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由于毒品犯罪手段的隐蔽性 ,决定了毒品犯罪证据收集的困难性 ;而毒品犯罪证据的特点 ,又决定了毒品犯罪证据的复杂性。对此 ,我们在零星贩毒案件中 ,就要以抓获经过材料为基本证据 ,毒品鉴定结论 ,多人证实为根据 ,在此基础上 ,全面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供述和辩解 ,证人证言等证据 ,加以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2.
证据在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认识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及证据特点,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成为办理毒品案件的重点。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一、贩卖、运输毒品案件证据的特点 (一)犯罪手段狡猾、行为诡密、证据种类狭窄单薄 毒品犯罪乎段狡猾、行为诡密,具有隐蔽性。在贩、运毒品这类案件中,明显缺少被害人陈述和现场勘查笔录,就是证人证言也往往不可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对案件的主要事实给予证明。由于行为隐密,被外界感如的程度低、范围小,一般说知道案件主要事实的往往也就是案件的参予者而成为同案犯。对于物证和鉴定结论,证明的对象只是查获的毒品,鉴定只就查获的毒品属何类性质进行说明,解决的只是专门性问题,而不能就案件的其它事实给予证明。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3.
由于毒品案件属于“无被害人犯罪案件”,毒品交易是在犯罪人之间秘密进行的,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较其他刑事犯罪更为狡猾隐蔽。因此,无论是对犯罪行为的发现,还是对犯罪证据的收集都十分困难,给侦查破案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经常使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案件与其它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它刑事案件中常常有被害人的存在。被害人或其亲属因受到不法侵害而对犯罪嫌疑人十分痛恨,具有同犯罪嫌疑人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毒品犯罪中,特别是在贩毒活动中,毒品的买卖双方都严守秘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迅速离开,在现场很难发现有价值的犯罪证据,而且一般不会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犯罪线索。为此,研究当前我国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制定毒品犯罪案件的预审对策,对于指导公安机关的禁毒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是严重刑事犯罪,我国刑法规定了该类犯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调研表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中死刑的适用存在着诸多的认识分歧和执法冲突,主要表现在毒品犯罪中死刑适用的理念、适用的数量标准、适用的证据标准、及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适用界限及相关毒品犯罪是否适用死刑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已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 ,分析研究毒品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毒品犯罪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对于抑制毒品犯罪的蔓延 ,打击由此而引起的各类刑事犯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一切场所。刑事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客观记录。犯罪形式和犯罪空间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刑事犯罪现场的各不相同。在侦查实践中,刑事犯罪现场的数目多得无法计算,为此,只有借助于科学的方法,对刑事犯罪现场加以科学的分类,才能既照顾全面,又突出个性特点,为研究和探索刑事犯罪现场创造条件。 研究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就是对刑事犯罪现场的外延进行研究分类,也就是研究如何正确地将刑事犯罪现场这个属概念,化分为为它包含的若干1种概念,并明确刑事犯罪现场这个属概念的全部外延。恩格斯说:“没有种的概念,整个科学就没有了,科学的一切部门都需要种的概念作为基础……”,这说明了分类在各门科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作为危害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刑事犯罪,历来被当作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拉萨市的毒品犯罪既有一般地区毒品犯罪的典型性,也有当地毒品犯罪的区域性特点。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影响,毒品犯罪在当地迅速蔓延、持续上升,部分吸毒人员甚至把拉萨市作为吸贩毒的"避风港",以逃避打击。文章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毒品犯罪特点,总结出公安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所面临的管控难、查处难、起诉难等困境,并在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现状、特点和实际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毒品犯罪防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危害结果、案发原因、案件特点和犯罪过程、犯罪构成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交通肇事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案件侦查中,要特别重视管辖立案、现场勘查、现场访问和措施使用等侦破方面,以及侦查讯问、死亡认定、罪名认定和证据特点等预审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广辟线索来源,发现毒品犯罪;二是采用多种手段,侦控毒品犯罪;三是选择破案时机和方式,打击毒品犯罪;四是注重收集证据,固定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1.
