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英国警察武器使用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备受争议的发展过程。目前,英国警方通过培训授权武装警察、装备武装反应警车来处置需要使用武器的紧急事件。警察执行职务,只有在为了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或为使其免受严重伤害且别无选择时,方可使用致命武器。我国可以借鉴英国文职警察和授权武装警察分立的模式,确立警察使用武器的生命威胁原则,加强非致命武器的研发和运用,以完善我国警察武器使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4.
从乘警宁可被打死也不敢开枪的案例来看,警察不敢开枪有其主客观原因.其中刑事法律缺乏对警察履行职责行为的特殊保护,警察使用武器的有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实践中警察无法准确掌握依法使用武器的法定条件,是警察有枪不敢开的客观原因;一些警察因为违法使用枪支而被追究法律责任,则使警察主观上不愿和不敢使用武器.应完善有关法律和制度,确保民警敢于依法正确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5.
警察在涉枪案件临战处置中武器的使用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与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定性、强制性、战术性等特征有直接联系;警察武器使用的风险主要有执法风险、心理风险、武器操作风险、战术风险等;其应对措施主要有警察应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武器,为执法警察开展法律咨询协助,进行战术心里训练,提高民警危险评估能力,积极树立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英国警察使用武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备受争议的发展过程,大多数警察对武装化持抵制态度。目前,英国警方通过培训授权持枪警察、装备武装反应警车来处置需要使用武器的紧急事件,不同警种使用的武器也有差异。警察开枪事件常常引发公众的非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媒体和公众对警察使用武器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警察执行任务时合理使用武器的问题——既能顺利完成任务、抓获犯罪嫌疑人,又能保护无辜,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英国政府与警察部门向民—众承诺将努力研制出“低致命性武器”以替代常规武器的使用。低致命性武器包括橡皮子弹和电休克枪,但它们却不是万能的。目前英国警方对于是否应普遍使用低致命性武器仍面临许多困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部分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盲目使用枪支或者不知道何时使用枪械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立法机关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提高佩枪警察的录用条件,严格把关;公安机关应强化警察的职业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警察使用以及管理武器的行为;借鉴美国警察的执法用枪理念;司法机关应客观、正确的看待警察使用武器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论警察使用武器中的裁量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器的使用是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恐怖犯罪等的重要手段,如果使用不当,既有可能不利于打击犯罪,又有可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侵害。警察使用武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裁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裁量决定着武器使用的合法与否。因此,有必要对警察使用武器过程中的裁量进行研究,并建立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10.
熟练使用武器是警察必须掌握的技能,掌握好武器使用对警察执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公安院校在《武器使用》教学上存在教学思维陈旧、教学内容单一、训练保障不足的问题。福建警察学院针对当今社会治安状况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夯实基础、面向实战、务求实真"为导向,采取模块教学、教考分离,并结合微信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延伸,创新武器使用教学模式,提高武器使用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警务防卫不同于正当防卫,是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履行职权的行为,是对受侵害权利的公力救济,受法律的特别规范与保护。本文通过比较警务防卫与正当防卫,提出警务防卫的概念及特征,并讨论了实践中困扰警务防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层民警配备使用非致命武器是当前各地公安机关的通行做法,用以提升基层民警执法执勤时的战斗力和防护能力。作为公安机关重要基层单位的公安派出所的民警配备使用非致命武器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这已成为整个公安机关和各级政府领导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当前各地公安派出所非致命武器的配发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非致命武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人民警察是否合法使用武器,是警战实务和法律认定的一个难点问题。应从是否遵守武器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武器的对象是否针对法定的暴力犯罪行为人、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时是否准确判明暴力犯罪行为正在进行且情况紧急、警察使用武器之前是否经警告并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人民警察是否遵守了禁止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是否遵守了及时停止使用武器的要求以及使用武器后的人民警察是否采取了法律要求的处置措施等方面界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常因没有依照法律严格要求的使用标准所致。  相似文献   

14.
基层公安民警手枪实战训练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使用武器是公安民警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基层公安民警武器训练与实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同受训对象之间也存在差异,应改进公安机关的武器训练架构,对参训民警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武器操作训练模式,借鉴发达地区的武器训练模式,提高民警的武器操作水平,以促进公安民警规范武器使用训练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既是一项法定权力,又是其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但是,实践中由于在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执法的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制、开发新型警械,加大依法配备、使用警械的力度,严格依法配备武器;进行严格的实战训练,并注意对警察心理素质的调适;完善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所具有的人为改变生物自然性状的能力,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并与人类社会的伦理观念发生了冲突。在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发达国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生物安全规范体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国际生物技术安全准则》。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生物科技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科学上的任何一样进步,人类都可以拿来作为武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研制出杀伤力更隐蔽的新一代生物武器——基因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对于禁止生物武器、防止生物武器扩散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际军控条约体系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集体安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包括生物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度重视公约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我国《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目前我国对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焰的重要根源。袭警这一危害国家安全、挑战国家公权力的行为,不仅是对警察生命的威胁,对司法资源的破坏,更会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感。在我国《刑法》增设袭警罪可以保护警察执法权威和权益,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权。  相似文献   

18.
枪支是法律赋予警察威慑与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而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规范则是作为公权力代表的"警察权"与作为私权利代表的"公民权"博弈的结果。在面对警察使用枪支可能侵害公民权利并有不断扩张和任意行使的危险时,国家多采用较为严格的立法手段进行管控,于是"最小使用武力原则"便成为警察使用枪支的基本准则。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到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规范已不下十余部,在它们陆续颁布实施的几十年时间里,诸种不足也在警务实践中显露端倪,需要我们尽快加以弥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人民警察在盘查行动中的武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查是人民警察一项重要的执法活动。在盘查中 ,被盘查人的身份和情况呈多种可能的状态 ,警察一时难以对其认定 ,从而加大了执法难度 ,且警察自身也极易受到暴力侵袭。加强盘查中依法使用武器的研究与训练 ,是提高人民警察执法效能 ,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有力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