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成熟。1948年11月25日,中共代表同由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到达哈尔滨市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对于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和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问题,取得共识。北平和平解放后,应邀参加新政协的各界代表陆续到达北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共同建立新中国,他们为新中国建立后实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1,(5)
归纳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史,大致有四个阶段:一是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合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三是改革开放后的开拓创新;四是新时代的同心筑梦。研究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百年演进历程基础上,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多党合作;三是坚持政治协商制度。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百年关系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的多党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1989年党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开拓,推动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一、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作了新的概括,强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鉴于建国后我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上走过的弯路,1979年6月,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①。10月,他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现实必然性:一、各民主党派一直接受共产党领导,效力于人民;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三、我国的人民政权具有联盟性质;四、要实现稳定,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5.
1949年8月18日,在中南海勤政殿,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的首席代表汇聚一堂,商讨关于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名单问题。代表提名当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组织或个人推荐,另一种是由本人申请。最终,经过协调与说服,参加新政协的党派单位共有14个。除了中共及在香港公开响应五一口号的10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外,为扩大广泛性,又增加了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3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孙金伟 《探索》2006,(5):44-46
抗战后期和战后初期,在争取民主团结和和平建国的重大斗争中,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在组织上相互支持,在政治上多方协商,在行动上紧密配合,建立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合作关系,为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经验及其今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瑗 《理论学刊》2006,1(11):18-22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七十多年合作共事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离不开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要防止“清一色”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坚持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事的方针不动摇;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切实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加强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关于多党合作的今后走向,笔者认为,把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建设目标;将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步伐相推进;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黄莺 《党的建设》2013,(5):61-61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口号得到了全国各阶层民众和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各民主党派迅速作出了反应,发出“五五通电”。并以香港为中心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协运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有的8个民主党派中,有5个民主党派是在香港组建或重建的,这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回顾这几个民主党派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在香港的组建或重建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发展,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香港在民主党派史和多党合作关系史上的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抉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保障和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这种合作型政党关系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政治保障.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应该以提高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能力,提高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能力、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等方面为基本路径.当代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震雷 《世纪桥》2008,(12):15-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孕育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建国初期,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确立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挟择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慕安 《党史博览》2010,(1):21-24
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开始于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号召。同年8月。中共中央邀请在香港以及国内外响应“五一”号召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和各民主阶层的代表人士陆续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11月25日,中共中央的代表同在哈尔滨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就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和新政协的性质、任务、参加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商谈,取得一致认识,确定:“新政协参加范围,由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国民党统治、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组成,南京反动政府系统下的一切反动党派及反动分子必须排除。不许参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第一要务;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推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发挥人民政协为多党合作提供组织保障的作用;实现中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领导。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以及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组织大师的周恩来,为建立和发展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关系,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堪称党派合作的光辉典范。回顾周恩来的历史业绩,学习他多党合作的思想理论,弘扬他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诚合作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与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真诚团结、尽力争取民主党派,奠定了多党合作的基础周恩来是较早地批判“左”倾关门主义,主…  相似文献   

17.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获得了重大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格局是历史的选择;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由"八字方针"发展为"十六字方针";随着时代发展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作了新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参政党"等新概念,提出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新论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出了衡量中国政党制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结出了丰硕成果: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使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建设,提高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使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建设充满活力;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国共和谈破裂.任国民党和谈代表之一的章士钊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平,参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新政协筹备会.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章士钊被选为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并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1956年,由周恩来提名,又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这对于人民政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的工作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