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08,1(4):119-123
审美是主体在不带有任何物质功利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作用于客体以获得自由情感的过程.根据这种自由情感的性质,审美情感可分为悲剧性情感、喜剧性情感和正剧性情感三种类型,一般来讲,它们分别由悲剧性情节、喜剧性情节和正剧性情节所唤起."左翼美学"从文本形式上属于悲剧结构,但其主导性的情节却是正剧性情节,因此获得了一种偏重于正剧性情感的审美效应.左翼美学由茅盾首创并构建成熟,它的审美特征是理智、沉思、冷静、客观,这种审美特征及其相应的情节结构与创作主体特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有直接关系.左翼美学的文学史意义大于其美学意义,后者来讲存有明显的审美缺陷.  相似文献   

2.
芭蕾舞演员     
德加法 《党课》2007,(8):F0002-F0002
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但他却与莫奈、凡·高等印象派画家有所不同——他很少把风景做为自己绘画的主题,而是长于色彩柔和的室内群像,题材大多取自剧院、咖啡馆及妓院。他笔下的芭蕾舞演员常常是处在刺目且真实的舞台灯光之下。他的作品人物造型结实,深受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蔡景红 《学习月刊》2011,(14):25-26
一、艺术与影视艺术概述在百度百科中,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  相似文献   

4.
《清夏》     
《北京支部生活》2012,(10):F0003-F0003
中国花鸟画以其民族艺术的鲜明特色.在世界绘画之林自成体系,独具风采。花乌画以精神为重,画家依据自然动植物的自然属性以及特征、环境等,赋予它们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一幅花鸟画的意境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曦石 《新湘评论》2013,(24):38-38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刘文西的作品《同欢共乐》,作品创作于1962年,绢本设色,尺寸140cm×100cm,藏于中国美术馆当年,《同欢共乐》一经问世便一鸣惊人,显示了画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气质。作品以浓郁深厚的生活气息和热情明快的绘画风格,痛快酣畅地表现了革命领袖和陕北人民同庆节日的喜悦场面。画家以线造型,以色达意,将博大精深的民族绘画艺术与现代素描、色彩有机结合,刻画了一群真切感人的陕北民众形象,气势恢宏、激动人心。画家抓住了大的意境,强调了内在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情感与政治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治情感的本质和特征情感是个性的基本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于客体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因而情感就成为主体与其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媒介,具有极明显的选择性和价值方向性,是主体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价值客体是情感的源泉,价值客体有多复杂,情感就有多复杂,“价值与情感是—一对应关系:情感所反映的事物必定是价值,价值的主观形式必定是情感”犤1犦。从本质上讲,情感就是主体对利益关系或价值关系的一种体验或主观反映形式。“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阶级社会中的个人…  相似文献   

7.
正岭南派是我国现代著名画派之一,由广东画家高剑父所创,著名岭南派画家有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该画派融中国传统绘画和东西洋绘画于一炉,作品造型写实,色彩鲜丽,重渲染,擅逸笔,有浓厚的岭南情趣。贵州现代画家多受海上画派和京津画派画风影响,吴乾惠是较早把岭南画派画风引入黔中的画家。吴乾惠,笔名梦蒂园主,1913年生于海南琼山县,17岁入广州市美  相似文献   

8.
读李贺诗歌,自然会联想到凡高等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他们的涛和画的色彩里头,总好像有一种质素让人震撼,光焰灼人却又无以名状。是的,在他们绘写的画面里,色彩成为生命和生命情感的载体,躁动不安地舞蹈着、跳跃着、郁勃着,在热烈到灼人,病态到致命的色彩里,是诗人的生命在燃烧。  相似文献   

9.
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14,(1):114-121
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基于对自由情感的分析把握所建构的自由情感美学强调自由情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独立价值,不能以善或真所替代,但这种独立价值对审美主体来说并不一定必然具有建设性。依据自由情感的激发机制和心理效应,我们将其分为感官型自由情感、沉浸型自由情感和陶冶型自由情感。感官型自由情感就是审美客体主要以外在形式刺激审美主体生理感官而产生的浅表性的精神愉悦,适量接触有助于主体缓解精神压力,但对心灵的滋养价值较小;沉浸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殊的内在形式刺激主体的生理和心理官能而产生的具有致瘾性质的较强精神愉悦,对主体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陶冶型自由情感是审美客体以特定的内容价值刺激主体的心灵官能所产生的自由情感,这种自由情感对主体心灵和情感具有陶冶和净化作用。依据自由情感之于审美主体精神滋养价值的正负、大小和高低,可将感官型自由情感称为快餐美,将沉浸型自由情感称为高碳美,将陶冶型自由情感称为低碳美,将由此形成的新型美学理念称为低碳美学,至此,自由情感美学在新的学理和实践基础上走向低碳美学。低碳美学的建构为低碳艺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绘画艺术     
绘画是最古老、最主要的造形艺术之一,是用笔、刀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在纸、布、木、石、墙等多种视觉平面上创造可视的审美形象,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再现。绘画艺术大体上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东方以中国画为代表,西方以油画为代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在绘画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在西方,绘画被视作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其审美取向在于写真写实重客观;而在中国,绘画则在于审美移情,形神兼备,妙在传神  相似文献   

