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侵权的高发生率让新闻界和法律界人士格外注目。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名誉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因而侵害名誉权就成了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据统计,在我国的新闻官司中,70%以上是侵害名誉权案件。名誉对于特定公民来说,是指社会对品行、思想、道德、生活、作风、才干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及这种社会评价给公民带来的精神享受;对法人来说,主要是指社会对其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评价。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  相似文献   

2.
新闻侵权的高发生率让新闻界和法律界人士格外注目。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名誉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因而侵害名誉权就成了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实践也同时表明,至今为止的新闻官司,绝大多数都表现为侵害名誉权案件。本文拟就新闻侵害公民名誉权问题作初浅探析。  相似文献   

3.
赵宁佳 《唯实》2010,(5):85-88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名誉侵权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但由于立法滞后带来执法上的混乱,使得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偏重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人的本身价值,审判结果往往造成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差距过大,这不仅与宪法精神不符,容易使名誉权商品化,同时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针对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名誉权司法保护出现的差别,应对有关法律的立法缺陷进行修改并加以完善,在当事人名誉受到侵害时能够有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款进行保护,让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保护权利。  相似文献   

4.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该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从该法条来看,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较窄,仅限于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适用,而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则无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为加强对民事权益的司法保护,抚慰受害人,引导公民尊重他人权利,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司法公正,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了《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5.
张越 《求实》1996,(Z1)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张越近年来有关名誉权案件日益增多,通过这些案件的审理,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尊严,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改进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何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对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实施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需...  相似文献   

6.
法理学上通行的违法行为构成"四要件说"是对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机械照搬,不仅存在众多逻辑错误,而且严重脱离立法和司法实践,错误的原因主要有研究角度错位、误解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无视理论与立法的发展成果等.文章通过对违法构成"四要件说"的反思和批评,认为应以司法或行政执法为研究角度、以违法客观性为基点、以法律规范为依据,重构违法构成要件理论,为部门法研究具体违法构成提供一般指导,并由此而提出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只应是一个--行为的客观方面,"四要件"中的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都应当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管范围日益扩大。在新近划归人民法院主管的案件中,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本来就属于民法调整,应当由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如侵犯公民的姓名权、肖象权、名誉权、荣誉权,侵犯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案件。过去,由于我国长期未颁布民法,人民法院处理这些  相似文献   

8.
本案点评     
本案涉及侵权责任的认定问题.一般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两个方面.客观要件包括行为违法、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主观要件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四个要件,行为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苏平 《求实》2004,(Z1)
在侵权行为法中,过错是一个主观和客观要素相结合的概念,它是支配行为人从事在法律上应受到非难的行为的故意和过失的状态,换言之,是指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根据上述过错的概念,我们认为构成过错,必须具备四个要件:行为人,行为人的行为,心理因素,以及法律因素。也即是过错的四个构成要素: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行为;法律。我们也可以分别称之为主体要素、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客体要素。这四个要素是构成任何一个过错的基本元素。而过错分类,即以一定的标准将过错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其意义在于为我们认定过错以及确定…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制度是在民主宪政下,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司法监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法律监督制度,是行政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基本途径,也是行政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起步较晚,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尽管建构了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当时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还缺乏行政审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网络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受宪法保护的重要权利。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网络言论自由也是如此。公民在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时,不得侵害其他私主体的隐私权、名誉权、知识产权等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也不得损害公正审判、公序良俗以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等受法律保护的权益价值。实践中,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这些不同的权益价值进行协调,从而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以营造清朗、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侵权行为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无定论的概念.归结起来有损害说、过错说、违反法定义务说、责任说等.作为侵权赔偿责任的损害通常是指可以证明的实际损失,而作为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侵害"则具有"质"的规定性;侵权行为包含了无过错致人损害的情形,过错不是所有侵权行为的共同特征;侵权行为不同于侵权民事责任,有其特殊的构成要件,它以权益受侵害又无合法正当事由为表象,以实质违法判断为内涵.违法性是侵权行为的本质的、唯一的要件.  相似文献   

13.
宗志翔 《理论导报》2006,(12):46-47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就其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情形.对于作为的行为造成损害,在赔偿责任的承担上,立法规定得比较明确.<行政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涉及行政侵权的主体、内容、责任原则等方面.<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对行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赔偿的方式、标准,请求赔偿程序乃至赔偿经费的来源等具体问题作了规定,完善了行政赔偿制度;而行政不作为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在立法上不甚明确规定.因此,确认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赔偿责任,较之确认行政作为赔偿责任,遇到的问题更多,也更难以把握.本文拟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行政不作为侵权引起损害后果的赔偿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子文 《党建文汇》2001,(1):45-45
隐私权是我国法律规定要予以保护的一种公民权利。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还有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法制裁。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的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审查是指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对其他国家机关行使职能的 (具体 )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对违法活动通过司法活动予以纠正 ,并对由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补救的法律制度。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日趋完善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涉外行政诉讼的案件越来越多 ,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也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与国际规则日趋一致。但是在实践中 ,我们与国际规则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认真分析研究入世给我国的司…  相似文献   

16.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30):54-55
"公益诉讼"首入民诉法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修改决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  相似文献   

17.
个人名誉是社会其他民众对公民个人的客观评价,是一个人在道德品质、才能、行为规范等多方面长期的修养和积攒起来的大众口碑。维护好公民个人名誉权不受他人非法侵害,就要分析侵权行为的特征,进而加强法律规制研究,完善法律法规,丰富名誉权保护手段,加大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法治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仁爱友善的人际关系,从而减少侵权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案点评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案.我国侵权行为法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过度医疗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为社会所诟病.但因医疗行业及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等原因,法律武器一直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过度医疗行为进行法理认定,明确其概念、构成要件等,对过度医疗造成的损害进行民事法律救济,并解决过度医疗维权中的难点和"症结"--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诽谤是一种典型的利用互联网工具实施的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网络诽谤引起的侵权纠纷是网络技术产生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在对网络诽谤认定过程中,言论自由和名誉侵权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把握。在对其约束和规制的过程中,极易引发与言论自由和网络监督的价值冲突,由此带来诸多的质疑和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