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和平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于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全球127个台胞社团的领袖经过两天的热烈互动,取得圆满成果。 两岸经贸关系最大机遇 台湾社区大学教授林孝信满头银发,站在台上,笑言自己需要1个小时,10分钟的演讲不能尽兴……在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上,两岸对话的热度随处可见。 作为《南风窗》、《风凰周刊》等媒体的台湾问题撰稿人,谭世坪来自台湾,在清华大学读完博士后,他以目前自己的三个身份开始了3分钟演讲。 “过去我们谈的是招商引资,现在大陆内地崛起,各式各样的高新科技园林立,产业对接替代了招商引资。”也因此,潭世坪的名片上有了新的头衔——“产业对接人”。  相似文献   

2.
鲁洪柯 《台声》2010,(10):20-20
<正> 9月9日至11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胞社团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论坛邀请到117家台胞社团、140余位台胞乡亲参会,其中来自台湾、港澳和海外的台胞社团有87家,114位台胞社团领袖和代表性人士来自于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论坛期间,与会者围绕"服务乡亲、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交流服务台湾乡亲的经验体会,谋划加强彼此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3.
樊宁 《两岸关系》2005,(2):36-38
生活在苏州何山花园的83名台胞只是生活在大陆的台胞缩影,从台湾到此安度晚年的台胞增势不减。在苏州的其他社区也随处可见生活在其间的台胞身影,台胞们视苏州为第二故乡,颐养天年。台资企业敬鹏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芳煌说了件趣事,他在台湾的一位旧友25年未曾谋面,谁知前不久两人竟然意外在何山花园相遇,原来两人不约而同买了这里的房子,成为邻居。他笑称,苏州昆山市的台湾人更多,走在路上冷不丁就能撞上在台湾的亲朋故友……  相似文献   

4.
两岸还没“三通”,医疗体制也没有衔接,这让在祖国大陆患病、受伤的台胞不得不忍受诸多不便。如今,厦门长庚医院移植了台湾的医疗服务模式。台胞患者到了长庚,就像回到台湾就医一样。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10-11日,在举办世博会的上海,一个不同寻常的会议在召开。来自世界五大洲一百二十余位台胞社团领袖,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台胞社团论坛”上,围绕“服务乡亲,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后ECFA时代两岸经济发展、两岸大交流中台胞社团的作用、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6.
窦为龙  鲁洪柯  徐波 《台声》2011,(7):66-69
夏季的澳门,微阿送爽。 6月27日至28日,为期两天的“台胞社团座谈会”在澳门举行。这是继2010年上海台胞社团论坛之后,全国台联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台胞社团座谈会。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凝聚共识,携手推动,发挥台胞社团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题,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7.
2001年 2月 23日,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在北京举行纪念台湾“二·二八”起义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及在京台胞百余人出席会议。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主持座谈会。   54年前的“二·二八”起义,是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暴政,争取民主和自治的壮举,充分体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爱乡的精神,是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历史写照。今天仍有那么一些“台独”分子,别有用心地散布“二·二八”起义是“要求台湾独立”、是“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冲突”等谬论。这种对历史的歪曲、对…  相似文献   

8.
窦为龙 《台声》2013,(11):72-75
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湖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台胞社团座谈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海外、港澳和台湾岛内30多家台胞社团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6,(4):69-70
2006年3月2日,“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社团是由台盟中央发起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继承和宏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传统.团结祖国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的台胞.促进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顾泳潮 《台声》2001,(8):30-3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家看好上海,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至今常住上海的台胞已达数万人,其中台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1984年上海成立第一家台资企业,1994年发展到2100家,目前,在沪台资企业已达3800多家。许多台商为了能在大陆安心发展事业,把在台湾的亲属迁来沪上长期居住,仅虹桥地区的古北小区就居住着700多户台商家庭,逐渐形成了一个台湾人的小社区。房产“黑马” 已届不惑之年的静安律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先生,出生在台湾彰化县农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社会系和新竹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从事房地产业已10余载。蔡先生于90…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0,(10):4-4
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上海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以及出席台胞社团论坛的部分代表。贾庆林表示,举办台胞社团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同胞交流的又一新生事物。论坛为海外各地、港澳地区和海峡两岸的台胞社团搭建了一个交流联谊的桥梁,也为反映台湾民众心声、凝聚海内外同胞共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2月中旬,广东省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市民主大楼隆重举行了该会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大会由广州市台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丽萍主持。全国台联副会长徐进星、广州市政协主席邓梦兆、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玉春、广州市台联会长郑奶愿等出席大会并讲话。广州市各有关部门领导、广州地区台胞代表、在广州投资的台商代表、在广州读书的台湾学生代表、港澳台湾社团、海外侨胞代表等300多人与会。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省市台联及海内外台胞也纷纷发来贺电、贺信。乡亲之友台胞之家“乡亲之友,台胞之家”,这是全国台联副会长、…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建成了强大繁荣的国家,从而使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侵略和欺侮的宿愿实现了。回顾这50年,我心潮澎湃,感慨无限。我于1933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市的工商家庭。1941年举家搬到日本。当时台湾人无论在台湾或日本,均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凌辱,动不动就被骂“支那奴”,无故挨打受骂。那时虽然幼小,但前生一个想法——台湾人不能总这么被欺侮。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回归祖国,我们旅日台胞无木欢欣鼓舞。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贫穷落后,日本人仍然看不…  相似文献   

15.
许多台湾人都误认为孙中山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其实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同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只身三次到台湾,在那里留下了革命的踪影,现在的“逸仙公园”即“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就是由孙中山先生第二次赴台时居住过的“梅屋敷”旅馆改建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对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4,(10):34-35
9月12日至13日,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台湾岛内、港澳及海外的全球127个台胞社团的150余位社团领袖,大陆的台胞社团及专家学者共280余人会聚北京,就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和平发展聚力献策。  相似文献   

17.
陈筠 《两岸关系》2010,(9):11-13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首届台胞社团论坛上,来自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全世界台胞社团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其乐融融。两岸乡亲心更近情更深了…  相似文献   

18.
章庆雄 《台声》2013,(12):74-75
金秋时节,随着第二届“乡之旅”北京市台籍中青年访亲团赴台参访,也拉开了由北京市台联和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捷伴而行·乡聚台湾”活动的序幕。为期10人的行程中,近30位在京中青年台胞不仅与岛内亲属欢聚一堂、共叙亲情;还通过拜访高雄义守大学、高雄市两岸关系发展协进会、台北上林陶际青年商会、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等岛内社团,深入了解敝乡历史、感受岛内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台声》2006,(12)
由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第四届“原乡杯”上海市台胞青少年征文竞赛近日落下帷幕,27篇优秀作品从参赛的600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北京—台湾—上海都是我的家》、《我是台湾人,也是上海人》、《生命因挫折而精彩》……台胞青少年对故乡台湾的热爱和思念,对新家上海的喜爱和眷恋,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纷纷流淌笔端,见诸纸上。10月28日,第四届“原乡杯”上海市台胞青少年征文竞赛颁奖暨上海市台联奖助学金颁发大会在文新报业大厦举行。获奖学生及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260余人…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9,(4):26-26
“台湾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台湾统独之争.其实就是爱国与卖国之争,顽固‘台独’分子们在岛内撕裂族群,搞去‘中国化’,其实就是否定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提议在京建立一个常年宣传台湾人民爱国事迹的纪念馆”。在“两会”前听取台胞意见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在京台胞激动地说,这些话给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史茂林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