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对南亚导弹扩散的安全评估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军 《美国研究》2004,18(4):86-102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事实上的核国家。为获得压倒对方的核打击优势 ,竞相开发先进的导弹运载工具 ,引起美国严重关切。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 ,美国对恐怖分子从南亚地区获取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运载工具的担忧上升。美国国会和政府都主张对南亚的导弹扩散进行基本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导弹防扩散政策。本文从南亚地区是否存在导弹竞赛 ,导弹扩散是否会打破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 ,南亚地区是否已开发出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导弹库 ,美国遏制南亚导弹扩散的战略考虑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美国对南亚地区导弹扩散的基本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遏制南亚地区导弹扩散的政策措施。美国认为通过建立导弹控制机制和依赖印巴之间的威慑 ,可有效遏制南亚的导弹扩散。但作者认为 ,如果与导弹扩散相关的一些关键安全问题没有取得突破的话 ,南亚地区遏制导弹扩散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视角中的南亚国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建学 《当代亚太》2005,1(9):41-48
本文从国内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来分析冷战后南亚地区国家之间及其与区外大国的关系.南亚民族问题大致表现为宗教冲突、分裂叛乱、地方与中央的分庭抗礼、国家意识的刻意强调,其主要根源在于经济落后、社会不公和国家关系的不平等.民族问题往往成为南亚国家关系对立的导火索,而对立引发的地区紧张又进一步导致经济环境的恶化和社会绝望.  相似文献   

3.
近来,南亚地缘政治博弈呈现新态势和新特点.美国拜登政府整体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出台的印太战略,为压制中国发展势头而刻意拉拢和抬高印度.在拜登政府任内,美印持续战略走近仍将是主流,这将进一步加剧南亚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地区安全脆弱性短期内难以扭转;同时,拜登政府持续酝酿和调整对阿富汗政策,4月正式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最后期限,这立即引发阿富汗形势的新一轮变动,包括和平进程在内的阿富汗问题未来走向面临重大变数;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印度的执政地位依然巩固.印人党带有强烈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主张重建和恢复"印度教统治的印度",持续巩固和加强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印人党持续做大的国内政治现实,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刻意拉拢,导致印度自信心空前,在处理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关系方面更加强硬和不妥协,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持续吃紧;此外,巴基斯坦近年来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导致的人员伤亡人数持续下降,但若干安全隐忧仍在.鉴于南亚地缘政治博弈呈现以上新态势和新特点,未来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有赖中国与南亚域内域外的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抵制某些国家和势力的破坏和威胁.  相似文献   

4.
《曼谷协定》与中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谷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贸易安排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曼谷协定>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及对<曼谷协定>的利用状况,并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努力推动下,合作机制和制度基础不断得到完善.2004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又取得了实质性的新进展.本文在总结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之处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道揆 《美国研究》2001,15(2):146-150
近来应奥林匹克出版社的邀请,写一篇向我国中学生介绍美国<独立宣言>的文章.为此,我细心地阅读了<独立宣言>的中文本.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国就出版了<独立宣言>的全译本,以后又有新的译本问世.  相似文献   

7.
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与东盟的外交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外交协调受到东盟机制的有限性、东盟规范的约束力以及地区安全替代选择的制约.这表明,<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的出台并不能对东盟国家间的外交协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蓝图提出的新的合作领域有可能影响到东南亚国家在某些共同关切问题上的外交协调,从而形成不利于中国的集体立场,因此,中国理应对东盟这些新的合作领域给予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拓展南亚市场促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拓展南亚市场是我国西部对外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南亚市场的主要思路是:解放思想,增强拓展南亚市场的开放意识;发挥优势,发展西部地区对南亚国家有特色的对外贸易;积极吸收南亚国家的资金;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拓展力度,促进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南亚国家的投资;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引进国际经贸人才.  相似文献   

9.
<简明南亚中亚百科全书>终于出版了,这项由数十人参与编写,数十人参与编辑、校对和提供资料,历时八九年的浩大工程终于竣工了,这的确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我首先要向这一工程的参加者表示祝贺,他们多是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在自己研究领域工作多年且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环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经济合作倡议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均是以印度为主导的南亚区域合作组织,但两者发展状态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印度国家主导力是影响两个组织机制运行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主导力是国家实力与国家意愿形成的一种合力.文章以国家实力和国家意愿为自变量,国家主导力为因变量,分析出因国家实力和国家意愿的差异性所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国家主导力影响类型.当国家实力强大,国家意愿强烈时,该国国家主导力容易形成且持久性越强,印度在南亚就是这样的力量存在.当国家实力或国家意愿任何一项处于弱势时,该国国家主导力就难以形成,相应地只能做出附和或追随的国家行为,这便形成了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国家间关系.南亚区域合作组织是南亚国家间关系的缩影,因此印度国家主导力成为影响南亚区域合作组织发展与成效的关键.面对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所遇困境,以及在南亚方向上实现区域间合作的虚弱现状,如何妥善调整中印关系,准确认知南亚区域合作组织的地位作用是当前中国处理这些问题时应着重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