时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世界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史来进行一下探讨。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高峰所在地也就是当时的世界科学技术中心是在中国的中西部及长安(西安),在西方还处于落后的中世纪“黑暗时代”时,我国正是唐宋盛世(7~12世纪)。唐宋的科学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几乎所有科学文化领域都有重大成就,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除造纸外,其余三大发明均是在这一时期成熟和推广应用的。在这一时期,中国保持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文化水平,四大…  相似文献   

19.
王珏 《长白学刊》2000,(3):14-15
现时代的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对此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感觉到。1955年,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份呼吁书中很明确地声明:“科学,乃是人类通往更加幸福的生活的道路”,表达了那个时代人流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2004,1(2):61-63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