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2017,(8)
正为传播弘扬内蒙古历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及专家评审,"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对外公布,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内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已经成为内蒙古形象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10)
正各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民族地区的展现,更是各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成果集成的过程。草原文化:内蒙古区域文化构成的基石区域文化被视为一个区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总和。直到大规模农业开发出现之前,基于游牧社会生活传统的草原文化还主导着内蒙古区域文化的走向。草原文化构成了内蒙古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2)
<正>2015年6月,以"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蒙医药协会、内蒙古新闻广电局、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承办。内蒙古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研  相似文献   

5.
今日的草原民族,正面临着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也正在经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虽然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深入探讨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发展落差、文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走向等问题。这是21世纪摆在我们草原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6)
<正>一、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内蒙古自古就是草原文明与黄土文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为内蒙古、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自然和人文财富。在文化成为朝阳产业的21世纪,这笔财富就成了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最丰富独特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内蒙古的旅游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盲目跟风到自觉发展的历程。上世纪80到90年代初,全国旅游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内蒙古在许多内地人的印象中就是落后、荒凉、野蛮之地,无旅游价值可言。尽管有克什  相似文献   

7.
侯丽清  姜明 《实践》2006,(7):43-44
草原文化是历史上曾经生存、繁衍在蒙古草原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称。内蒙古各族人民是现代草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承传者。草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诚信伦理思想,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内蒙古以牛羊肉、奶等畜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持久发展的精神内驱力。在崇尚绿色、天然和环保的今天,人们讲究绿色、无污染的消费观念,为内蒙古特色经  相似文献   

8.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 ;打破条块分割 ,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 ;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 ;培育完善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凤 《实践》2009,(2):43-4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弘扬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让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视台主办,内蒙古演出服务中心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艺术展演月"活动于2008年12月13日至2009年1月18日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0,(4)
正农牧区的教育改革,既要适应时代改革创新步伐,也要不遗余力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在农牧区教育改革过程中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是民族教育的使命所在。《农牧区教育改革与草原文化传承》是以内蒙古农牧区学校教育发展实际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实证调研,结合农牧区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在总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基础上,揭示了农牧区教育在改革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6)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草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美丽的自然生态和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是内蒙古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对外传播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族文化以及达斡尔、鄂伦春和鄂温克"三少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贸易产业,不仅对提升呼伦贝尔市的文化软实力,加速内蒙古对外文化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助于增进中外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团结,塑造良好的城市和国家形象,有助于推进实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各地、各国的互利共赢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打破条块分割,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培育完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8)
<正>6月28日晚,内蒙古乌兰恰特华灯璀璨、宾客云集,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开幕式上致辞。乌兰部长在致辞中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说,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创办10年来,始终秉承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重任,创新传统文化,注重艺术品位,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九个一批"建设成果,也把草原文化的核心理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9)
正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域文化,是我区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和广泛意义的文化资本。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事关全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局。以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草原文化作为复合性地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15.
<正>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发展、草原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实践》2015,(2):48-49
<正>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产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至强区战略以来,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此间,内蒙古广播要适应自治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坚定不移地以草原文化为根,全力打造中国的"草原之声"  相似文献   

17.
孙晓光 《世纪桥》2009,(23):41-41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小肥羊”品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崛起于中华大地,成为中国餐饮连锁业的一朵奇葩。凭借内蒙古的草原资源,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从内蒙古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蒙古民族,是马背民族。马既是草原精神的化身,也是草原文明的摇篮。内蒙古的马文化渊流已久,关于马的谚语、岩画、颂诗、赞歌、舞蹈、琴乐、雕塑、器具……灿若星辰。人马之情,渗透到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全界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寄语全区  相似文献   

19.
孙晓光 《世纪桥》2009,(21):41-41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小肥羊”品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崛起于中华大地,成为中国餐饮连锁业的一朵奇葩。凭借内蒙古的草原资源,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从内蒙古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乌尼尔 《实践》2011,(10):49-51
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2011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