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线》1993,(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已经强调多年了。去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又明确指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束缚,又一次大大解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振奋了人们的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因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必要性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段讲中,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科学命题,人们往往误认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一思想,必须正确地把握它的理论层次和思想脉络。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生产力层次在这个层次上,邓小平第一次把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联系起来认识。他不仅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科学命题,而且论述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本身都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提出了选择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98页)这一论述冲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点的传统见解,它按照当代科学成果,实事求是地把计划和市场还原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体制取向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那种仍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看法,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专利品的思路,在今天已完全过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常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是邓小平。他用言简意赅、鲜明精辟的语言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论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他在1979年、1985年、1991年几次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谈话的拓展和深化。这一科学论断是他在认真总结我国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深入思考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实践而得出来的,是他在放眼世界、冷静观察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而提炼出来的。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肯定了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 五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  相似文献   

8.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粮食企业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桎梏下,对市场经济不敢探寻,仿佛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讲得非常明确,非常透彻,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他的这些精辟论述,进一步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当作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五年前,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后的重要谈话中,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70年代末以来,小平同志经过深邃思索,曾多次论述到市场经济问题。92年初的南巡谈话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观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并不矛盾的观点;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的观点;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点等。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飞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南巡谈话提出了这一理论,才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得以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以南巡谈话为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以来,今年在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再次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历经十三年改革的探索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党对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发展轨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战略性的重大突破与飞跃,开始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要顺利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 长期以来,我们曾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相似文献   

1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在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 ,解决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贡献。邓小平同志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倾听实践的呼唤 ,冲破了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 ,开拓创新 ,大胆探索 ,创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使我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目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因此 ,认真学习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其实,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划分为姓“社”和姓“资”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15.
查仲春 《理论学刊》2005,(11):42-43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制思想,为我们党依法治国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依法治国提供了适宜的经济土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良好的基础。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多样化和利益分配市场化两大特征,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正是从这两大特征中产生出…  相似文献   

16.
宋佩华 《理论学刊》2006,3(12):57-58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这一理论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到列宁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思想,再到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系统地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这一思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论禁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是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一、走自已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战略全局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一整套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譬如:①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指导方针,这为我国“新的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②他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强调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点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③他精辟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④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拥护。⑤他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否则就不可能快速发展起来。从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出“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⑥他提出不搞运动,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