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巴以和平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开始的阿以和平谈判,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谈判首先取得历史性突破。1993年9月9日,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互换信函;宣布相互承认。13日,巴、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宣言规定;巴、以将就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自治进行谈判。谈判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第二阶段,讨论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巴自治问题;第三阶段,谈判巴自治区最终地位、耶路撒冷、犹太太定居点和巴难民遣返等问题.又称“最终谈判”。…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战略目标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解组织成立近40年来,其战略目标曾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从在整个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主国家演变到分阶段建国,然后再变为在西岸和加沙建国,最后确定了奥斯陆模式,在加沙和杰里科先行自治。巴勒斯坦战略目标一步步趋于现实,为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巴勒斯坦两大派别"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武装冲突升级,哈马斯武装攻占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加沙的官邸,阿巴斯下令解散由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担任总理的民族联合政府并组建"紧急政府"。国内学界称此事件为"加沙事变"。加沙事变是"后阿拉法特时代"的巴勒斯坦缺乏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巴内部路线和权力斗争加剧以及以色列和美国的高压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目前情况看,不排除巴勒斯坦"两地分治"长期化或事实上形成"一国两制"的可能,但巴要建立两个国家则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巴内争不止的态势对地区安全局势、巴以谈判进程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先后宣布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在美巴以峰会之后,巴以连续发生了多起暴力冲突,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然而,6月底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哈马斯等三个激进组织宣布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使中东和平进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刚刚开始的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将包括以下6个方面,其主要内容、以巴双方的基本立场和解决前景分别是:1、巴勒斯坦建国(巴勒斯坦实体的永久地位)问题:1947年的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  相似文献   

6.
7月中旬以来,巴勒斯坦自治领土加沙地带发生了由巴部分武装分子参与的绑架人质、枪战、纵火和游行示威等一系列事件,致使加沙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并引发政治危机,包括总理库赖在内的多名高官向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递交辞呈。巴陷入了十多年来最严重内部危机。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至11月10日,我们有幸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考察采访,在巴勒斯坦通讯社的安排下,先后走访了加沙、耶路撒冷、伯利恒、希伯伦和拉马拉,参观了政府部门、难民营、农场、个体作坊和在建机场,同自治政府官员、联合国难民救济署官员、巴研究中心负责人、新闻界人士和工人农民进行了交谈,深入采访使我们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巴勒斯坦安全机构(PSS)是巴自治政府最为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长期以来,阿拉法特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该机构的最高领导权。自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中东和平新计划"后,美以一直压阿拉法特对巴安全机构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在巴内部,以前任加沙预防安全部队司令达赫兰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1999年4月29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举行历时两天半全体会议后决定推迟宣布建国。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双方应于1999年5月4日结束有关巴最终地位的谈判。今年3—4月间,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加强了宣传和外交攻势,声称巴将按协议规定“如期建立巴勒斯坦国”。但在“最后期限”来临之时,巴勒斯坦委员会(议会)于4月26日以41票对1票通过决议“保留推迟建国的可能性”;4月29日结束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最终决定推迟宣布建国。从近中期看,巴建国仍将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0.
1967-1987年间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政治上,以色列试图永久控制两地,否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生存权,导致巴民族意识增强,反以斗争风起云涌;经济上,以色列控制两地经济发展,造成两地贫穷落后且经济畸形发展;以占领还使巴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今年7—8月间,以色列按照原定计划,加紧实施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撤出的“单边行动计划”,巴以关系发展走向进入了一个敏感期。国际社会和巴以双方都努力维护形势稳定,但各自立场不会有大的改变。事关中东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有必要作出历史回顾,理清来龙去脉。一个父母,两个兄弟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来自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该地的最早居民。公元前13世纪,来自爱琴海边上的腓力斯丁…  相似文献   

12.
中东问题是当代世界政治的热点,而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长期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地区的问题象巴勒斯坦问题那样错综复杂。那样扑朔迷离。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有巴勒斯坦建国问题、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问题、阿拉伯难民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其中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是巴  相似文献   

13.
《奥斯陆协议》在巴勒斯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对巴勒斯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主要考察它对巴勒斯坦政治体制的影响,试图勾勒出巴勒斯坦政体演变的脉络。一、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1996年1月20日,巴勒斯坦大选首次在西岸(包括耶路撒冷)和加沙举行,任务是选出由88位成员组成的一院制立法委员  相似文献   

