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元 《八桂侨刊》2018,(2):74-80
华侨投资是海外华侨与侨乡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福建作为传统侨乡,华侨投资贯穿始终。华侨投资的原因既有祖籍国方面的积极招徕,也与国际经济形势、华侨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相关。农林渔牧产业是近代闽籍华侨投资的重要领域,其地域分布、投资时间、来源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侨资企业的失败不应仅仅归因于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制度僵硬、官吏推诿,华侨经济重心仍在海外以及投资人跨行业投资也是侨资企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桂系统治之初,广西地方政府通过派员前往海外宣传,热情接待回国考察实业的华侨等举措,积极吸引海外华侨回到广西投资兴业。至20世纪30-40年代海外华侨在广西从事矿业与农垦等方面的投资之时,广西地方政府采用共同合资、向侨商提供贷款与保护等诸多措施为侨商提供便利。海外侨资的引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密切了华侨与祖国之间的联系。二者在共同促进广西侨乡新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广西侨乡民众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侨乡,侨胞、侨属人数很多。海外侨胞有着强烈的爱国爱乡之情,他们对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侨对广西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涉及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三个方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强国。广大侨胞在海外较早地接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怀着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纷纷回国投资办厂 购置新式机器,采用新技术,从而开始打破几千年来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这在技术史上无疑是一大进步。侨胞对广西近代科技发展的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人才方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大批有抱负的爱国青年,纷纷到国  相似文献   

4.
陈岗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5):162-168
海外华侨是中国近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以近代广西为视域,从经济开发、文教事业进步,以及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嬗变等方面考察了侨力资源在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众多,至今却没有一所华侨博物馆。近年来,关于建立华侨博物馆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走访和调研并就目前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首先可以抢救、收藏和保护华侨文物,为广西侨乡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库;其次可以通过展示华侨历史文物,彰显华侨华人与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历史功绩,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的交流;此外还可以向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广大民众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方针和政策法规,激励侨众为广西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扩大广西在海外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6,(2)
近代华侨对祖国感情深,他们在积累一定资金后,纷纷回国投资,海南也成为他们的投资对象。华侨在海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热带作物种植业、矿业、交通运输业与盐业,华侨投资创办的公司开启了海南现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李汉金 《八桂侨刊》2011,(2):7-9,13
本文追溯了广西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行动。其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积极为革命进行宣传和鼓动,行动上大力筹措资金支援国内革命运动,甚至不远万里回国直接参加战斗。本文以广西籍华侨华人为切入点考察辛亥革命,旨在通过回顾辛亥革命历史,弘扬华侨华人的爱国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华侨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海外华侨在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归国华侨在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广西接管地方旧政权和组建新政权的参与者,是广西社会主义建设相关事业的初创者,是广西华侨农林场披荆斩棘的开拓者,是国家主权、祖国统一的维护者,是新中国初期广西侨务工作的开创者。广西归侨以坚强的爱国之心,坚定的报国之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侨胞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海外华侨不仅对侨居国的开发和发展经济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和革命传统,对祖国的革命事业和经济、文教、福利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①他们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革命,并和祖国人民一道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②华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1.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2.广西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3。近年来我国对华侨史的研究4.印支二川华侨史比较研究5。巾法战争时期的华侨6。广西籍华侨华人旅居南洋述略7.泰京广西会馆和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的成立8.浅论广西会馆9.华侨史初探兼论近代华侨对祖国的贡献10.奋迅纤口难丹心照汗青 一一南洋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11.华侨华人现状分布12。岑澡县水汉乡华侨多的原因玲.越南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支援14.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广西会馆15.一纸箔钱撩动乡情袅袅 西林县政协启开对港侨联络之门16.多才多艺的华人教授周庆陶17。华侨与孙巾山革命18.…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945年间,华侨在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了投资设厂活动。基本原因都是为了增强祖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经济实力,其爱国行动得到各地的理解与支持。但华侨在两地的投资环境、投资特点和投资效益却存在明显差异,用比较方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引进政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张莉 《八桂侨刊》2009,(4):42-46,52
本文集中研究闽南地区,表明近代华侨的投资和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是密切相关的。近代华侨的投资随时局的变化而波动起伏,这直接影响、制约着闽南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范围和深度:近代闽南地区出现了外向型近代工业、繁荣的城市商业、现代型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传统产业结构的变化。但由于这种变迁并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内部自身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受国际时局左右的侨汇上,因而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全省建设会议”和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元月1日至10日,广西省建设厅在柳州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建设会议”。这次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邀请了华侨代表参加。《八桂侨史》1991年第2期发表的笔者与已故范柏樟同志生前合作的《广西招徕侨资溯源》一文(以下简称《溯源》),曾提到这次会议,并简要介绍了新桂系为动员华侨出席会议而采取的某些措施。事实上,这次会议有其丰富的内容。它是新桂系1925年统一广西并登上统治宝座后,首次召开全省规模的建设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阐释广西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文化的含义入手,探讨了两者的互动。所谓广西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文化的互动,是指广西侨乡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会的影响,以及华侨华人文化对广西民众及其社会的影响。广西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文化互动的主要内容,就其作为各自发挥影响的精神力量而言,主要表现在观念形态、心理特征、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其中广西侨乡文化对华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成份包括:革命斗争传统、乡土意识、家庭观念和宗教信仰;而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对广西社会产生影响的是商品意识,以及华侨华人文化中所吸收的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个人投资实业:一是投资股份制企业。个人可以通过参与购买股份制企业的股份,成为企业的股东,依法享有管理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直接投资办实业。可以办个小商店、小工厂、小公司等,形式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可以单独出资也可以合伙、入股共同投资。由于实业投资牵涉合伙人、项目、投资人素质等问题,故以下:10条建议供读者参考。 l.不要把钱孤注一掷,应随时警惕投资风险。实业投资有赔有赚,如把钱全部投进去,赚时固然收益颇丰,赔时则往往很惨。 2.不要贪图暴利。不少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在选择经营项目时,往往瞅准那…  相似文献   

17.
近代华侨对国内投资的不同出发点华侨、华人的资金,在我们四十年来引进的外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今后也仍然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成份。它的规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但是,它的出发点、也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不同。从本世纪开始,出现过多次华侨回国投资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区侨务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对繁荣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和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侨务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 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各大洲。可以说,凡是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华侨华人。广大华侨虽远离祖国,但长期以来同祖国保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近现代,广大华侨对祖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会主义革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就曾经用“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两句话来赞扬海外华侨对祖国革命的贡献。广大华侨在漫长岁月中的爱国爱乡的行动,以及他们在发展侨居国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在广西的投资情况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落实华侨私房政策是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侨胞爱国爱乡、加强团结、加快四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英明决策。广西贯彻实施此项政策5年来,引起海内外颇多反映,未能系统收集,姑且说是拾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