当前毒品犯罪在我国呈上升势头,对毒品犯罪的侦破工作也越来越多,由于毒品犯罪大多数是没有固定的现场,在取证过程当中进行刑事照相较为困难,而且很多侦察员由于任务重、事务多,很难有时间去考究如何应用刑事照相技术去记录、固定、收集或表现毒品犯罪的具体罪证,所以起诉审判时,常常缺少证据有力的刑事照片,大多数照片也不符合规范,达不到证据作用,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必须重视毒品案件中刑事照相的技术问题,提高照相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收集证据。刑事照相是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以照相器材设备为工具,利用照相技…  相似文献   

12.
检查是获取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毒品犯罪案件的角度看,检查具有针对性、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公开性等特点,而检查所获毒品犯罪证据与其他犯罪证据一样具有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特点外,还有时效性、关键性、调查核实难和不稳定性等特点。毒品案件中检查的法定性包括职权的法定性和法律依据,毒品案件中检查的合法性包括程序的合法性和手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刑事犯罪有着重要意义,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毒品犯罪的发生有着明显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打击毒品犯罪要从提高毒品犯罪成本、加大无毒社区建设、加强毒品危害性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强奸犯罪是一种隐蔽犯罪,通常是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发生的,因而在司法实践中,办理这类案件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证据不易收集和判断。强奸案的这一特征常使强奸案中的被害人陈述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往往成为全案定性处刑的关键证据。但强奸案中的被害人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影响其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因此,正确把握被害人陈述的特点,认真收集被害人陈述,并进行科学的审查与判断,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强奸案被害人陈述的特点被害人陈述,是指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受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  相似文献   

15.
国际毒品犯罪形势加大了我国毒品犯罪防控压力,也对我国毒品犯罪的种类、形式、手段、分布产生影响。超大城市毒品犯罪整体下降,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为主,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占比增加,中心城区毒品犯罪案件占比相对校多,但存在总体数量减少和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检察机关参与毒品犯罪治理面临从传统的依托刑事检察职能的“打击”逐渐走向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的“治理”和从打击供应为重点向打击供应和需求干预并重的两个方面转变。从“供给侧”治理毒品犯罪面临国际毒品犯罪激增压力和依法严厉惩治毒品犯罪“边际效应递减”困境;基于毒品刑事犯罪案件办理面临新毒品种类增多和贩毒方式转变所带来的查处难、取证难等挑战;从“需求侧”探索毒品犯罪治理路径面临更重任务。应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依法严厉惩处毒品犯罪同时,从“需求侧”开展毒品犯罪治理;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和利用网络实施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毒品替代物质的监管力度,建立涉毒品犯罪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6.
对滥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犯罪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滥用毒品行为的犯罪定性,将其定性为无被害人犯罪,并在此基础上以刑法学理论批驳了滥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依据,主张在非罪化的基石上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滥用毒品者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滥用毒品者。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的关联性 ,是指毒品犯罪与涉枪涉黑、涉黄涉赌等相关犯罪具有相互牵连和影响的特征或属性。其类型可分为犯罪学类型和刑法学类型。把握毒品犯罪与其它刑事犯罪的关联性 ,积极开展对毒品犯罪的“主攻战”和“配合战” ,才能从根本上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8.
宽缓刑事政策的确立势必导致毒品犯罪相关理论的重构,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轻刑化等理论在毒品犯罪认定中的适用和协调则成为深化毒品犯罪研究的基础.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毒品犯罪的现行立法和实践,坚持吸毒行为的非犯罪化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实物证据是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一种重要证据形式,也是一种间接证据,收集难度比较大,但对于追查和打击毒品犯罪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办案人员不仅要了解毒品犯罪案件中实物证据的特点和种类,而且还要遵循一定的收集程序和规范,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20.
吸毒者为了吸食、注射毒品而非法持有一定量的毒品,如果毒品数量达到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数量较大”的标准,应认定吸毒者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对于以贩养吸者而言,按照其具体触犯的毒品犯罪定罪处罚,其毒品数量按照有证据证明的具体毒品犯罪认定,对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的毒品犯罪,应按照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认定。对于吸毒者已经吸食、注射了的毒品不应再计算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数量之中,对于吸毒者多次持有的毒品数量不应累计计算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毒品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