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的历史遭遇和斗争经历以及追求和平、合作、发展的现实愿望,使中非结下了深厚友谊2006年被称为是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从年初李肇星外长访问非洲六国、中国政府首次对非洲外交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到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上半年前后访问了非洲十国,几件大事引起国内外媒体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2.
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与非洲领导人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3.
应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的邀请,李鹏总理一行将于11月30日到12月4日对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政府首脑21年来首次访问越南。这次访问对进一步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陆地边界长达1300多公里。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各族边民跨境而  相似文献   

4.
中非将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白皮书,表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非洲和对非关系,始终把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置于中国外交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中印要做好邻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定于1月13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政府在2008年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首脑,也是辛格总理对中国的首次访问。辛格总理访华是中印高层互访计划中的重要安排。据印度媒体报道,经济学家出身的辛格总理对中国早就十分心仪,希望亲身感受和了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同时希望与中国领导人交流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共同探讨进一步加强双方战略互信的措施和方法,促使两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近年来,中印两国的高层互访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继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主办的“中国一非洲关系论 坛”是为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部长级合作论坛的准备会议之一。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中非关系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充满信心。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中国宋朝,当时中非之间不但有了贸易往来,而且还有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非之间更是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与会的非洲朋友对中国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的杰出贡献、中国一贯支持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7.
融冰之旅     
温家宝总理此次访日,既是中日关系出现柳暗花明时的踏青之旅,也是在各种潜在风险下的探索之旅樱花盛开的四月,温家宝总理将对日本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也是继去年安倍首相访华后中国领导人的回访。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看来,近期中日关系的发展可用七个字概括:破冰、融冰、化“流冰”。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李鹏于4月18日至30日先后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今年中国政府在发展周边外交方面的一项重大举动,必将为促进中国同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作出新的贡献,并对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这五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访问过我国。李鹏总理此次是应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蒙古国政府总理彭·扎斯莱的邀请前往访问的。 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李鹏总理这次访问的五个国家或与我国接壤,或为近邻,这再一次反映了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东盟四国     
曼谷专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从十月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先后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这是继赵紫阳总理一九八一年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李先念主席一九八五年访问泰国之后,中国领导人又一次对东盟国家的重要访问,表明中国政府对于同东盟国家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11.
鸣涧 《瞭望》2005,(14)
4月5日至1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将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印度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应邀出席4月6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施政以来,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视周边国家为外交的首要地带。温家宝总理访问南亚四国,  相似文献   

12.
李利 《瞭望》2000,(40)
全秋10月,由中国政府倡导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40多个非洲国家的外长和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与会,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将出席开幕式。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中非论坛,在中非关系史和新中国50年外交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召开对世纪之交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是中非论坛的两大主题之一。非洲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在此次会议上,中非双方将总结过去几十年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面向新世纪的中非经贸合作原则,确定双方在贸易、投资、援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金融、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方向。这预示着中非经贸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日渐强大的中国资本将在广阔的非洲大陆开拓崭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9月9日,温家宝总理启程前往欧洲,对芬兰、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访问,并出席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九届中欧领导人会晤,以进一步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中欧关系的迅猛发展,已成为近年来大国关系变化和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中欧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对双方来说,均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主席4月下旬将对南 非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 在世纪之交对非洲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与此同时,中国发起的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这一盛会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行。这些重大外交举措拉开了新世纪里加强中非关系的序幕。 近10年来,国际、非洲和我国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非关系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新课题。为适应新形势,我国以 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非为标志,调整了对非洲的外交政策。新的挑战与难点 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后,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对非关系。近40年来,我对非洲国…  相似文献   

15.
文井 《瞭望》2004,(18)
温家宝总理5月2日开始对欧洲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中国总理此次访欧,是在中欧对“世界观”、“秩序观”等国际战略问题共同点越来越多的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0,(35)
国 内 李鹏总理结束对东南亚三国访问 李鹏总理一行圆满结束对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访问,8月17日回到北京。 中国政府决定撤离在科威特中国公民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8月14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撤离并接回滞留在科威特的中国公民。中国有几千名公民在科威特从事经济贸易和其它各类活动,至今全部安然无恙。但由于目前科威特的形势,他们已无法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正常生活无法保证。中国政府要求伊拉克政府提供方便并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他们顺利离开科威特回国。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4月下旬,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等三个非洲国家, 其间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主张。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非关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巩固,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形成了患难与共、平等互利、真诚友好、全面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在1955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8,(1)
全球要闻(1997年12月22日-28日)若斯潘首访非洲法国总理若斯潘从12月17日起先后对摩洛哥、塞内加尔和马里3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他出任总理以来首次非洲之行,是法国确立新非洲政策的重要外交行动。若斯潘在抵达马里时说:“法国和非洲国家是兄弟关系...  相似文献   

19.
鸣涧 《瞭望》2004,(20)
温家宝总理对欧洲5国6方的访问取得很大成功,显示中国与欧洲同为当前世界影响日益上升的两大力量,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日益成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洁  冯静 《理论视野》2010,(3):56-58
近年来,随着中非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展开,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就业机会、摧毁非洲传统经济的“新殖民主义”论调,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忧虑和担心。西方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既不符合中非关系历史,也不符合中非交往的现实,更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中非关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和南南合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