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想做的事越来越多,因此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陆上门户”——闸北区,近几年来,区政府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努力创新环境,积极推进闸北区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务实的精神一扫往日“城旧、房破、人穷”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清醒认识上海人口面临的形势和矛盾。实事求是地说,人口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已成为影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目前,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已达2340多万。特别是近10年来,上海常住人口共增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人大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和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郑重作出决策,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确立为南京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标志着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和目标 南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就是要求南京成为与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开放度,得到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南京必须具有对于国际经济和事务的高参与度与高开放度,对外来文化的高融合度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和容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大月刊》2006,(8):11-11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应该也必须有现代化的新农村;上海有现代化的二三产业,应该也必须有现代化的第一产业;上海有富裕的城市人口,应该也必须有富裕的农村人口;上海有繁荣繁华的城市环境,应该也必须有适宜人居的农村环境。这四个“应该也必须有”,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作为关系上海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大计。  相似文献   

5.
上海,肩负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重任;上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程中,上海在探索,上海在前进。  相似文献   

6.
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提出建设中国的经济中心、90年代建设亚太国际金融中心,到90年代末提出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这既是上海敢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经济与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上海提出的客观要求。温家宝总理2 0 0 3年9月在沪考察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上海要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担当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上海各级政府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在社会发展和世界变化的…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中,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上海残疾人事业也获得长足进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下,上海顺利完成了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任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广大残疾人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记者:请具体谈谈"十一五"时期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出自2018年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充满动感和冲击力,成为金句。有关代表怎么看?本刊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光荣。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子衿我心"记者:应勇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您如何理解这一重要判断?王光荣:进入新时代,上海要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9.
黄菊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为全国服务,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对上海寄予的希望。上海干部群众特别是各位代表肩负的责任重大。上海又快又好地发展,对于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鲁鹏 《长江论坛》2021,(1):44-50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城市外交是城市积极作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城市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本文认为,要高质量推进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应积极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武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武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基础上,上海的城市定位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由此形成了"五个中心"的新定位。"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胜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  相似文献   

12.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经历了时代变迁,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宽广的胸怀、高速健康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从业人员慕名而来、融入其中、参与建设。企业如何在新形势、大背景下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思维,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刚刚闭幕的市十次党代会是上海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确立了上海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而且对今后一段时间上海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部署。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更好地把握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规律"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对于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5月5日)沪府规[2019]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郊区乡村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打造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现就切实改善本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曾凯 《中国民政》2012,(7):20-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国际化概念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迄今为止我国有183个地级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国际化城市,地方民政部门大有作为。本文提出地方民政部门应以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和社会福利三项职能领域为阵地,分别实施三项计划,建立21项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文博是城市记忆力的协史凸显。我到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工作已开始第五个年头,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工作也有整整9年。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在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推进“四个率先”,奋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提升城市软实力日显重要,增强城市记忆力日趋紧迫。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五年,是上海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五年;也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职责,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五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时代境遇下,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内涵的提升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2003年11月21日—23日,由上海市广电局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举办、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03上海虹桥文化论坛”在长宁区举行,市文广局局长穆端正、长宁区区委书记薛潮,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与来自全国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6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迪尼斯、维珍、滚石、贝塔斯曼等国际文化产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境遇与视野处于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发展境遇下,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文化含…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除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我国尚无一座城市堪称国际大都市。为了促进实现我国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天津、南京、青岛、哈尔滨、西安、沈阳、大连、武汉、深圳、重庆、成都等几十个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都相继提出把建成国际大都市作为自己跨世纪规划的战略目标。究竟什么是国际大都市,其标准是什么,对我国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应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亟待深入探讨和取得共识。国际大都市是伴随着世界城市化发展,各国经济与社会日趋国际化或全球化的产物。通常…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4月28日)沪府发[2016]3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三五"规划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依法推进本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十三五"期间本市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