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发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现实的一种折射,国际政治研究也有不少新的课题与新的困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无疑是国际关系最新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自然也是国际学术共同体里面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从本期起,本刊以"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的发展"为题设置专栏,由编辑部特约记者以访谈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就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问题,现状与前景进行归纳、梳理和展望,以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整体画面和最新动向,促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内部沟通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21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如何?后冷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正在撰写专著《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现状作了回顾。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引进、批判、吸收,西方国际关系关系理论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具有促进和补充作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还较为注重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中吸取资源,以寻求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土思想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学派"的辩论,反映了中国学者学科建设自主性意识的提高。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和平共处作出了一定的智力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对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以制定合适的地缘战略,对中国而言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主要从权力视角、空间结构主义视角、冲突视角和绝对主义视角来解读国际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又衍生出地缘经济学、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文明冲突论、网权论、天权论等,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权力内涵的多元化,非地理空间重要性的凸显,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地缘政治理论本身具有西方话语色彩,理论发展的目的均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特别是与国家地缘战略的制定紧密相关。因此,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国家利益,我们需要合理吸收有关地缘政治理论的内涵,在发展中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中国的地缘战略,明确地缘战略目标,动态评估战略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实现中国地缘战略的系统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象、客观依据、实现机制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化什么、什么化、怎么化"各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西方学者分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列宁主义革命意识或斯大林主义极权政治;关于"什么化",西方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语言结构、文化形式、民族精神、历史条件、社会实践相结合;关于"怎么化",西方学者考察了在日常工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国内学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象上强调"四个分清",在客观依据上认同"三位一体",在实现机制研究中侧重"五大环节"。中西方学者相比,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亦有截然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村民自治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目光,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和诠释中国农村政治发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东南亚政治的研究经历了起步(1979—1999)和快速发展(2000—2016)两个阶段,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个以上的实体性东南亚研究机构及数百名学者从事东南亚政治的研究。通过对这两个阶段关于东南亚政治研究的专著、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学者对东南亚政治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在2000年以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研究数量和质量不平衡、理论和方法论水平不高,以及对东南亚各国政局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判不够准确等不足。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同时掌握对象国语言与英语、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实现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是提升我国东南亚政治研究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际环境、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主流方向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西方学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视角就是近十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民主能为国家建构和有效治理做些什么?反过来,善治对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受国家治理视角影响,西方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党—国家民主、基层民主、法治民主、弹性威权主义以及非正式制度的民主化几个层面形成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主脉络和新特征。特别是近4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纵深发展,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总体上呈现出辩护、批判和创新三种取向,国内学者侧重于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核心论断及其当代意义的阐发,西方学者则比较倾向于综合列宁和其他理论家的帝国主义理论来进一步提出新论点和新视角。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列宁帝国主义论研究,既要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相关文本加以深入解读来建构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也要关注列宁和同时代不同理论家之间有关帝国主义论述的思想比较来揭示其理论来源和创新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富有挑战性的中国政治研究,西方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承继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本文从组织政治学、政策过程和政治文化三个视角进行了简要介绍。组织政治视角侧重从机构、组织以及集团等中观组织的角度进行分析;政策过程视角则从决策的宏观层面,尤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至今,关于世界政治的西方思想有一项重要的演变结果,那就是关于经济成功的集权主义强国的生命力与其对西方的巨大危险的新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出自西方右派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深刻"反思,其前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由此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它实际上是被迫承认世界上可行的政治体制的多样化和西方政治体制无比优越观念的严重危机,同时深刻地体现了西方根本的价值观念自信的动摇。这类理论的提倡者和信奉者将"经济成功的集权主义强国"(首先是中国)认作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权力优势、精神优势和自信心的最大的长期挑战,然而若干基本因素使得它们几乎完全提不出具体可行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很多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研究需要对问责进行定义,导致问责研究的概念和框架有所差异。对西方问责理论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分析其理论脉络和研究趋势,为研究中国的问责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系统阐述西方学术界在问责的定义、基本理论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国际战略学和国际事务的西方学者开始以极大的兴趣关注一部中国古代兵书。这就是号称中国"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本文作者系美国密执安大学政治系博士研究生,曾于1983年和1990年两度来北大进修,对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作过比较细致的研究。这篇文章在探索《孙子兵法》有关学术问题方面反映出西方人独特的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我们汲取我国古人的战略智慧,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对业主组织的相关研究得到逐步发展。学者们主要采取公民权利、国家与社会关系、中产阶级和政治参与等视角,对业主组织的社区政治行为、社会政治行动和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受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实证主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相较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聚焦于"业主维权"这个相对较狭窄的"本体论"领域。因此,中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拓展国内相关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国内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30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使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尽管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西方需要调整自己,拓宽理论视野,以适应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徐觉哉研究员,请他就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民主政治、中国模式及"北京共识"等问题的争论,给大家介绍一些信息。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处于全盛时期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危机过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反思。他们围绕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现状及其前景两大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特征论"、资本主义"改造论"、资本主义"崩溃论"、资本主义"替代论"等不同论调。显然,西方学者的这些论调都是基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所作的现实分析,因此某种程度上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情绪化。无论如何,这些反思为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在国际学界中颇具代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其战略需求,拉美政治研究在美国兴起。在冷战背景下,由于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与现实政治发展密切联系。美国拉美政治研究的发展表明,其核心争论在于普遍主义范式与相对主义范式的平衡,即拉美国家应追随和复制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还是应打破"依附论"观点下的中心外围结构保持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立性。冷战结束以来,拉美国家的现实政治发展表明单一范式效度的有限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拉美政治研究主要回答如何处理拉美地区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尽管美国的拉美政治研究存在价值立场和历史视角的偏见,但其研究经验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从自由代议制民主在西方产生以来,对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质疑与反思就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对现存民主体制的消极不满情绪日益增加,西方学界内部对自由代议民主制的缺陷与不足也提出了更多批评与思考。无论是对传统民主体制的批评,还是所提出新的制度发展路径,西方学者的关注点都回归到合法性问题上。作为一种政治制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中非峰会激起了国人对中非关系的兴趣。热潮过后,学者的任务是解释和分析中非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本期主题讨论的主旨即在于此。这组文章既有中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非关系和非洲政治发展的考察和论析,对20世纪中国非洲学的概述,也有美国学者对当前中非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资本投资香港的现状与前景陈恩*由于受海峡两岸现实政治关系的制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台湾资本投资香港发展缓慢。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逐步缓和和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台湾资本在香港投资增长迅速,香港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研究政治体制理论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对苏联东欧和西方政治体制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是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理论的必经阶段。本文试图就当代各种政治体制理论作一简单评介。一、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理论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或称政治系统、政治体系,实际上是政治学的"政治"和系统科学的"体制"两个概念的合成物。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来的。在1953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政治体制》(p01iticalsystem)的专著,后来阿尔蒙德和亨廷顿等人使用过这一概念。由于伊斯顿、阿尔蒙德都是擅长系统分析的名家,因此政治体制概念的提出与系统论在政治学中的运用密不可分。他们主张用系统功能方法研究政治体制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政治体制与环境的关系。但是,西方学者对政治体制含义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的。某些美国学者主张采用马克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