11.
康德一方面将审美对象主体化,认为审美对象不是客观事物产生刺激的外在形式,而是审美主体接受刺激所产生的主观表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的想象力与知解力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又是产生审美自由感的内在心理依据。这一思想引发了一场从审美主体角度探讨审美问题的运动。从席勒、叔本华、尼采开始,中经各种心理学美学流派一直到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哲学解释学美学等等,都是在康德主体化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几乎所有的哲学和美学问题进行了人本主义重构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人类审美实践活动中,对任何一个美的对象,总是通过审美主体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来实现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但是,审美活动需要对对象的美作山一种评价和判断,就和逻辑判断一样,要求具有社会的普遍有效性。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某种相对  相似文献   

13.
《清夏》     
中国花鸟画以其民族艺术的鲜明特色,在世界绘画之林自成体系,独具风采。花鸟画以精神为重。画家依据自然动植物的自然属性以及特征、环境等,赋予它们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一幅花鸟画的意境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亦如一般商品需经过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阶段一样,从产生到其价值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创作——传播——接受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影响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一样,是人的主体和客体在审美层次上契合的表现,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绘画用线条或色彩;舞蹈用形体或动作;音乐用声音;而文学则是用文字的方式表现主客体在审美层次上的契合。审美是人的主体的活动,文学便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接受。创作是作家对客观现实生活和读者信息的接受,传播和阅读则是出版者和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因而,接受主体便成了决定文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吕不  黎大志 《湘潮》2015,(4):85-86
画意摄影作为摄影艺术形式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其目的不是直白的表现拍摄对象,而是注重摄影家的主观感受与情感融入、美学修养与智慧体现等方面的效果,利用摄影的特殊效果和绘画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和意境。本文通过对写实、写意和抽象画意摄影的分析,从画意摄影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来探索画意摄影的本质,掌握画意摄影在实践创作中的要领。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3):59-59
1.客观地看人才 识才最忌主观成见,戴“有色眼镜”。“疑人偷斧”使无辜者遭嫌,而“情人眼里的西施”并不真是绝代佳人。浓厚的主观色彩往往造成情感上的误差,遮掩或扭曲人才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除绘画外,他们往往还精于书法、诗词甚至篆刻,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或诗书画印“四绝”。民国时期的贵州画家桂百铸,不但于诗词、古文、书法、绘画有很高造诣,还精于古琴、戏曲、围棋和文物鉴定,这在贵州暨中国近现代画家中均十分罕见,堪称为一代“文艺通才”。  相似文献   

18.
女性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由此产生了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女性化现象和趋势。本文以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四个社区的社区治理实践为基础,分析形成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女性化现象的因素,归纳柔性化角色特征与相关行为,关注情感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女性化现象主要同制度和文化两个因素相关联;同男性社区工作者相比较,女性化情形下的社区有着柔性治理的趋势,女性强调的是协商和合作,注重互动、文化和人文关怀,关注社区成员利益和需求,在社区治理中更易形成情感导向行动策略;通过五个情感要素(结构性、情境性、自我实现性、关联性和内部获得性)的积累和机制作用,推动了社区情感导向的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汉代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汉代色彩运用主要体现为鲜艳明快、协调丰富等特点。文章研究楚文化、五色理论以及儒家学说对其产生所起的作用,理清汉代色彩审美形成的基本脉络。汉代色彩审美本身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审美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奈法国 《党课》2007,(11):F0002-F0002
爱德华&#183;马奈(1832—1883)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被誉为印象派的奠基人。马奈19岁时参加过法国革命暴动,他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还被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当把全部渴望自由的热情转向艺术时,他在绘画中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幅油画创作于马奈的晚年,他将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印象派华丽美艳的色彩交融在自己的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