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布弱 《创造》2003,(9):10-1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口号提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了加快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几年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这样迟缓?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大究竟应该表现在哪里?如何把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强云南文化人。  相似文献   

2.
罗成雁 《创造》2016,(6):68-69
正对于云南来说,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云南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早,是塑造云南形象的名牌,而且其对云南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建立了文化认同。因此,云南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3.
李锐 《创造》2013,(5):56-57
近几年来,云南积极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加快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版权、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珠宝玉石、茶文化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在充分肯定云南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虽然云南2011年文化产业占GDP的6.11%,但由于云南经济总量较小,云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534亿元,而广东文化产业虽然只占GDP 4.8%,但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却达2529亿元.差距大而明显,已是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4.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2,(4):62-63
全国政协民宗委与民盟中央联合调研组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4月18日至23日,全国政协民宗委与民盟中央联合调研组一行深入云南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山区、村寨、茶园等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地,对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5.
周斌  杨清心 《台声》2006,(1):34-36
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三年的实践之后,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景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刘建华  赵毅 《今日民族》2004,(12):33-36
金秋10月,在大大小小各种会展活动让人目不睱接的上海、已经受到全国瞩目的云南文化产业,又实实在在地风光了一回。24日至28日,泩委宣传部联合上海市宣传部在上海共同举办了“2004云南文化产为一海推介周”由于有省内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借助上中界的鼎力支持,这次活动时间虽短,却成功地向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市推介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又一次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为云南文化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平台。精品云南上海亮相@赵毅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较早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被理论界称为“云南现象”。云南在全国已率先建立起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的统计范畴。云南是“民族歌舞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  相似文献   

8.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整合的理性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北京观察》2006,(1):52-52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在近几年得到了强势推进,文化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作为特殊文化产品的舞蹈艺术,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也经受到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发展舞蹈产业的同时建设好民族舞蹈事业,成为云南文化体制改革不容忽视的问题。处  相似文献   

14.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戴星 《北京观察》2006,(1):53-53
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策措施的问题,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交织,文化、教育、科技三者分离的矛盾突出,制约了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政协委员和各界关心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熹微 《创造》2015,(8):60-61
<正>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格局,塑造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云南样本"。七彩云南,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睦邻友好的精神,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随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也迈出坚定稳健的步伐,开创了崭新的文化篇章,在全国探索出一条"走出去"跨越发展的路径,被业界称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云南样本"。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云南民间投资民族文化产业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领域继续延伸。实践证明,民间投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源。民间资本的介入,能够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极大地丰富文化产品类型,实现文化产品的多元化,从而积极引导多元化的文化消费。但目前云南民间投资文化产业仍存在投资不足和乏力的严峻形势,于是,如何动员民间力量,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就成了一个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村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决定了除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资金及技术都严重不足的经济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村寨完善发展要素和转变经济形态的一种新动力.乡村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力在乡村两级行政区域空间上的业态呈现,是乡村文化要素再生产与休闲消费需求互动交换的产业化,是乡村与城市社会交往行为的经济表达,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及文化消费主义在经济场域中的际遇、交融与再现.  相似文献   

19.
木子 《今日民族》2016,(1):14-23
正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是创意文化的天堂,是生态文化的故乡。提到云南,人们的联想会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民俗、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方面建  相似文献   

20.
王晨  尤朝晖 《群众》2011,(10):93-94
在城市文化竞争力角逐中,不同地区依据其区位资源禀赋,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园区集聚模式。诸如“曲江模式”、“深圳华侨城”、“云南丽江模式”、“北京798模式”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等。其中,“曲江模式”以独特的“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使得古都西安在城市文化空间、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