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东北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8年10月,抗税五军某部以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弹尽路绝的危急时刻,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手挽着手,肩靠着肩。一齐走进汹涌澎湃的乌斯浑河,用生命铸造了“八女投江”的历史丰碑。八名女战士的英雄壮举,震惊中外,成为抗联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精神武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今天,“八女投江”的业绩仍然是我们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食粮。(-)回首中华五千年,一条红线贯穿其中,暨广嘉无垠的沃土孕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开发和捍…  相似文献   

2.
十二烈士山     
《世纪桥》2011,(24):55-60
十二烈士山是为了纪念与日伪军顽强作战而牺牲的12位烈士而得名。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东北抗联的16名战士与400多日伪军进行了一整天残酷的阵地战,在他们的顽强拼杀下,打死打伤敌人120多人,抗联战士牺牲12名,4名突围。最后敌人连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没得到,十二烈士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而壮烈。  相似文献   

3.
正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位于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距林口县城90公里,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夏,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五军主力部队向西南远征。10月下旬的一天,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远征回返,途经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时,日军闻讯,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相似文献   

4.
清波有语     
正一深秋的长白山脉,层林尽染,多彩的秋叶如纷飞的蝶,舞向云水之间。残阳如血,夕辉晚照,东北抗联第五军一师的8名妇女团战士与另外百余名官兵,在经历了3个多月惨烈的千里西征后,来到了乌斯浑河岸边,准备渡河向北经马蹄沟、碾子沟,到依兰县土城子一带牡丹江边的克斯克山区,去寻找抗联二路军总部及第五军部。但连绵的秋雨,将原本几十米宽的乌  相似文献   

5.
陈毅与被处决的市长同海燕1959年春天,江苏运河渡口有一对夫妇渡河去探亲。男的叫包湘之,是厦门市长。女的叫桃红,目不识丁。18年前,桃红母女俩搭救了这名新四军战士。12年前,桃红送丈夫包湘之随军南下。现在久别重逢,一上船,妻子就依偎在包湘之的怀中。突...  相似文献   

6.
娄晶 《新长征》2011,(7):20-21
1940年1月末,这是东北最冷的季节了,寒风像鞭子一样狠狠抽打在人们的身上、脸上;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气温达到零下40度,连大树都冻得啪啪直响。杨靖宇率部又一次从日伪军的包围中突击出来。此时他身边只有60余名战士了。  相似文献   

7.
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狼牙山,企图消灭我八路军主力。为掩护游击支队、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4万余人转移,7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中午,完成任务撤离时,6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要求带领4位战士留下来掩护全连撤离。利用地形,5位勇士奋勇还击,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为了使敌人摸不清部队撤走的方向,他们故意把敌人引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  相似文献   

8.
奉调毛家湾 1963年12月中旬,我刚刚过完20岁生日,就被批准入伍,光荣地成为河南省洛阳总字352部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服役的三年中,我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三次立功受奖。由于表现突出,1966年10月,我被调入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处任警卫战士。  相似文献   

9.
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怕死亡,我们只怕被遗忘。”这句话,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1943年农历正月25日,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滦南县汪庄村,发生过一次激烈的战斗。这天早晨,住在我村的100多名八路军被周围三个据点的上千名日伪军包围。为了掩护部队和老百姓撤退,八路军的一个排奉命在村北土岗上阻击敌人。当日本鬼子的坦克冲上来的时候,几个八路军战士勇敢地拿着农用小镐爬上去掀坦克的盖子。战斗打到最后,多数八路军和老百姓都安全撤退,但有20多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其中有兄弟俩,临死的时候还抱在一块儿。仗打完…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一位有着30年军龄、38年党龄的“老兵”,经过部队这座大熔炉的冶炼.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少校军官。在任玛沁县人武部部长的8年时间里,他和官兵同舟共济、协同努力,使人武部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国防部表彰的“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老高原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1.
八女投江     
《世纪桥》2012,(22):58-63
冷云等八名抗联女战士牺牲得壮烈,令人赞叹。八女投江的故事是一曲悲壮的歌。当她们抱着、挽扶着负伤的战友,指导员冷云用手捂住伤口,坚决地下达命令:“走!”的时候,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这是一群多么令中国人民骄傲的伟大女性,多么为中华民族争气的中华女豪杰。史学工作者质慧写到:  相似文献   

12.
梁兴初三哭     
正开国中将梁兴初从战士到38军军长,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彭德怀写下"38军万岁"。自此,梁兴初以"万岁军"军长而威名四扬。这位打铁出身的虎将,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从来是流血不流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条铮铮铁汉,也曾哭过三次。一哭,委屈之泪1938年10月,时任115师685团副团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东进,抵达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简称湖西)地区。在此,部队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1939年5月9日,日伪军80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正1944年夏收之后,鲁西南定陶县基干大队成功发起了一场截粮战斗,夺回了一大批被日伪军抢去准备运往菏泽的粮食。战后打扫战场时发现随运粮车而行的还有11名伪军官太太,战士们遂把她们同俘虏和粮食一块儿带回了根据地。没想到,定陶伪军以此大肆  相似文献   

14.
顽强的“生命树”——陕西华旬沙棘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于彬生小记□刘意茹方舟初春的田野犹如大师们笔下的风景画,可这仍然难以勾住我对沙棘的联想。相传,抗战时期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我抗日部队的一个连被日军围困在山中,无一粒米下锅,许多战士都饿晕了过去。一名女...  相似文献   

15.
贠占军 《世纪桥》2012,(6):56-60
1938年3月18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三师八团一连部分战士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境内与日伪军发生遭遇战,该连自连长以下十二人壮烈牺牲。为纪念十二勇士之慷慨英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将战  相似文献   

16.
1939年11月底,刘少奇到达皖东,先后听取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四支队代司令员戴季英、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中共苏皖省委书记刘顺元、中共豫鄂皖边区区委书记郑位三等人的汇报,找了部分干部座谈,视察了一些部队,阅读了有关文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了解,刘少奇感到皖东的情况比他原先知道的还要严重,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敌情严重。据谍息和多方侦察,近日,敌人从南京、明光、蚌埠等地抽调了ZOOO多名日伪军进驻滁县县城、全椒县城和沙河集,驻巢县的日伪军近千人经含!IJ侵入古…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6,(9)
正当兵时,我被分配到黑龙江一个边防区,部队就在离边境不远的山头建立了一个兵营。因为这座兵营离部队较远,孤零零地建在那里,仅有一部固定电话跟大部队保持联络。战士们生活来源,全靠部队运输。一入冬,这里便像冬眠了一样,任何人想进入兵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为了节约供给,这个兵营只有3个人的编制。兵营的任务主要是每天定时升降国旗,以  相似文献   

18.
重读『老三篇』文/大川上了年岁且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恐怕很少有人没读过“老三篇”的。何偿是读,而且要背诵,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六十年代,我在部队做机关工作,下连队蹲点,和战士们睡在一个大通铺上,每天清早起床号一响,大家边穿衣服边背诵:“我们的共产...  相似文献   

19.
她是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刚之女。在母亲的影响下,15岁的她就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战斗在大、小兴安岭的坚强的东北抗联战士。她就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汤原游击队唯一健在的抗联女战士李在德。作为前苏联原“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的战士,她先后两次获得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六十周年纪念勋章。  相似文献   

20.
安旗 《红岩春秋》2008,(1):50-50
1947年秋,我军一支特殊的部队,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带着辎重马匹抵达黄河岸边,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渡河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