14.
巴以争端的新焦点--隔离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离墙问题成为和平解决巴以争端的一大障碍,也因此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以色列修建隔离墙固然有反对恐怖主义、防止和减少恐怖袭击、保护以色列民众安全的目的,但它在事实上圈占了巴勒斯坦的许多领土和资源,给巴勒斯坦民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对巴勒斯坦建国也极为不利.修建隔离墙违背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准则,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造成了障碍,遭到巴勒斯坦的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相似文献   

15.
最近爆发的加沙战事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以暴易暴”、“冤冤相报”这一恶性循环长链条中新的一环,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哈马斯现象之所以产生并获得广泛影响与支持,是同以对巴实行双重标准的强硬政策分不开的。巴两大派的关系与巴以关系相互影响。以拉一派打一派不可能实现巴以和解。旷日持久的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以虽占军事优势并有美国支持,并不等于有了安全。中东和平的出路在于通过政治谈判实现民族和解。  相似文献   

16.
阿拉法特的去世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问题的终结.如果阿拉法特的后继者仍坚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力,可能也将被以色列视为所谓"实现和平的障碍".巴以都面临严峻挑战,以犹太种族和民主精神为立国原则的以色列不能永远占据着巴勒斯坦领土,也不能吞并巴勒斯坦,建立两个民族国家并和睦相处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惟一可行方法,但和平之路依旧漫长,需要国际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推动巴以冲突的公正解决.美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以色列的立场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巴勒斯坦法律制度具有结构性缺陷。除自治当局颁布的法律外,还包括在约旦河西岸起作用的约旦法律、在加沙地带起作用的埃及法律、以色列军事法令、英国委任统治时期法令、伊斯兰教法、习惯法等,甚至还有部分奥斯曼帝国法律。这些法律分别受到大陆法系、普通法系及伊斯兰教法等不同传统的影响,许多内容相互冲突,落后于时代,成为巴勒斯坦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治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但法制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巴以和谈屡次受挫、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自治政府无法获得完全立法和司法权是外部原因;行政权力对立法和司法的过度干涉则是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刚刚告一段落(布什5月1日宣布战场上的行动结束),中东和平进程就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动向:4月30日,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提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5月25日以色列内阁投票决定有保留地接受“路线图”计划;6月3日和4日,美阿(拉伯)首脑会议和美以巴三方首脑会议先后在埃及西奈半岛的沙姆沙伊赫和约旦红海旅游胜地亚喀巴召开;6月30日,在经过亚喀巴峰会后新一轮流血冲突后,巴主要武装派别宣布有条件对以停火,以色列则迅速完成了加沙地带北部的撤军;7月1日,以巴总理举行两个多月来的第四次会谈,决定组建一系列部长级联合委员会,以军从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撤军。中东和平进程在经历了近三年的流血冲突后,“突然间”又透出了一丝“久违了的曙光”!那么,我们如何评价亚喀巴峰会和“路线图”计划?中东和平进程目前出现的“转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当前的和平进程?有关三方的领导人——沙龙、阿巴斯和布什实现和平的意愿和能力如何?近期内以巴和平进程的前景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对您正确把握当前和平进程局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哈马斯”(Hamas)是巴勒斯坦一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以针对以色列搞极端恐怖活动而著称。它源于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会”,80年代未,在以色列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反以斗争中异军突起。“哈马斯”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领导的反以斗争具有独特的政治主张、斗争策略、斗争方式和目标。80年代末,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20.
巴勒斯坦自治区经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勒斯坦自治区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1967年以前分别由埃及和约旦占领。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两地。1993年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加沙和西岸部分地区实现自治。目前,巴自治区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积约2900平方公里(加沙地带365平方公里的65%、西岸5880平方公里的43%),人口300多万。巴自治区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水源短缺、矿产稀少)。从地理位置来看,加沙和西岸被以色列分为互不相接的两块“飞地”。不仅如此,两地本身也被以色列分割。加沙的16个犹太人定居点占据着35%的土地,且分布在土质、水源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西岸有100多个犹太人定居点夹杂在星罗棋布的阿拉伯城镇中间,使巴自治区无法连成一片。狭小且支离破碎的领土,加上以色列的封锁,使巴勒斯坦商品的生产、销售与流通均受到限制,从而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