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丹 《世纪桥》2012,(13):118-119
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达斡尔族人世代生活繁衍的聚集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也记述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迭斡尔族世代传承着宝贵的民族文化,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疆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基本信息、民族历史、民族关系、家庭婚姻、民族意识、民族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等7个方面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具体分析。其结论是:新疆达斡尔族是一个不辱历史使命、热爱祖国、善于学习、包容谦和、身心和谐的优秀民族。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10)
<正>一张普通的白纸,在达斡尔族剪纸高手苏梅的手中三剪两裁,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飞禽走兽,变成了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1992年,苏梅参加工作,成为莫旗文化馆的一名美术创作员,她阅读学习了大量美术作品,努力打好基础、锤炼技法。多年来,为了传承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她深入达斡尔族聚居区向老艺人学习求教,搜集、整理民族和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在达斡尔族传统剪纸、哈尼卡纸偶制作和民族服饰的研究和创作  相似文献   

4.
新疆达斡尔族人口稀少,远离本土,1764年从东北来到新疆后如何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如何保持传统文化,怎样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调适地更加和谐等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塔城市多渠道扶持达斡尔民族发展的路径及取得的成绩,给构建以现代化为引领,弘扬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5)
对于达斡尔族历史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所欠缺。在研究达斡尔族历史时,应注意近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要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还应注意对民族世居地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着力研究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政治变迁过程,政治与社会的互动,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社会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9)
正"木库莲"(达斡尔语,意为弯曲状),是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口弦琴,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口弦琴是一种簧片乐器,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中,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也有吹奏口弦琴的历史。达斡尔族口弦琴"木库莲",制作材质为钢片,需手口协调、口含指弹发出美妙的声音。制作方法是把钢片弯曲成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历史上,达斡尔人在黑龙江流域依山傍水而居,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长久以来,勤劳的达斡尔人在耕作园田、采集野菜、放排放牧、骑马赶路和捕鱼打猎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绵长、高亢的曲调,这就是深受达斡尔人喜爱、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扎恩达勒,达斡尔语意为"民歌"。扎恩达勒类似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山歌、小调体裁,作为达斡尔族民间歌曲的总称,一直是达斡尔族民歌的主要表现形式。扎恩达勒的演唱内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有55个民族,2008年末,少数民族人口533.6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36.47万人.区内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为主体成立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俄罗斯为主体成立的19个民族乡(苏木).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7,(11)
<正>达斡尔族分布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等地,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在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颇具特色的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今年6月3日,梅里斯达斡尔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嫩江右岸哈拉新村大草原上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的"库木勒"节。为游客呈现了一幅震撼的民族风情画卷,辽阔草原游客欢畅,用经久不绝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达斡尔文化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12):66-66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黑龙江省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约为13万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6)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美丽的自然生态和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是内蒙古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外传播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族文化以及达斡尔、鄂伦春和鄂温克"三少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贸易产业,不仅对提升呼伦贝尔市的文化软实力,加速内蒙古对外文化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助于增进中外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团结,塑造良好的城市和国家形象,有助于推进实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各地、各国的互利共赢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汉族为大多数,由21个民族组成,总人口近30万人的少数民族自治旗。40年来,达斡尔族同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在全旗范围内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间情同手足,肝胆相照,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繁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8年呼盟试验区建设以来,自治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7年与试验区建设开始前的1987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由1.99亿元增长到9·64…  相似文献   

13.
民族曲艺之乡──内蒙古科右中旗巴根那科右中旗(原图什业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人口为24万,有蒙、汉、朝鲜、满、回、锡伯、达斡尔等1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2.5%,是全区、全国蒙古族比例最多的一个旗。这里的山河秀丽,大地膏腴,气候温...  相似文献   

14.
李顺宝 《当代贵州》2011,(27):16-16
这次运动会,我们特意带来了摔马跤、抢枢、鹰叼鸡、叉草球等表演项目。这几个项目来自人口较少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极富民族特色,但濒临失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民运会不仅仅是比赛,更是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这四个项目此次在民运会上全部获奖。  相似文献   

15.
我厂是由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朝鲜族、拉祜族、俄罗斯族2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20个少数民族职工人数为1267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2%。因此,民族工作是工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全厂各族职工精神振奋、团结和睦,促进了工厂的各项事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定团结做出了贡献。 一、广泛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树立各民族职工“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 首先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水平,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9,(10)
<正>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这里四季风光秀美,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春赏兴安杜鹃,夏游辽阔草原,秋观茫茫林海,冬看万里雪原,"红春绿夏金秋银冬"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文化多元,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这里民族和睦,生活着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42个民族。这里活力开放,拥有8个国家对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流域民族的英雄史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任远 《奋斗》2005,(10):53-54
以赫哲族的伊玛堪、鄂伦春族的莫苏昆和达斡尔族的乌钦为代表的黑龙江流域三小民族英雄史诗,可以与中国著名的三大民族史诗——格萨尔(藏)江格尔(蒙)玛纳斯(柯尔克孜)相媲美。它们是渔猎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三小民族的文化遗产,是黑龙江流域的文明象征,它会告诉你原始民族的古老历史和英雄神话,会带领你走进那个英雄时代的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12)
<正>11月底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厚厚的冰雪覆盖了广袤草原和莽莽林海,景色极其壮美。这天清晨,苏梅踏着积雪赶到了尼尔基镇西端的吉雅社区,身着民族服饰的社区居民们早已围坐一堂,急切等待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身边十九大代表给他们讲讲世人瞩目的十九大。苏梅是达斡尔族民间剪纸"哈尼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九大期间,她带着"哈尼卡"到北京,将达斡尔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展现给广大与会代表;现在,她带着十九大精神回到莫旗,把党的声音传播给父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8)
<正>在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居住着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42个民族。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以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炙热情怀,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民族团结和谐之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呼伦贝尔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  相似文献   

20.
孟荣涛 《实践》2014,(5):48-49
<正>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