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告人邹某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将路边行走的吴某某撞倒在地,邹某某见状,驾驶摩托车逃离现场,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捉获。经鉴定,吴某某为重伤。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被告人因故意杀人罪被逮捕,查讯待审期间越狱脱逃(后被抓获)。经审理,被告人的故意杀人罪不能成立,而构成流氓罪。对被告人是否构成脱逃罪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故意杀人罪不能成立,因此罪而被捕期间的脱逃行为则不构成脱逃罪;  相似文献   

3.
司法信箱     
编辑同志: 实施犯罪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逃跑(公安机关未来得及办理收审,拘留,逮捕手续),其后被逮捕归案。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是否要认定脱逃罪,看法不一。一种看法是对未履行收审、拘  相似文献   

4.
司法信箱     
对该被告人应如何定罪量刑?编辑同志:被告人王某与另外两人盗窃某修理店的物品时,被店主发现。在王某等人逃跑途中,店主追上王某并扭打,王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土枪”(能致人伤亡)威胁店主说:“你打我也打(指开枪)”。店主见状,随即将王某放走。后王某在逃跑的途中又被店主喊来的邻居抓获。被告人王某等人当时盗窃(未遂)的财物价值尚未达到犯罪的起点数额。请问该案是否可定抢劫罪?如构成抢劫罪的话,是否认定为持枪抢劫?湖南省永兴县人民法院刘立丰刘立丰同志: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  相似文献   

5.
司法信箱     
取保候审期间在逃的被告人主动投案能否按自首论?编辑同志:被告人何某涉嫌抢劫,因交代了主要犯罪事实,被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在县检察院批准逮捕被告人时,何某已脱离监控外逃。4年后何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对何某自动投案行为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对犯抢劫罪的被告人取保候审本身就是公安机关违反法律规定,继而又使被告人脱离监控以至无法逮捕归案更是公安机关工作失误、司法机关过错的后果不应由被告人承担。现取保候审期已满,被告人又不知道有逮捕决定,其主动归案应构成自首。另一种意见认为,虽公安机关工作有误,但被告人仍…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被告人伍某放火作案后当日即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因其本人被火烧伤需治疗,故公安机关对其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伍某放火案公诉到法院后,法院经审查认为伍某的伤已痊愈,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遂决定逮捕伍某。但伍某之前已逃跑。4个月后,伍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法院投案。对伍某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自首,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犯罪后自首,在取保候审期间虽然逃跑了,但最后经亲友陪同投案,应当视为自动投案,认定为自首。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自动投案后,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  相似文献   

7.
这起脱逃案是否需要办理逮捕手续?编辑同志:我院最近办理了一起脱逃案,案犯在即将刑满释放时,逃离监管场所,后被追捕归案。但在对该犯以脱逃罪移送起诉之前,其刑期已满。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对该犯是否需要办理逮捕手续?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吴寿生邹力强吴寿生、邹...  相似文献   

8.
关于逮捕、刑事拘留条件(一)关于逮捕条件一些国家法律中规定的“有证逮捕”,相当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逮捕应当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形式要件,即应当领先取得有权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或逮捕状);一是实质要讲,即逮捕的理由。英国:(1980年治安法院法)规定,有证逮捕适用于下列几种人:1犯有公诉罪或可判处徒刑之罪的;2犯罪嫌疑人住址不明,无法送达传票的;3‘犯有公诉罪或可判处徒刑之罪,但未能按时出庭的。捆国: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被指控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逮捕:l可以确定被指控人逃跑或…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甲某因强奸罪被逮捕在押,在案件审理期间脱逃未遂。原审法院按强奸,脱逃罪数罪并罚。后经申诉复查,强奸罪被否定了,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院办理的王某贪污一案,被告人因心脏疾病被取保候审。此案被提起公诉后,被告人自觉罪行严重,极有可能被判处较长期限的有期徒刑,为逃避惩罚,在开庭审理之后的待宣判期间逃跑。请问,应由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或者法院将王某抓获收监?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检察院冯景合冯景合同志:你来信中提到的情形,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应由哪个机关负责抓获收监。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后,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应当撤销或变更该项强制措施。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  相似文献   

