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的发言“抢救民间文化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发言背景:2003年2月18日,冯骥才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身份向外界宣布该协会将启动一场国家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该工程需用10年时间完成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抢救原因: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现代化的速度下,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的重创或在速死阶段,而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半。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是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凝聚力、亲合力的载体。抢救目的:给世人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底。抢救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抢救文化是为拯救民族精神。目前,中宣部已将这一抢救工程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3月20日,冯骥才在他充盈着彩绘樟木箱子、晋地宅院木门、雕花门窗、陶器、剪纸、年画、算盘、烛台、匾……的工作室里接受采访。61岁的他围红色围巾。他说“这是民俗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彭晓萌 《学理论》2013,(18):65-66
应用人类学自二战时期起,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改善、社会改进以及社会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固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渐渐被现代化气息淹没。应用人类学以社会文化现象为研究范畴,对于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拯救工作起着决定性影响。人类学家们借助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其经济得以有效发展。但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双向冲突。从人类学视角,简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关于旅游业的资源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民主》2003,(10)
近日,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河北蔚县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剪纸专项工作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冯骥才就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现实意义、工作开展的情况、全国各地剪纸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代表中国民协向蔚县颁发了“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牌匾。会议期间,冯骥才与专家、学者、知名艺人进行了专题座谈,与会人员参观了高佃亮剪纸城、蔚县剪纸厂和剪纸专业户。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知名艺人以及文化、文联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共200  相似文献   

4.
靳萱 《民主》2003,(12)
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我们56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普通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已逐渐萎缩,大量的民族艺术项目和技艺正走向消亡。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工业革命使欧洲文化艺术严重受损的覆辙,调查、抢救、保护、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已迫在眉睫,为此,民进中央于11月17日—18日首次召开民进民族文化保护研讨会。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倾情打造社会主义大文化的急切呼唤声声入耳,深深的文化情怀令人为之动容。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但民族文化不能像断线的风筝,随风而逝,这已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国际社会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来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任意以一种强势文化来改造民族文化,这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特征的丧失和消亡;二是片面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拒绝吸纳外来文化的有益养料,这将导致民族文化走向倒退与衰落.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既要冲出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从国内外别的民族文化中吸取新鲜的养料,又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民族的身份象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探寻临沧彝族俐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有利于俐文化的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崔士鑫 《民主》2007,(3):27-28
对话人物: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当代作家和画家。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8.
西方政治思想史,或称政治学说史,在政治学这一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基本政治理念的发展演变,了解人类对政治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加强我们的理论基础。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发掘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也要批判地借鉴和汲取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在文化  相似文献   

9.
邹海伟 《民主》2014,(4):37-39
<正>"近些年方言的式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式微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速度在不断加快,长此以往,作为我国各地民俗文化、本土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前景堪忧,因为方言消亡,流失的是认同感,影响的是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人生隽语     
《民主》2014,(7):64-64
<正>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我曾经为了抢救民间文化数次卖字卖画,记得在2004年第一次为抢救民间文化举办公益画展时,就有人问过我,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我当时就说,我欣赏的就是精卫精神,精卫是我的偶像。但说实在的,当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的时候,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容不得我考虑,就要以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从工人的锤子之下抢救文物。  相似文献   

11.
把湖泊还给长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蕙 《瞭望》2004,(18)
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的严重退化和消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那些阻断长江与这些湖泊天然联系的大坝与闸口,改变闸口的调度机制,把湖泊还给长江,成为我们拯救两岸湖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7)
欧游归国后的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有加。他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文明的烦恼,乃是因为科学主义盛行的同时人文精神的迷失,而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祖宗的精神可以拯救西方人物质生活的疲敝。但是,中国文化自不会完美,它是一种需要经过批判扬弃的文化。因此,他呼吁国人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成见,大胆地扬弃民族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遗产中大量未被挖掘出来的精华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以正大众之视听。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19日至30日,我们一行5人在民进中央王立平副主席率领下赴广西、贵州就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进行调研。这次考察历时12天,公路行程近2000公里,共考察了两市四县12个点,对广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考察归来,我们对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参与保护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非物质文化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与由官府和文化精英创造、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有显著区别。其次,与大一统的主流文化风格不同,非物质文化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以  相似文献   

15.
朱明珍 《学理论》2012,(26):100-103
关公前世和后来的显灵成神传说是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中国民间文学与文化增添的元素,增益民族的道德传统与历史传说人物个性特征的手法,成为族群间凝聚力、向心力的载体及推展民间文学之势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诸多传颂至今仍居高不下的关公前世龙传说、显灵成神传说,其传说的形成架构包括诞生、外形、特殊地域及永恒存在等形态,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集体认知、理解、肯定与推崇。  相似文献   

16.
一、比较文化研究的方法问题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民族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毫无疑问 ,发达国家应该说总是有许多东西需要欠发达国家认真地学习和吸收 ,但是再发达的社会也不可能一切都好 ,所以学什么、怎样学就成了问题。越是文化传统悠久的后进民族所面临的问题就越是复杂。我们国家在早期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鄙视 ,后来又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或顽固维护。到了 70年代 ,西方文化 (以民主、法治、人权及完全的市场经济为代表 )一度被认为不适合东方民族的国情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而言 ,东西方社会的差距都显…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6,(12)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民间文化团体由于受到财力、人力、制度政策等方面因素制约,并未完全发挥其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民间文化团体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政策和制度障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普遍形成了以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一供给体系;民间文化团体自身存在"散、乱、弱"的现象。【具体建议】1.完善政策保障,鼓励支持民间文化团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借助美国人类学家弗罗伦斯·克拉克洪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种取向,引用汉语和英语中的相关谚语加以佐证,剖析中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能够我们加深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等的影响,传统文化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和缺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塑造中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中职学生民族品格、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价值,通过培养现代中专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实现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完善课程设置结构、加强人文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途径促进其价值的实现,使得传统文化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