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点     
《江淮法治》2015,(2):4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外滩跨年夜,命殒踩踏时。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遇难者中最大的37岁,最小的仅12岁。据统计,遇难者平均年龄仅22岁。事故发生后,现场民警立即采取临时急救等措施,开辟应急通道,组织警车、救护  相似文献   

2.
黄剑 《检察风云》2010,(3):34-35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和象征,它汇聚了申城最优秀的近代建筑,浓缩了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变迁。是全国最具亮点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也是上海城市重要的南北交通走廊。为了改善近年来外滩地区的交通拥堵现象,实现西侧建筑的功能置换和东侧滨江水区旅游景观资源的充分开发,带动外滩地区的经济发展,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成为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重大配套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3.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是这座东方大都市最著名的景观。2010年3月28日,第四次改造后的新外滩向上海市民与中外游客重新开放。新外滩地区综合改造过程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外滩西侧的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容不得些微损毁。  相似文献   

4.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工程创“双优”工作推进会暨北外滩工程建设工地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图片巡展仪式在虹口北外滩举行。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如此真实,何玫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背后,竟然是一场两年多的骗局,一次精心策划的圈套…… 外滩邂逅牵情缘 一切的起源,要从三年前的那个盛夏开始说起.当时郝磊还在福建的一所大专院校读书,正值暑假,他一个人来到上海游玩.在游览外滩景点时,郝磊见到了一名也是独自游玩的女孩子.披肩的长发,眉清目秀.正处在单身的郝磊一下子心动了,于是上前搭讪,正巧女孩子也是福建人,两人聊得很投缘,相互留了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6.
华一民 《检察风云》2014,(12):84-85
在外滩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占地面积不大名声却很大的公园——黄浦公园,上海人习惯称它为“外滩公园”。每天,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或赏景、或小憩、或溜达,放松惬意。它之所以出名,不仅因这里是一览黄浦江及夏夜纳凉的绝佳位置,更是中国第一个公园,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曹磊  陈利生 《检察风云》2010,(10):54-54
2010年3月9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会同市建工集团总公司在外滩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召开了世博建设重大配套工程——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创“双优”活动总结会。黄浦区检察院检察长戴国建、副检察长王恩海、市院预防处处长高永昌、侦监处处长居广鉴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外滩风景区的管理,维护外滩风景区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游览观光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外滩风景区,是指东起黄浦江防汛墙、西至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东侧人行道、南起新开河、北至苏州河南岸范围内的公共区域。  相似文献   

9.
华一民 《检察风云》2013,(18):84-85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现名中山东一路。尽管以孙中山命名的路牌已树了68年(抗战胜利后更为此名),但恐怕连上海人也很少记得或使用这个正名,人们大都以它的旧名作正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外滩20号的沙逊大厦(即今和平饭店)于1926至1929年期间建造,是上世纪20年代在外滩建造起来的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在上海终结复古主义样式的第—座建筑。从这一角度上讲,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行道树的出现
  最迟在1865年的11月,公共租界在原英租界外滩(今苏州河口至延安东路)东侧种植了行道树,这是上海市区第一列人行道树。外滩的道路早就存在,这时行道树的种植更点缀浦江边的风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给新年罩上了一层阴霾。2015年1月1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记录下踩踏事件发生时外滩观景平台上的一幕,有数名年轻人大喊“往后退”,不断地给人们以提醒。这些年轻人被网友称为“后退哥”。吴登民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3.
黄斌 《政府法制》2009,(7X):52-52
<正>上海是中国最早拥有电话的城市,清光绪七年(188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公共租界埋电线杆,装设电话25家。光绪八年,大北电报公司又在外滩创设第一家电话局。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外滩鳞次栉比的万国建筑群中,有一幢唯一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即位于中山东-路23号的十七层高的中国银行大楼.如今,它是中国四大国有股份制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营业大楼.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六十年前,这里曾是国民党重要的政府银行--中国银行总部所在地.这座大楼落成于1937年,由当时的中国银行出资建造.  相似文献   

15.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最成熟的经典岸线,也是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百余幢历史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滩源是上海开埠历史的起点,上海近现代贸易、商业和金融业在此蕴育生长;这里也是外滩建筑之源,中西方文化于此交融积淀。至今保存完好的14幢近代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集中了欧洲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和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虽历经170多年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革,依然散发着华贵典雅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最成熟的经典岸线,也是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百余幢历史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而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滩源是上海开埠历史的起点,上海近现代贸易、商业和金融业在此蕴育生长;这里是海派文化的源头,中西方文化于此交融积淀。至今保存完好的14幢近代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集中了欧洲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和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虽历经140年的风雨洗礼与沧桑变革,依然散发着华贵典雅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第一条 为了调整上海产业布局,加快外滩地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公有房屋置换,系指市人民政府按外滩地区规划要求,调整公有房屋使用功能,终止原承租合同,将腾退后的房屋转让、出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上海,总让人眼花纷乱又兴奋不已,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外滩金融一条街上,逶迤起伏的花岗岩楼厦建筑沿着数千米长的湘江西岸展开,建筑风格迥异,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而东方明珠电视塔、国际会议中心和金茂大厦,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和一座宝塔耸云霄的构想,形成最为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第一次"国际多边禁毒合作"的人先河,是在一百年前的上海发源的. 1909年2月1至26日,全球十三国代表在外滩举行"万国禁烟会",第一次确认鸦片等毒品必须在世界范围禁止,并为1912年首部国际禁毒公约<海牙鸦片公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一百年后的2009年2月26日,当年与会的十三国,加上新增四国及两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再聚上海,共商国际合作.为应对新挑战,大会通过了<上海宣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内地最贵的可供应土地在哪里?上海外滩。如今,这个地王成群区域的土地闸门正在徐徐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