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部正成为中国的一片热土。在经济全球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 ,探讨如何结合西部自身特点 ,有效地吸引外商到西部地区投资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应该借鉴东部利用外资的经验基础上 ,更应该有自己的创新 ,在引资的领域、引资方式上都要有新的思路和突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施从东向西渐进式的区域推进战略 ,政策向东部倾斜 ,资金向沿海流动 ,资金匮乏目前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难题。以西北 5省为例 ,1 998年末 ,其金融资产总量仅占…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三大地区接壤,两国边界线长达4673公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向西部转移,中国西北部的邻国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提高。中国西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必将为蒙古国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中蒙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一、西部地区民族宗教特征及世纪之交全球民族宗教冲突浪潮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民族、宗教特征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4.
中亚地区的三股恶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在国际反恐力量的打击下一度受到遏制,但近来又渐趋活跃并进入新的高峰期.面对这一形势,改善并发展与中亚各国关系,强化地区合作组织的反恐职能和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等,应是我们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当前推动"南向通道"合作有助于西部地区弥补开放短板、促进经济发展,并就"南向通道"合作提出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青燕 《亚非纵横》2014,(4):119-124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给沿线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将这一宏伟战略构想付诸实践也面临诸多挑战。中亚、南亚是此经济带的枢纽地段,在中国大周边链条上占据重要位置,既关系中国西部安全,又同西部大开发战略密切联动。中国与中亚、南亚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将为中国稳步推进经济带建设夯实战略基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沿海化造成了中国国家重心失衡的战略隐患。在欧亚大陆枢纽地区的地缘政治大棋局中,为维持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中国需要利用上合组织平台,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建设特区城市和综合交通大通道,以海陆均衡发展,实现中国国家战略重心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8.
德国统一三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3日是德国统一三周年纪念日。三年来统一的德国融合和改造东部地区(原民主德国,以下简称东德)的进展并未象原先设想的那样顺利。这拖了西部地区(原联邦德国,下简称西德)的后腿,使德国统一后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众多问题和矛盾,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当前,德国政府正在采取种种措施力求克服统一后带来的不利因素,有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渡过难关,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建成的中巴喀喇昆仑公路为巴基斯坦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经过改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将继续为中巴两国人民造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西部地区的出海口和能源通道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巴基斯坦提出的中国“能源通道”、“贸易走廊”的设想,喀喇昆仑公路在未来的岁月中无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孆 《东南亚纵横》2009,(11):17-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这既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同时也对双方的关系发展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动力来推进。新的动力首先源自现有基础,即继续夯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其次是强调地区治理,再次是推动地区认同的建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和谐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拉美国家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李志祥80年代初技美的债务危机给拉美带来近10年的经济停滞。90年代,由于拉美各国普遍采取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继亚太地区之后第2个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拉美地区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计委有关人士透露 ,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今年中国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十大工程” :一、西安至南京铁路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至合肥段 ,该段全长955公里 ,总投资232.2亿元人民币。二、重庆至怀化铁路(怀渝线)。三、西部公路建设(包括国道主干线和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四、西部地区机场建设 ,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五、重庆市高架轻轨交通(较场口至新山村线路一期工程)。六、柴…  相似文献   

13.
中亚,作为中国的西部近邻,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冷战后,中亚各国历经社会转型,在取得进展之余,地区不稳定因素也频繁出现.未来中亚地区的发展依旧扑朔迷离.作为中亚地区的战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成员国互信、建立安全机制、加强经济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成果显著.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坚持安全、务实的两大合作方针,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以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云南是近邻省份,从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有许多相同之处,两地同属西部落后地区,叉都是泛珠江三角地区的成员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轴两翼”,一起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因此,两省存在合作的条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同,产业结构与对外环境的相似又意味着两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对两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俄高科技产业合作已成为发展对俄经贸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在中俄经贸关系中居先导地位。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中俄产业科技大合作.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国经济及经贸关系的大发展。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俄罗斯的产业技术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提出了西部地区拟重点规划的30项中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中俄产业科技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人口低流动性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各地区经济差异显著,地区间存在着生活水平、工资、失业率等指标的明显差异,但人口流动性却保留在19世纪初前工业化时代的水平。苏联解体后,尽管俄东部、北部地区的人口向心运动速度有所减缓,但向中、西部方向流动的趋势一直保持,俄人口分布趋向两极化发展。与地区内人口流动相比,跨地区人口流动不占主导地位,向中、西部地区的单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华南与越南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中国华南地区与越南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思路源于“北部湾增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构想。1993年 ,云南学者舒日方等人提出建立“北部湾增长三角经济开发区”的建议 ,设想将环北部湾的一个三角地区 ,包括中国广西的北海、钦州地区 ,越南的海防地区 ,以及中国海南省的海口地区联合起来 ,将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增长三角。北部湾增长三角的形成 ,不仅将极大地带动中国大西南地区和海南省以及越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中国大西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而且从区位角度看 ,北部湾是中国西部面对东…  相似文献   

19.
南北韩即将统一之际,有必要制定国家统一后的统合发展战略,绘制韩半岛宏观统合发展构图。这一构图的目标在于按着内陆中心轴和四方位外向发展带,对内促进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对外谋求国际化、世界化和地方化的和谐,同时向着东北亚中心地的目标持续地推动国家的统合发展。同时,从功能性统合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构建韩半岛国土空间,如设定新的广域行政区划,建设新的首都,调整汉城、平壤及主要大城市的职能等。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代韩国地区发展开始呈现不平衡的特点。韩国首都地区和非首都地区之间、岭南工业区和其它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甚至在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都没有减少。汉城的传统功能延伸到首都地区。首都地区金融资源丰富、研究机构集中,新的高科技工业开始成长。在岭南地区,传统的大城市已经显示出衰落的迹象;而作为1980年代制造业中心的工业区则经济繁荣——现有工业开始升级换代,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深蒂固。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劳动力市场和家庭收入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