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普京2012年再任俄罗斯总统后加快了政党改革的步伐,因而俄罗斯政党政治版图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大批新政党获准登记注册,成为合法政党;普京总统拟推出的政党改革新举措——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度,必将引起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拟于2013年9月举行的新一轮地区选举,对于正在变动中的政党体制来说,是引人注目的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2.
正(3月21日至4月20日)3月18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3月23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帕姆菲洛娃宣布俄总统选举结果,总统普京赢得76.69%的选票,排名第二的俄罗斯共产党总统候选人格鲁季宁得票率为11.77%,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普京1999年12月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3月当选总统,2004年3月再次当选。2008年5月任总理,2012年3月  相似文献   

3.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11,(10):54-56
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夫会上宣布,他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总统选举。普京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一职,梅德韦杰夫同时接受普京提议领衔统一俄罗斯党竞选名单,带领该党参加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2日,俄罗斯将举行第五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而普京对此次杜马选举的立场和态度再次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他同意领衔“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名单参加国家杜马竞选的决定势必对本次选举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得这次本来就已经比较明晰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变得更加毫无悬念。本文就普京的上述决定对俄罗斯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普京2000年就任俄罗斯总统后,为了巩固政权,策划并直接参与在2001年组建了“统一俄罗斯”党,普京亲自出席由“团结党”与“祖国”联合而成的“统一俄罗斯”党代表…  相似文献   

5.
新一届杜马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6日,俄罗斯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结束。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丘罗夫宣布,“统一俄罗斯”党获得64.3%的选票。在450席的新一届国家杜马中,“统一俄罗斯”党将占据315席,超过2/3的绝对多数席位,从而形成一党主导的政党政治格局。这次选举的结果是:普京总统的社会政治基础得到最大程度的巩固和加强,普京的总统接班人进入克里姆林宫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第七届杜马选举的进程比较顺利,选举后也未出现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这次选举结果对俄罗斯今后的发展及2018年总统大选将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普京总统在2018年竞选连任的风向标。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杜马中获得了绝对多数席位,主要原因是该党得到普京总统的大力支持,多数民众希望保持政局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也由于杜马选举制度的改变,有助于该党在单席位选举中大胜。在新一届杜马中,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局面进一步加强,俄共、自由民主党、公正俄罗斯党三党的力量遭到削弱,增加了两个小党和一个无党派议员。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面临诸多困难和机遇的情况下,新一届杜马将经受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1,(21):20-20
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总理普京借总统梅德韦杰夫之口,道出了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普京会在2012年回锅任总统。随后,普京提议梅德韦杰夫领衔统俄党,参加12月4日议会选举,暗示将视此功劳为梅氏出任总理的"投名状"。表面上看,梅普只是彼此调换了位置,但强人普京回到他干过两届8年的总统大  相似文献   

9.
从2011年底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至2012年春总统大选前后,俄国内政治气候发生改变,各方纷纷预测普京总统第三任期可能在执政理念方面出现较大的调整。但分析普京新任总统以来所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对国家公共政治空间的整控,可以得出结论:普京的民主理念并没有改变,普京新政  相似文献   

10.
随着3月1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日期的临近,俄各主要政党纷纷表明其政治立场,并根据法律规定推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有的无条件支持普京,有的是为了显示存在,有的则抵制选举,使俄总统选举增添了一些新看点.  相似文献   

11.
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规定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从而正式拉开了俄各派政治势力角逐的序幕。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不断规范选举环境,各政党积极准备参与今年年底的选举,目前各政党分化组合频繁,但真正能够进入国家杜马的仍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2.
“统一俄罗斯”党是在普京总统的支持下于2001年12月1日由“团结—祖国”联盟改组而成的中派政党。该党在2002年4月召开了第一次全俄代表大会。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高委员会主席由俄罗斯联邦内务部部长鲍里斯·格雷兹洛夫担任。担任最高委员会共同主席的还有俄罗斯联邦紧急状况部部长绍伊古、鞋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2003年3月29日,”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普京总统向大会发了贺信。格雷兹洛夫在会上作了报告,对该党2001年12月成立以来的工作做了总结,阐述了今后党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党在即将举行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的竞选策略。大会对党章作了修改,通过了大会决议,并选举瓦列里·鲍戈莫洛夫为总委员会书记,尤利·沃尔科夫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现将格雷兹洛夫的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政治阶级》杂志2006年第11期刊登了俄罗斯社会院成员、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谢尔盖.马尔科夫的文章《为2007—2008年的任务而斗争:稳定、发展或斗争》。该文对200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和今后的任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普京执政以来恢复和强化国家的作用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现在的新任务是如何做到在强化国家时避免腐败和官僚制度的低效。现将该文的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一、谁将获得2008年选举的胜利?舆论普遍认为,2008年大选的获胜者肯定是普京指定的候选人。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普京的支持率很高。不过这种分析只猜对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方亮 《南风窗》2011,(22):78-80
从普京此次访华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显然开始补充越来越多的实质性内容。随着合作的加深,俄罗斯对华心态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不管梅德韦杰夫在推举普京于2012年竞选总统时是否带着哭腔,俄政治的最大关注点已经由"2012之谜"转到了普京回归之后的政策走向。所以不管普京这次访华是否例行访问,其所受关注度都将高于以往。从访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内广为关注的天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5—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这是普京第三次出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对其他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普京如此安排其外事日程表明中国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在上升,预示着中俄关系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俄携手并进,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繁荣,也关系到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关系到国际关系未来和国际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在2007年12月2日和2008年3月2日先后举行了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这次大选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这次大选中,普京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普京效应"。本刊记者就俄罗斯大选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他对大选的进程、特点和"普京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俄罗斯政局作了展望。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国内“挺普”与“反普”派尖锐热闹的对抗中,在西方国家媒体一边倒“贬普”的喧嚣声浪中,3月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如期举行,普京以绝对优势战胜其他四名候选人,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但是,就任总统后,普京除面对尚未解决的诸如腐败、经济结构调整,打击车臣和高加索地区的分立势力等严峻难题外,还将遇到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啉宫第三次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正式开启俄罗斯的新普京时代。12年前,他曾向国民承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普京时代的八年,俄罗斯由乱转治,全面启兴,取得巨大成功,为实现国家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普京时代,普京将如何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在保持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随着普京总统提出的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获多数的政党可以提出地方行政长官候选人和新<政党法>即将正式实施,各政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对地方选举的参与,俄罗斯政党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俄罗斯举行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党以绝对优势赢得选举胜利。此次选举,俄罗斯在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进行创新,以突出杜马选举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选举后俄关键岗位将产生重要人事变动,旨在为2018年总统大选奠定有利于普京连任的政治格局。此次选举不会对中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