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被公认是代表西方汉学界80年代最高水平的学术专著。90年代初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相继用《剑桥中华民国史》的名称出版了它的第12‘13卷中译本,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高校中国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并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为了对这部影响重大的学术著作做出科学的评价,以更好的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成果,推动史学研究的进步,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于1998年5月30日举行了(剑桥中华民国史)学术书评会。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相似文献   

2.
王海光 《理论学刊》2004,15(9):106-107
麦克法夸尔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现任哈佛大学政府系主任。他是美国最具盛名的中国学家费正清教授的衣钵传人,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与费正清共同主编了《剑桥中国史》第15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麦克法夸尔治学严谨,注重史料,长于理论分析,尤以“文化大革命”史的研究蜚名世界学坛,在哈佛大学首开“文革”史课程,撰写有《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卷本)等多部中共党史专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的英租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武汉民众的伤亡情况,史学著作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有的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4卷等;有的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有的则认为当时并没有群众在惨案中死亡。由杨天石主编的《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中国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由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等著作,均…  相似文献   

4.
由福建省档案馆编写的《民国福建省行政区划》一书,系根据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编写而成,它包括“民国福建行政区划一览表”和“民国福建省各县分区设置概况”两大部份,内容翔实、丰富,是研究福建省内外地方史、历史沿革以及当前的编史修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参考工具书。此书今年七月份可望与读  相似文献   

5.
李立三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们提到李立三,很自然联想起“立三路线”。因为“立三路线”是李立三应该负责的一次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和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标志着“左”倾冒险主义又一次在党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当决议传到莫斯科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说:李立三发痴了。这次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党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是完全必要的。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即立三路线统治党中央,总共不到4个月,对…  相似文献   

6.
评《剑桥中国史》第14卷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分析力平《剑桥中国史》第14卷的出版,引起了中共党史学界和中国现代史学界的注意。这里,就此书论述新中国1949年至1957年的"对外关系"的第6章,谈一些看法。在这章中,不乏一些好的论述和见解,有些治学方法也颇...  相似文献   

7.
《李立三之谜》(李思慎、刘之昆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认为李立三一生充满着谜。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李立三之谜》一书中唯一的“谜”,是关于李立三死因的“谜”,而这个“谜”也只是作者主观设置的。笔者以为,不能用安眠药来源一个疑点推翻李立三服毒自杀的事实;作为知情人的作者.不能仅仅说明安眠药来源与己无关,而应提供更多相关资料以消除疑点。  相似文献   

8.
刘学礼 《党史文汇》2013,(11):19-23
新四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发展而来,其名称存在的时间为1937年10月至1947年1月。先后由叶挺、陈毅任军长,后组建为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对于新四军的抗日情况,中外历史资料都有很多记载,国共双方编写的军史、党史,国外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等都有论述。实际上,新四军的抗日环境相对八路军来说更为艰难困苦,因为其活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曾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担心中共领导的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会影响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王健英同志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红旗出版社1983年5月版,以下简称(《汇编》)一书,为我们研究党的领导机构沿革及成员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但诚如编者在《后记》所提及的,此书对地方党政组织仍存在着“不够全”、“拿不太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党第—部领导机构沿革和领导成员演变的系统完整的重要著作、王健英教授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增订本),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称“此书经修订之后,内容较前丰富,准确程度大为提高,确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史料工具书。它的公开出版,对于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教学、宣传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通览增订本觉得此书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郊区阳三石芋园府。他的父亲是一位晚清秀才,名昌圭,字镜蓉,以教私塾为业。李家早年很富有,后来逐渐没落,到李立三少年时期,每年仍能收20石左右的租谷。因李家院门正中有正楷“芋园”二...  相似文献   

12.
陈觉编著。初版于1932年11月,囊括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国内外有关史料,史料价值极高,称为信史第一手文献。近世出版的许多有关“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著作,多取材于此书资料。书中大量史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生动地记录了各界人士抗日的坚强决心。全  相似文献   

13.
李立三故居     
李立三故居坐落在醴陵市城区东南2公里的渌江乡福建围村,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有房屋32间,为土木结构的单层庭院式民居。原为他人产业,1891年由李立三的祖父所购置。故居又称“竽园”,开一“八”字槽门,门额上题“芋园”二字,两边是门联“春华秋实,日升月恒”。李立三的父亲和伯父均为前清秀才,都在故居内办过私塾。1899年11月18日,李立三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9年,李立三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等许多震惊中外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4.
《剑桥中国史》第14卷评析研讨会综述樊一6月2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邀请在京单位的10余名学者,对《剑桥中国史》(第14卷1949──1957年部分,以下简称"14卷")进行了评析研讨。评析《剑桥中国史》的工作,是由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同志最初倡议,经党...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以来,民国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越来越得到史学界的重视。它与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等,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福建的民国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至今尚是一块未开垦的肥沃的处女地,大量的材料尚待挖掘。本文介绍两份福建早期民国史的重要史料,以图能对福建的民国史研究尽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徐梁伯 《理论学刊》2006,(3):126-127
众所周知,在不太遥远的过去,民国史一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雷区”,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民国史研究开始解冻,一批探索性的成果陆续面世,其中由张宪文教授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纲》,成为国内第一本中华民国全史。该书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新框架体系,在运用了大量第一手史料、特别是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对若干历史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认识、新观点,纠正了某些流传甚广、不实事求是或不准确的见解和说法,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民国史研究的发展。学术的发展、繁荣、成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两个…  相似文献   

17.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周策纵教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五四” 运动史研究权威.他以个人在密西根大学博士论文扩写的55万字英文专著《五四运动史》,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连续再版7次,居该社出版之冠.美国一些大、中学校节选此书为学生读物,意大利也出版了译本.西洋研讨一般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的书,几乎例必征引《五四运动史》的事实与意见.各国专研中国近代史、思想史、文学史或传记的著作,征引《五四运动史》之处多得无法统计.港台、日本、英、法、德、加拿大、捷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报刊,都曾发表专文评述《五四运动史》,称誉此书为“一本材料详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相似文献   

18.
1989年中国现代史研究在民国史、中共党史、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史诸领域,通过发表大批学术论著,举办一系列专题学术讨论会,继续得到拓展。一、民国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之处一年来,在民国史研究园地里,先后有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唐绍仪学术研讨会、抗战时期国统区学术讨论会、“40年来台湾史学”研讨会、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首届全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讨会的举行。倾心于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学者们,还于4月成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以着手对文化史这个史学研究处女地进行开垦。据笔者初步统讨,全国各地出版的民国史专著、丛书、学术论文集、人物传评、回忆录和专题资料汇编不下60余种,发表的论文400余篇,一派兴旺繁荣。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夏随曹云屏同志到安徽,寻访黄埔军校人物的踪迹。一路经合肥、六安、金寨、寿县、淮南、芜湖、泾县、云岭、安庆、桐城等地,与黄埔学生或其亲友及黄埔校史的研究者交谈。曹云屏的父亲曹渊,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生,北伐时牺牲于武昌,是一位著名的烈士,在安徽知名度很高,故云屏在皖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许多单位和个人都提供了有关的史料。这一次黄埔“访史之旅”,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20.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多卷本《剑桥中国史》的最后两卷,由于这部“巨著”系由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学“权威”集体编撰,发行量大,流传面广,因而书中的错误观点也广泛传播。它不但对西方社会公众了解中国产生严重的误导,而且有迹象表明,它也对中国国内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近年来在这些学科领域出现的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