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2018年是贵州决战就业扶贫的关键之年,六盘水市深入实施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点、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创业扶持助力等四举措,书写了就业扶贫新篇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正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147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50万人,发展教育就业脱贫55万人,生态补偿脱贫78万人,社会保障兜底56.7万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3.
正半年时间,省人社厅选派的76名干部扎根基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推动全省就业脱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贵州通过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大力促进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的实施,有120万农村贫困劳动力已实现就业创业。截至2018年6月底,需要就业帮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还有40余万人。为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助力贵州脱贫攻  相似文献   

4.
北京明确了“提前三年实现小康”的目标之后,山区脱贫被摆到与城市解决居民住宅、低收入职工问题同等急迫的位置。北京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2%,有150万人口,特别是60个边远山乡的40万农民,经济较为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市领导已下决心用四年时间使这40万人脱贫,同全市人民一起进入小康。  相似文献   

5.
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42万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1万人; 全省就业帮扶车间(基地)2239个,累计吸纳就业25.04万人;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点)755个,累计促进就业21.22万人次; 截至10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外出务工335.6万人,外出务工规模高于...  相似文献   

6.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5):10
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 2011年贵阳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65万人。全市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75亿元,扶持45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56万人,  相似文献   

7.
毕文君 《当代贵州》2023,(22):40-41
<正>13.29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2.59万人,就业率达94.74%。黔南州聚焦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工作目标,实施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技能培训等促就业稳就业组合拳,助力群众安居乐业。13.29万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2.59万人,就业率94.74%,分别高于全州农村劳动力和脱贫劳动力就业率19个和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应当以创新为抓手,创新旅游刺激政策、市场推广方式、服务就业增收渠道,让乡村旅游成为疫情背景下高效服务贵州脱贫攻坚的助推器,实现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贵州通过2017年以来实施的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等9项旅游扶贫工程。截至目前,已实现旅游业带动就业98.64万人,帮助89.7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贵州通过优先推动贫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人社部门牵住就业"牛鼻子",打出一套内外结合的脱贫"组合拳"。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省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0万人。"这些马尾绣都是由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制作的。"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家刺绣工坊里,工作人员王浩介绍,一件制作精美的马尾绣,不仅可以卖到几百到上千元,而且远销海外,"贫困人员和本地公司签订了代加工协议,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脱贫。""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作为全国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0.
石涧 《实践》2004,(10):31-32
2003年,我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1.5万人,比2002年多安置4.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3万人,完成计划的109.2%;安置“4050“人员5.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4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今年1-6月,全区城镇累计新就业14.07万人.就业局势稳定,再就业成效显著.不久前,就全区的就业再就业问题,记者走访了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冀秉峰厅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困发生率从13.74%降低到3.73%。近年来,安顺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4.39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92357人,贫  相似文献   

12.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7年底,仍有280万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是脱贫工作最重要和有效的抓手,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牛鼻子"。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人社系统立足本职,紧紧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做功课,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截至目前,贵州已帮助120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3.
李敏 《支部生活》2011,(9):25-26
就业,是民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就业促进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城乡就业。截至2011年8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8.1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75.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77.1%;帮助4.6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78%;  相似文献   

14.
湖南株洲市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这一“民心工程”,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刚刚过去的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46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1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5万人。尤其是该市创新养老保险接续政策,使6000余名国有企业失业人员直接受益,并促成2.  相似文献   

15.
临夏市于2011年被列为六盘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943户2.51万人,贫困发生率27.83%.面对2.51万人口脱贫这一新的课题,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全市5000多名党员干部力量和全社会各方面的智慧,打响了历时4年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减贫2.53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64%,7项县级指标全部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扶贫工作是全国性的攻坚任务,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农村全脱贫。要完成这一宏大愿景,实现精准脱贫,就须辅之以更为完善的配套举措,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落到贫困户头上,让每一位贫困户都能通过雪中送炭的扶贫体系,逐步摆脱贫困状态。新的扶贫协作不仅要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8.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十二五”以来,武威市农村贫困人口由56.07万减少到25.84万,贫困面由35.44%下降到17.49%,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全市仍有25.8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依然繁重.因此,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紧盯2017年整体脱贫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保障作用,打基础、激活力、增后劲,率先脱贫、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9.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指出,到2020年,要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70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而作为"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则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面对扶贫脱贫的硬任务,各级政府纷纷立下"军令状",承诺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并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十分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据调查统计,截至2001年底,广州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5万户,注册资金总额49亿元;私营企业5.2万家,注册资金总额551.1亿元,雇工人数32.3万人;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分别为42.8万人、43.4万人,分别占全市就业人员总量的8.4%和8.5%,两项合计共向社会提供了86.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2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广州市的就业压力。2001年,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7.4%;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8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60%;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缴纳地税23.09亿元,缴纳国税32.7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