11.
论脱逃罪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脱逃罪的主体齐文远刘代华修订后的刑法第316条第1款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规定与原刑法第161条规定的脱逃罪罪刑规范在主体条件上有无差别,学界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修订后的刑法,构成...  相似文献   

12.
这种情况是否需要重新办理逮捕手续?编辑同志:我院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中,因在法定期限内未办结,遂依法对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即将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现因诉讼程序变化等其他原因,需重新对被告人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在办理收监手续时,有的同志认为对被告人重新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的一天,被告人姚某、王某、万某(均系未成年人)在一溜冰场玩时.发现被害人李某西装革履,遂产生抢劫之意。先由被告人王某将被害人李某骗至溜冰场外的河堤边.三被告人围上前向李某要钱买烟抽,李某称没有钱,被告人姚某不信,打了李某一拳,尔后三被告人搜遍李某全身,只找到5角钱。被告人姚某等三人觉得晦气,便上前对李某拳打脚踢,李挣脱后逃跑,被告人紧追不舍,李某无奈翻越路边护栏,坠下河堤摔倒在河岸上,三被告人见状逃离现场,后李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应如何办理重新收押手续?编辑同志:我院在办理一起杀人案时,遇到这种情况:被告人被逮捕后,公安机关对其作了精神病司法鉴定。经鉴定,其为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便将其释放,后检察机关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对其重新鉴定,否定了原鉴定结论,被告人应负全部刑...  相似文献   

15.
张弘 《经济与法》2001,(1):20-23
我国告知制度最早产生于刑事司法范畴,而非行政领域。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拘留条例》第5条规定:“公安机关逮捕人犯的时候必须持有逮捕证,并向被逮捕人宣布。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处所,在24小时以内告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相似文献   

16.
脱逃罪的认定问题,在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上表现得比较复杂。对其认真研讨,很有必要。下面就其中几个问题分别论述。一、脱逃罪罪与非罪的区别1.从犯罪构成看本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构成本罪必须是特殊主体,即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如果是被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则不构成本罪。其次,本罪的构成有其严格的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即必须发生在依法被关押期间和被关押场所,被关押期间指行为人依法被司法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阶段,被关押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役所等场所,也包括劳动改造时参观学习汝咄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然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撤销或者变更逮捕措施时,应告知被害人。笔者以为不妥:   首先,撤销或者变更逮捕措施时,如不告知被害人,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知情权。被害人作为诉讼参与人之一,有权利知道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办案中的重大事项。逮捕措施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就表明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变更甚至撤销逮捕措施,对被害人…  相似文献   

18.
不批准逮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批准逮捕实质上是通过法定程序使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羁押.根据刑诉法规定,逮捕必须同时具备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司法实践中,不批准逮捕存在对逮捕证据把握过严、较少考虑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而存在"构罪即捕"等问题.应当在完善立法、加强内部监督、建立不捕说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障不批准逮捕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杨吉茂:男,46岁,无业。因涉嫌犯伪造货币罪,于1997年1月23日被逮捕。被告人赵简:男,30岁,原系四川省巴中市新华印刷厂制版车间主任。因涉嫌犯伪造货币罪,于1997年1月23日被逮捕。被告人李阳:男,34岁,原系四川省巴中市新华印刷厂职工。因涉嫌犯伪造货币罪,于1997年1月23日被逮捕。被告人刘明亮:男,61岁,原系中国航空工程设备公司成都公司经理部经理。因涉嫌犯出售伪造货币罪,于1997年2月6日被逮捕,同年8月20日取保候审。1997年7月《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杨吉茂、赵简、李阳犯伪造货币罪、…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2004年12月28日,被告人冯某某因琐事和某食品公司的保安员发生争执并被打,后冯某某找到被告人魏某某等人,欲寻机报复。12月29日,被告人魏某某找到吴某某,让吴某某电话与其父(个体经营刀具)联系后,魏某某找到吴某某的父亲购买了5把约六七十厘米长的砍刀(因魏某某乘吴某某的车,刀一直放在吴某某车上)。当晚,冯某某在一饭店请魏某某、张某、王某(在逃)、邓某某等人吃饭,其间又将吴某某约到饭店,吃饭时一起预谋报复食品公司的保安员,确定由张某、王某、邓某某三人乘吴某某车持刀去砍保安员,其他人坐在另一辆车上等候。当晚21时许,吴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