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尽管中亚各国有不同的发展诉求,但是"一带一路"战略为中亚各国的发展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当然,"一带一路"战略也会在中亚地区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大突厥主义,中国威胁论和俄罗斯大国主义等的影响。面临挑战,中国只要妥善应对,"一带一路"战略就能够在中亚地区很好的实施下去。  相似文献   

2.
两岸政治互信问题极其复杂,利益认知上的差异和冲突是根本原因;建立互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追求利益重叠面、构建共同利益的过程。本文从利益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关系出发,先后讨论了“台独”势力、威慑战略、制度差异、台湾的“国际空间”、自信与互信的关系等重要因素与两岸互信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两岸互信面临的诸多困境,最后探讨了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两岸互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泽伟 《人民论坛》2010,(10):128-129
中美在能源资源方面的相似性,为两国在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中美两国的合作机制多样,合作的领域涉及新能源、气候变化、供应安全和法律政策等,但在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受战略互信不足及台湾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两国合作的主旋律是竞争中的合作,关键是要建立战略互信、改进现有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中美关系经历了迭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间虽有分歧、摩擦甚至冲突,但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在求同存异、竞争合作中前行。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美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复杂而且越来越具世界影响力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四十年的发展表明,利益交汇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战略互信不足是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作为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影响的两个大国,中美竞争加深虽然有将世界经济格局推向两个平行市场的风险,但也会进一步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冷战期间中美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基础消失后,经贸关系几乎成了维系两国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并且是双边关系中发展最稳定、最迅速、最顺利的部分.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它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已经超出了纯经济层面,越来越具有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层面的意义.双方通过经贸交往,不仅获取各自所需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得到了战略上的利益.经贸关系的发展正在对总体上的中美关系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信息速览     
《时事报告》2013,(8):4-4
中美经济关系有点像夫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也有吵架,有分歧,但是都必须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  相似文献   

8.
楚丰翼 《传承》2010,(33):108-109
吉尔吉斯是中亚五国中唯一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巴基耶夫早前经由美国扶持上台,此次政权更迭被看作是吉国政坛的又一轮回。通过从国内因素即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政治派系斗争、民族矛盾尖锐和国际因素即俄罗斯的传统"战略后院"、美国中亚战略的一枚棋子、中国西部边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者这两个维度、六个层面来透视吉政局更迭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吉新政府维持国内稳定的三大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
鲁薇 《北京观察》2009,(8):58-59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实质成果不多,但毫无疑问建立了一个更综合、更高层的机制与平台,将促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互信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妙语     
《时事报告》2013,(8):5
中美经济关系有点像夫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也有吵架,有分歧,但是都必须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盛顿召开的第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家生活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国家安全的内涵已由传统的政治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安全扩展到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现阶段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积极推进信息安全对外合作机制的建立,努力建构互利、互惠、互信的国际信息安全新秩序,以切实捍卫我国的信息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2.
李贺 《两岸关系》2014,(4):28-29
<正>今年以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大背景下,台美关系发展较为平顺。2014年,马英九当局为巩固台美关系,增进台美互信,在处理对美交往上将继续秉持"低调、零意外"原则,坚持"双重提升"战略,从而保持台美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十分重要而又敏感.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在摩擦和波折中不断得以修复并向前发展,中美战略利益诉求的互补扮演了助力和动力的关键角色.中美战略利益诉求的互补,既反映在政治战略的层面,也表现在双边的经贸关系中.新世纪,中美如果能够立足两国战略利益诉求的互补,推行理性的外交政策,并努力排除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将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台声》2011,(12):62-63
两岸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岛内政治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尤其是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台湾政治定位、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两岸关系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主张存在很大分歧,以及国民党、民进党与大陆的政治基础或政治互信的巨大差异(核心即是否承认“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关系的纷争不可能回避货币汇率制度。近年来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中美两国政府的多重多次博弈,展现出中美关系中合作与冲突的鲜明特征。只有理性地分析中美两国间的利益与分歧,才能在有限的冲突中达成合作。  相似文献   

16.
台海要论     
《两岸关系》2006,(5):1-1
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在经贸、安全、公共卫生、能源、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上拥有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特别是互利双赢的中美经贸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了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而且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美加强交流合作对两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安全观主要形成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它主要从政治、军事、外交角度去判断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认识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确定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以选择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威胁和危机都不是由传统安全因素所直接导致,而是由非传统安全因素,如金融动荡、石油供应危  相似文献   

18.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旨在破解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修昔底德困境",其中亚太地区成为构建新型关系的实验田。源于地缘政治和自身利益,日本因素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变量。日本外交策略尤其是安倍二任首相后的外交行为,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日本第三方因素作为分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切入点,在梳理宏观视野中的日本因素影响比重后,重点探讨安倍上任后的"冲击波",提出新形势下日本实用主义外交的战略错位,归纳中美应对日本因素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任明建 《前沿》2013,(3):91-93
中美自从正式建交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两国正常关系的发展,而很显然,中美人权分歧是导致中美人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中美人权问题的实质是两国国家利益的斗争,因此,中美人权观的分歧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也呈现出多层次性。要缓解中美之间的人权问题,解决中美人权观的分歧,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变化。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与经济制度化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两岸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也越来越突出,台湾对大陆的政治立场更趋强硬,已影响到两岸政治互信与两岸关系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