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洪波 《学习论坛》2006,22(8):20-22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是指导、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以学习、贯彻党章为契机推动制度、机制反腐,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固本之举.要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为着力点,深入研究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面对人性中私欲的一面,仅靠道德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只有通过严格的法规制度加以遏制;权力腐败的规律和特点告诉人们,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科学设定制度特别是进行刚性的制约,使之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腐败的产生与权力滥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腐败的要害和核心是权力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三权制约”的实质就是“制度反腐”,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3.
如何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关键是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强化对权力的制衡机制及约束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腐败大都是权力的滥用所致,因而反腐败最根本的措施,是防范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根本的是我们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是危险的权力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本文从理顺和加强党内监督体制、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建立舆论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群众监督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如何建设群众监督体制,建设怎样的群众监督组织和法制、制度体制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完善我国现行权力运行机制,加速民主法制建设,遏制腐败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反腐,适应反腐败斗争新常态,这是当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内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根本因素。加强党内监督,根本也在于制度建设。目前应做好以下4个重要环节的工作:继续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发展与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改革党内监督体制,强化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加强和健全对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的规章制度建设,真正使制度系统化,发挥制度的同向合力作用,提高党内监督实效,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既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决定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为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制度上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发生;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和法规建设,以法律的效力严惩腐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克服特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7,(4)
腐败惩治制度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高度重视腐败惩治工作,在遏制腐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惩治腐败的法规制度,但总的看来,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新时期构建科学完善的腐败惩治制度需要做到:一是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处分制度;二是推进腐败惩治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三是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胡嫄  付慧姝 《求实》2004,(11):72-73
腐败是危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痼疾 ,以权力失控、失衡为主要标志的权力异化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在坚决打击腐败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我国目前的腐败主要属体制性腐败 ,遏制进而消除腐败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行法治。克服体制缺陷 ,必须建立起防止权力集中和权力滥用的制衡机制 ,以法治为权力限定边界 ,并对权力的运行进行严密的监控和制约 ,从而防止政府及个人权力的无限扩张。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下,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社会得以重演,已构成当下政府面临的一种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已成为构建和谐网络虚拟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和引导,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官员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或恶意中伤报复的网络行为人,更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12.
廉政文化的提出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廉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强调的是不贪、不妄取等廉洁思想。在新时期,廉政文化有导向、批判、规范和舆论监督等作用,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转型社会,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党的先进性是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严重的腐败必然会侵蚀党的先进性,割断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持和维护党的肌体,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地位,坚决彻底地铲除滋生党内腐败的土壤,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法律依据。在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应该由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发挥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十分重视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党的领导体制上,要重点处理好党政、党委与人大、党的领导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三个关系,在党内工作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内领导工作制度和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考验着我国政府的行政能力。要加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便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以及不断提升政府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求政府职能更加倾向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要规范政府行为,即要做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与民主监督;而要提升政府效率,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另一方面则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7.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府机关,其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当前进行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是巩固党在广大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是全面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升政府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防止、避免和纠正行政决策的失误,已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建设还比较薄弱,行政决策的法治理念模糊、法定程序虚化、法律责任缺失、监督机制和纠错机制缺失等影响着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因此,树立行政法治意识,加快行政决策的立法进程,完善决策前的听证制度,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将行政决策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认识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分析我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优势和面临的考验 ,提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从严治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开放全方位的高速转型期,一些地方的权力腐败现象呈现出阶段性“多发、高发、群发”的态势。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之所以会发生“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灾难”,实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地方官场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