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9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到1986年中共中央相关文件的出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代替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以更加符合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道德、民主与法制等内容为主体,重新规划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精神的宣传与教育。从宣扬革命时期形成的军事共产主义作风,到更贴近实践、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的文化建设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要求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强调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建》1994,(5)
明确基本内容坚持重在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四李伟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1980年,我们党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从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几个方面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其中,理想是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纪律是必要保证,文化则是重要条件。科学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崇尚科学,就是要坚持科学的标准,划清与愚昧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归根结底,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素质建设。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其中,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而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一项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陈为  刘艳梅 《奋斗》2002,(5):42-43
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性要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追求理想,利于形成民族精神支柱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内容和目标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里,人及其素质问题,显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素质的要求是“四有”。在一般人看来, “四有”中“有道德”和“有文化”是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精神文明”的英文译名就是ethicaI and cultural level (直译为“道德和文化水平”)。但是,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是精神文明的摇篮,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环境如何,直接关系着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奠基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首先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着眼点在于建设。我们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丈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4,(3):60-64
正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而且也表现在精神文明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是个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综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张丹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邓选》第三卷中,...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基层群众性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东台市以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农民学校、职工政校、家长学校为基层群众性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在坚持中普及,在加强中提高,有力推进了本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理想□刘俊谦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理想不行。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科学理想。没有科学的理想或脱离现实的理想都会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像“苍蝇碰玻璃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