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和兴起,首先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碰到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当代中国在各个发展阶段面临的历史机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历史特点。邓小平对姓“社”姓“资”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一个理论创新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和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事业,应当围绕两个根本问题研究和解决一系列复杂课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高度的自觉。邓小平不仅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论断,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原则要义及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发和回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道路自觉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人民逻辑。  相似文献   

3.
"走自己的道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道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溯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推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与四川省委党校在成都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本次论坛选在四川,是为了更有意义地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10周年诞辰,继承和发展他带领我们全党所开启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本次论坛以"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主题,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社科院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等近百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我们应当用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全主义的理论与路线来统一思想。依据邓小平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应该明确肯定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正确理解这个标准,才能消除担心搞资本主义的忧虑,才能解放思想,使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快一些,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在改革中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并不是平列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工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主要研究概念、观点、假设、结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即逻辑自洽,在同化、吸收其他先进理论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的逻辑维度来看,就是要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立足现实生活与着眼未来发展的统一,其建设的最终旨趣指向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洽的,它构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的特质而没有背离"社会主义",即姓"社"不姓"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贡献莫过于领导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源于毛泽东,始于邓小平、成于邓小平。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规律作为根本依据,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基本规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作为主体力量,在实现人民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道路所鲜明体现的认识路线、思想方法和根本立场,对于我们今天深刻把握中国道路的精髓和真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道路开拓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确立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走向成熟、定型和完善。回顾5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历程,从宏观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其基本框架、特点和定型化问题,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发展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根本制度基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革命方法的中国特色,表现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道具有六条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思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也与1979年地方人大常委会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实践中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三统一"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或民主政治理论的紧密关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是一种实践模式,也是一种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敬增近来,一些国外学者曾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内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糊涂认识。其症结之一就在于没有弄清楚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发明人,对此做了很多具体论述。但是,他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明确定义,相反还强调,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的清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不能照抄经典,也不能照搬别国模式,需要当代中国人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现今,重温邓小平论述的启发是: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关系中,充分认识其异同,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比较恰当合理的定位,从而引导中国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段祺华 《团结》2012,(2):45-46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20年前的初春,中国大地乍暖还寒。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紧要关头,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喋喋不休,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言九鼎的南巡讲话,再次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改革共识,明确要求不争论,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是与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不断提出、反复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未竟事业和探索成果,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改革动力论"开辟了以改革为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定了基本原则,明确了价值核心,提出了重要前提,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和政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和一整套民主制度,其逻辑起点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道路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模式,也不同于国外的权威主义政体,而是具有自身的特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30年,是富强中国的30年。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特别需要研究和宣传邓小平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峰 《学理论》2012,(29):12-13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考验着执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于他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始终,集中表现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和途径;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改革历史关头在国家层面提出的"顶层设计",是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历史阶段后最高层次的宏观指导理念。这一理念伴随改革提出和深化,具体体现在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客观环境、旗帜与道路、历史阶段与根本任务、组织保障与政治保障的认识和设计上。理论界对邓小平的"顶层设计"存在很多模糊认识,科学理解邓小平"顶层设计"理念,必须准确把握邓小平"顶层设计"的提出基础与方式、设计方法与过程、层次划分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