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四个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效应越来越显现。目前,北京市人口规模大,聚集程度高,人均资源量少,城市快速发展受到资源匮乏制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提升首都功能在城市发展中地位,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治理"大城市病",以此推动北京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2015年,市政协将"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议政性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议题。通过前期综合调研,形成的《对调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若干问题的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动批、大红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一年来陆续搬迁。如何调动疏解对象外迁积极性?委员们提出,要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疏解对象外迁,让疏解的企业和人员不吃亏、有好处、能发展。要统筹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连玉明 《北京观察》2015,(10):13-15
<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的关系。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一个重点工作。"十三五"期间,是北京贯彻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方向,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将京津冀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作为首都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服务首都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两个大局,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两块短板,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坚持联合共编、联通共建、联动共治、联创共赢,努力形成环境治理区域协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9)
<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核心的任务,三年来,北京市一边瘦身,一边提质,对抗“大城市病”,北京祭出了放弃“大而全”、聚焦“高精尖”等法宝如果说京南之前仅仅停留在地理概念上,那么这三年,这里与北京却真的是打通了血脉,血肉相连。高碑店就位于北京西南坐标之上,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有80公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北京不断疏解非首都功能时,新发地农  相似文献   

6.
刘治彦 《人民论坛》2014,(12):52-55
<正>财政收入离京难度大城市病京津冀融合下的北京何去何从评述由头:从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就成为了各方的热议话题。随后,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7)
<正>建设"反磁力中心",使雄安新区具有比北京和天津更大的吸引力,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才会更加容易。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雄安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准确把握新区的功能定位是新区建设的关键。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  相似文献   

8.
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关系。京津冀地区内部差异悬殊、不平衡问题突出,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改善相互关系、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并推动实施  相似文献   

9.
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讲话一发表,就把各方面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上。北京的"疏解清单"成为各方面翘首以待的发展机遇和投资商机,北京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定位。本文仅就首都功能疏解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提法已有多年,自去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召开座谈会,将其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后,这一区域战略渐渐开始破局。在今年2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明确,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中央对首都工作的总体部署,更是北京“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其中,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和保护古都传统而开展的建设行政副中心,解决“大城市病”等一系列举措,对北京古城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旧城重组要确定五项目标制定占用文物的搬迁目标,在解决占用文物建筑的腾退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首先要解决王府的腾退工作。北京的十几座明清王府,都处在城市的显要位置,但都被社会占用,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经历了昂首阔步的跨越与蜕变,国民经济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个陈旧古都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系列社会领域的治理问题随之而来,当前,"大城市病"正成为北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要如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如何才能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和谐宜居?如何才能成为健康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产业布局和三地协同发展,发挥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市政协2019年的重点调研课题。通过调研,我对做好产业布局和三地协同发展有三点认识:第一,北京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中心"定位的总要求,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的就是医治北京的大城市病。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口暴涨是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通病。近年来,国外大都市无论产业转业、行政部门(企业)外迁,还是建设首都副中心、新建卫星城市,无不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顶层设计、长远规划,通过政府主导、政策驱动、市场激发、交通互联互通先行,在人口疏解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举措。如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答案可解,面临一场大考。纽约、莫斯科、伦敦、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以来,北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人口调控作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任务,坚持功能疏解和人口调控统筹推进。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带动下,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连续三年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态势,2016年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较上年下降2.8%。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同样把人口调控作为近年工作重点,在创新首都人口规模调控、完善首都人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正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沟通党政、联系各界、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在过去的一年间,北京市政协各界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强 《北京观察》2016,(3):46-49
正北京市提出自"十三五"时期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笔者以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是确认在新的发展阶段应以疏散化或郊区化作为主要的空间发展战略。离心疏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从中心城向外围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降低中心城人口占全市比重的要求。这个要求实际上是在中央层面承认了北京市的城镇化进程已经从"向  相似文献   

19.
<正>粗放对待生活性服务业会回到"动批"的老路上,而急剧压缩生活性服务业的零售环节会造成局部的供给不足。大型超市与便利店的互补架构或许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京津冀一体化及其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战略核心,也是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建设一流、宜居的国家化大都市是北京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必然需要在服务业发展中提升业态品  相似文献   

20.
正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建设"四个中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在推进功能疏解的同时,做好腾退空间的规划利用,将腾退的空间改建为社区服务综合体,促进城市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强化体育与健康、娱乐、医疗等诸多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城市发展目标。为此,建议在行政许可方面,尝试建立腾退空间转型社区服务综合体的业态清单,协调区级发改委、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