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经济”与美国经济周期章嘉林美国经济界目前极为流行“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意指美国已经出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持续增长并存的新局面。当前的经济增长带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特点,有些过时的概念和做法必须予以重新评价。有人甚至大胆地宣称...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低失业、低通胀同时并存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等新特点,克林顿总统及美各界人士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期。世界各国都对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现象给予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关系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而且代表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最近已经成为社会上最热门、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言必谈“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但您真的了解“新经济”吗?什么是“新经济”?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而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少年来各国经济奋斗的目标。什么是新经济@樊宏伟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一期提出"新经济"这一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有不同认识.特别是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以来,有些看法几乎针锋相对.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美国<华尔街日报>(2001年3月29日)发表的"新经济?好戏还在后头"一文中指出:"想像新经济已经完蛋就等于在18世纪初认为,由于曼彻斯特的纺织业制造商破产了,所以工业革命就完结了.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经济目前处境不妙过去两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的经济形势是比较好的。在美国和西欧多数国家经济都处于衰退状态的情况下,只有日本经济还保持着增长局面,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也远比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各国为低。但是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形势发生逆转,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也出现了七年来的第一次下降,比上季度减少0. 9%(折成年率为3. 5%),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内涵、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称之为“新经济”。令我颇感兴趣的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科技发达国家不在少数,为什么“新经济”偏偏率先发生在美国?这问题过于浩繁,远非千余字可释解,但仍觉得有必要浅谈一二。 国内许多研究者十分强调政府调控和干预对美国“新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政府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等。然而这种论点无法解释,为什么政府同样进行了大量科技投入且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性更强的欧洲和日本没有出现“新经…  相似文献   

7.
1986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回升,但增长率明显下降,平均从1985年的3%降到1986年的2.5%左右,失业率仍然很高,平均在8%以上,通货膨胀率则从1985年的平均4.6%降为1986年的2.5%左右。因此,1986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低一高”,即低增长,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1987年,预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仍将维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脱离传统轨迹,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与新趋势:高油价与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并存;全球发展失衡与经济多极化趋势同行;经济风险增多与发展持续性增强共处。从存量看,美国依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从增量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作用凸显,影响上升。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快崛起,加速了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了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在经过9年增长后,仍基本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金融市场继续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但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人们对美国股市暴跌、通胀抬头、美元贬值、经济出现急刹车,从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波的担心似乎也在不断增加,美国跨世纪经济走势已引起各国广泛关注。当前经济运营良好一、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自1990年以来,经济未出现周期性波动,仍持续增长。迄今为止,经济已持续增长104个月,今年头三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4.3%、1.9%和5.5%,预计全年在3.5%以上,甚至有可能与前两年的3.9…  相似文献   

10.
国外解决失业问题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世界失业问题较为严重。失业状况呈现出普遍性、严重性和激增性的特征。目前 ,世界各国政府对解决失业问题都十分重视 ,许多国家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对待失业问题 ,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 ,这些经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经济增长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被作为解决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美国进入 90年代以来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出现前所未有的低失业率。据统计 ,1979—1995年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2 .4% ,同期的失业率从 8.5 %降至5 .6 % ;1997— 1999年上半年实际…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已进入持续的适度增长时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3.51%;失业率8月份下降到6.1%,为10年来的最低点;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受到遏制,比去年低2.7%;1994财政年度头8个月的财政赤字为165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80年代是拉美国家“失去的10年”;90年代拉美经济开始恢复增长,但速度缓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内储蓄率低下是最重要的原因。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超乎寻常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1975~1995年,东亚的私人储蓄率从15%上升到25%;与此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增长了2倍。大量研究表明,拉美和东亚经济发展中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拉美的资本积累率低且增长缓慢,东亚的资本积累率比较高;这种差异是造成两地区经济发展业绩不同的重…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亚太经济出现了令人注目的稳定、持续、高速增长,从而使这一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广义的亚太地区包括西太平洋诸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沿海、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等国,狭义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通常讲的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是指狭义的亚太地区,即包括日本、中国、“四小龙”、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要考虑世纪之交的亚太经济,必须首先考虑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初以来,由泰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地区,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在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经济基础最好,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然而,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也在劫难逃。本文试就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政府的对策作一分析。一、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马来西亚的金融危机,早在去年5月间已出现某些征兆。在泰国货币一再受到投机商的狙击和泰株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下,马来西亚的外汇市场也开始出现动荡。在此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就曾在外汇市场抛售20亿美元来稳定马元汇价。…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马来西亚经济在过去的10年中一直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形势急转直下.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方面使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一方面又导致潜在通货膨胀的迅速释放,通货膨胀成为马来西亚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货币贬值的影响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加上政府对物价进行了控制,因而在1997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率仅达2.3%,低于第二季度的2.5%.然而,从  相似文献   

17.
“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正演变为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目前美国的“占领”运动呈现出以青年为主、口号多变、目标不一、缺乏领导等特征,媒体对运动反应低调,政党对其看法对立。催生“占领”运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与失业率攀升,公众对大型金融机构失望,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公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信心不足等。该运动对美国金融机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2012年大选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使美国民众和舆论趋于保守,孤立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而将助推国际责任的转移和国际金融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走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美国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机会,在发展新经济中捷足先登,加之其经济机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因此,在 21世纪初,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将保持“龙头”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新经济的全球扩展,美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将可能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着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并正在陷入长期增长乏力、低迷的困境。究其原因,短期内自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所导致的世界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发挥着更为根本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进程,是近五、六百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它一方面使得美国经济超越了16世纪以来形成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开辟了另外一个新的"电子·金融经济空间",成为一个典型的依靠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资本自由流动来掠夺全球资源的"金融国家";另一方面,它在美国国内外形成了双重的"中心—外围"结构,在国内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在国际上则形成了"金融国家"与"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工、竞争格局,导致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和以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巨大。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存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产生一定影响,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各个层面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参与,也将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 1993年是克林顿政府企图“重振”美国经济,“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正式运转,日本政府更迭、谋求摆脱经济衰退的一年;美国经济略有起色,日本经济萎迷不振,欧共体经济更加恶化,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生产和流通领域问题不少、难以解决,形势相当严峻的一年。 (一)低速增长持续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西方国家1993年的经济增长率仅1.1%,较去年的1.7%还要低。这样,自1990年以来西方经济增长处于很低水平的局面已持续近4年之久,这是战后以来西方经济发展史中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